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瑜,徐麗麾
(黑龍江職業學院,哈爾濱150080)
多媒體與網絡下學生外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賈紅瑜,徐麗麾
(黑龍江職業學院,哈爾濱150080)
通過分析多媒體網絡外語教學的優勢,提出將多媒體外語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及多媒體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教學方法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以推動高職外語教學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方面發展,從而培養和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
多媒體;網絡;外語教學;自主學習
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多媒體網絡技術以其獨特的教學優勢已經走入外語教學的課堂。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外語教學來提高高校學生的自學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成為了當今廣大高職外語教學工作者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
由教師主宰教學活動進程而把學生置于被動地位的現象已成為傳統教學結構的習慣與常規,因此在當前的教學改革中,更多地強調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教師則應成為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和課堂的主宰。
(二)利用多媒體網絡型課件,推動教育現代化
英語教學中部分師生對多媒體網絡教學認識不夠,對新技術運用的意識不強。網絡型課件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習者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它具有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動靜相宜、感染力強的特點,使往日呆板的教學形式變得非富多彩,增加了學習的趣味,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欲望和情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多媒體網絡教學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從而促進高校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多媒體網絡教學實踐了建構主義的觀點,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中心,教師充當監督者和組織者,發揮主導作用。英語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
(一)科學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動機是學生能夠成功進行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教師在多媒體網絡教學中要注意教學材料的選擇,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在開發課本的內容的同時,還可以根據所講內容,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原版電影、背景知識、人物傳記、外國歷史地理等素材,使課堂教學過程顯得生動活潑。教學材料的選擇要考慮到學生的能力范圍、智能因素、認知能力,了解學生現有水平與課程、教學目標之間的差距。只有符合了學生的認知和能力現狀,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和積極性,并在英語學習中積累學習成就感。
(二)科學定位師生課堂角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在多媒體網絡課堂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監督者,起到引導思路和解惑答疑的作用。教師應給布置學生明確的學習任務,以任務為中心,組織學生主動參與多種形式的課堂互動交流活動,并在必要時給予適當引導、幫助和鼓勵。學生可以在教師的輔導下,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創建有關教學內容所需的特定語言情景,對主題或專題進行討論、會話或自主學習。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中可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兩人活動(pair work)、小組活動(group work)、項目活動(project work)等課堂活動形式。
(三)利用多媒體網絡擴展學習,增強自我學習能力
外語只進行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不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完整和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學生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進行課下自主性學習十分必要。因特網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庫、資料庫,它擁有最豐富的信息資源,適合于學生進行“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式學習,也為學生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要鼓勵學生上網學習,讓他們在因特網這樣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探索、發現,對所獲取的大量信息進行分析、評價、優選和進一步加工,然后再根據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顯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將得到關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學習與鍛煉,從而能較快地成長為既有高度創新精神,又有很強信息能力的符合21世紀需求的新型人才。鼓勵學生在網上(如China Daily,VOA News,中國教育網等網站)進行選擇性的閱讀,既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發展了他們的信息能力。另外,教師可以自己構建精品課程網絡平臺、教師個人博客、班級群等網絡學習平臺,隨時給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學習思路和疑難解答。通過課下的多媒體網絡的自主學習,學生擺脫了課堂知識的局限,豐富了自身的知識結構,學習信息處理能力將會得到鍛煉和提高,從而有效地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過度依賴網絡與多媒體
部分教師對多媒體與網絡教學上存在理解誤區,盲目地否定和拋棄以往教學模式當中的積極有效的成分。如課堂上的啟發式教學,學生的思考性討論以及同學之間的競賽等教育方式方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多媒體網絡技術能夠形象、直接、快捷傳遞課堂教學信息,但過分依賴動感、直觀的學習材料,則會減少學生課堂上思考的機會,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的內在質量,形成思維上的惰性。原本學生發散性、多樣性的思考得不到充分地發揮,這勢必影響到學生創造性能力的培養。
(二)師生交流減少,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
多媒體網絡教學的應是英語教學的輔助工具,只可以代替教師的部分工作,但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僅不能忽視,而且應該予以突出和強化。如果這項新技術使用不當,就會使學生的大部分注意力從教師的講解轉移到電腦屏幕上,從而減少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的規范行為和人格魅力也就無法感染影響學生。這既影響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也使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大大削弱。
(三)盲目利用網絡,忽略自主思考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漸進的動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師生長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使用網絡時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在利用網絡時,學生往往不注意對問題和現象的深入思考,盲目相信網絡上的大量信息,學生的主動學習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水之源。
總之,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運用,在給老師帶來了便捷的同時,也改革了課堂,改變了學生。它讓學生喜歡上了課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廣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思考,尋找適合的方式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并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特性,讓其真正為教學服務。
[1]Dickinson 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肖 飛.學習自主性及如何培養語言學習自主性[J].外語界,2004(4).
[3]付玲芳,楊堅定.基于網絡多媒體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
[責任編輯:紀姿含]
H319
A
1005-913X(2015)07-0272-01
2015-06-15
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外語學科專項)(WY2014089-C)
賈紅瑜(1966-),女,哈爾濱人,教授,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徐麗麾(1980-),女,哈爾濱人,講師,研究方向:翻譯學及高職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