王磊
(建設銀行西安南大街支行,西安710001)
淺析PPP模式的有效運作和管理
王磊
(建設銀行西安南大街支行,西安710001)
PPP模式在緩解財政壓力、強化合作關系、轉化管理風險等方面具有獨到的特點,現就該模式的運作與管理做一個建設性的探討。
PPP模式;運作與管理;有效性;探討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全稱是“公私合作伙伴模式”,直白一點,就是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PPP模式有廣義與狹義兩種,廣義的PPP模式指的是政府授予私人單位特許經營權,準許其利用自身資源為公民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政府與其是合作與監管的關系;狹義的PPP模式(簡稱SPV)指的是政府與私人單位共同建設、共同合作,在合作期滿之后,將公共服務事業交由政府運營。
(一)PPP模式的特點
1.伙伴關系。政府部門與私人單位只有建立起高度信任感,才能在具體項目的目標之下,達成良好的合作,形成堅實的伙伴關系,才能誠心誠意地提供各自的資源,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公共事業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最大化,才能提高公共設施的服務效率,為公眾提供優良服務。
2.利益共享。PPP模式的實質也是一種契約關系,具備對共同利益達成共識的契約精神;是在維持盡可能的低價的基礎之上,實現雙方穩定、可靠的投資回報;是堅持合理盈利,杜絕暴利經營的利益共享的合作關系。
3.風險共擔。PPP模式的完善性在于對合作雙方的風險性考慮的更為充分,更能夠發揮優勢互補、最優應對、最佳分擔的合作精神,秉持誰更能有效控制,就由誰承擔的合作舉措,把整體風險化簡到最小。
(二)PPP模式的運作
1.運作模式。PPP模式的典型做法是由政府和私人單位組成SPV機構,通過簽訂特許經營合同,達成就某項目的合作,并由SPV機構負責項目的整體運作,待特許經營期滿之后,解除SPV機構,將項目交還給政府。
整個運作環節包括準備階段、招投標階段、實施階段和移交階段。
(1)準備階段是項目的可行性論證與多方的接觸交流階段,包括風險論證、金融支持、技術合作、人事安排等問題的洽談與考察。是合作雙方彼此間增進了解的過程。
(2)招投標階段是公平確定合作者的手段,是簽署法律文本的過程。通過閱讀詳細的標書,核算合作收益,通過合法的競爭確定合作。一經確定,就具有了嚴肅的法律效力。
(3)實施階段是項目的建設與維護過程,在此過程中,SPV機構負責項目的整體管理,支付管理成本,收取項目收益。
(4)移交階段是在特許經營期到期后,按照特許經營合同的要求。將項目移交給政府。這中間若是處理不好,極有可能出現脫節。
2.權責分配。在PPP模式中,權責分配指的是政府職責與SPV機構職責。基于利益出發點的不同,這二者的權責分配必須是明確化的。
(1)政府職責:第一是提供信用擔保。政府以自身信譽作為項目擔保人,為合作項目提供擔保,由此產生的風險,由政府承擔。第二是監督職責。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政府有義務對項目的具體實施情況進行監督,避免由此引發的不利于民生的情況出現,并對違背合同者做糾正,責令其立即整改。第三是提供法律支持。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政府有義務打造良好的法律環境,規范項目運作程序,保護政府、私人單位、公眾的合法利益。
(2)SPV機構的職責:第一是構建合作機構,師出無名是不可能做好事情的,針對合作項目,構建合法的運作機構是參加合作的前提,有了專項機構,才能在注入資本、引進人才、招商投標、設施建設、商業運作等方面理順多種關系,才能發揮PPP模式的優勢。第二是提供配套服務。在建設之后的配套服務的過程中,確保服務質量,保持收支平衡,加強各方合作,獲取合法收益。
(3)項目移交:在特許經營期屆滿之后,按照合同規定,或與政府簽訂新的服務合同,或將該項目的運營交付當地政府負責。
(一)定價問題的管理
PPP項目幾乎都是民生項目,其定價問題自然是被關注的重點。保證財政補貼的有效性,保證價格動態調整的合理性,以達到政府、機構、公眾的滿意,是項目定價的管理重點。
(二)政府投入的管理
政府在投入之前,必須做好投資預算、投資風險評估等工作,注重長效機制,以可持續發展為管理目標,打造項目運作的良好機制,實現雙贏、多贏。
(三)投資監管的管理
監管的內容包括價格、服務、操作性能、市場變化等方面,只有設置專門機構,安排稱職人員,對項目的整個運作過程進行長期不懈的評估與管理,必須按照合理的考評體系,調動公眾的監督積極性,才能更好地實現有效的監管。
綜上所述,PPP模式可以有效利用民間資本,將其引導至有序化的管理軌道之中。政府部門應該藉此良機,發展PPP模式,提高公共項目的運營成功率。
[1] 賈 康.PPP的正面效應[J].上海國資,2014(5).
[責任編輯:王 帥]
F294;C93
A
1005-913X(2015)07-0266-01
2015-04-01
王 磊(1970-),男,西安人,經濟師,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