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單位之間的聯動機制,對科研項目的立項、期中檢查、結題驗收進行全過程的目標管理,改變重結項輕決算觀念,加強科研經費績效考核,建立科學的科研經費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對資金使用效益進行分析,增強科研項目的經濟效益,將科研成果質量和實用價值與科研經費使用效率作為結題驗收的關鍵指標,并以決算審計結論作為項目成果驗收的依據,審計通過后才能進行結項,確保科研經費使用的合規性、高效性。其次,加強內部審計監督力度。強化內部審計責任,完善審計監督機制,適當引入外部審計人員以增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優化審計程序,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方式相結合,變事后審計為事中審計,加大對科研經費管理的內部審計監督力度,對科研經費的預算執行情況、資金使用效益進行評價,同時對重大科研項目經費支出進行全過程的動態跟蹤審計,對科研經費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明確具體的改進要求,充分披露相關審計信息,對科研經費使用中的違規違法行為進行問責,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確保科研經費使用合規有效。
參考文獻:主要
[1]趙善慶.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策略[J].財會月刊,2015 (2)
[2]馬婭麗,孫淑嶺,胡蘭.科研經費預算管理優化問題探討[J].財會通訊,2015(5).
[3]田建芳.財務監管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制度革新[J].財會通訊.綜合2014(9).(中)
[4]張建江.高校科研經費管理規范探析[J].財會通訊.綜合2013(9).
責編:險峰
▲財經資訊
央行:進一步拓寬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渠道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指出,中國將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一是打通個人跨境投資的渠道,考慮推出QDII2境外投資試點。二是完善“滬港通”和推出“深港通”,允許非居民在境內發行除衍生品外的金融產品。三是修訂外匯管理條例,取消大部分事前審批,建立有效的事后監測和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四是提高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我國資本市場便利性。五是繼續便利人民幣國際化,消除不必要的政策壁壘和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六是做好風險防范。同時,將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報告提到,未來人民幣國際化使用將在跨境貿易、投融資和資產負債管理等方面為我國各類市場主體帶來更多的便利和機遇。
其中,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將加快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建設,按計劃于2015年年底完成一期建設。推動政府部門全面實現涉外經濟統計、核算、管理中采用人民幣作為主要計價貨幣,進一步便利市場主體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繼續完善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RCPMIS)建設。并進一步擴大經常項目人民幣跨境使用,報告指出,境內市場主體在國際貿易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沒有貨幣錯配和匯率風險,可節省匯兌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越來越多的境內市場主體開始使用人民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境內中外資銀行跨境人民幣業務平穩較快發展,經常項目人民幣跨境收支占本外幣跨境收支的比重有望進一步提高。
報告還指出,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渠道將進一步拓寬,支持境外機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在宏觀審慎和微觀審慎原則框架下,穩妥擴大境內企業境外借用人民幣試點范圍。簡化管理程序,逐步豐富境外機構投資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主體類型,穩步擴大投資規模,支持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國際原油期貨盡快上線。逐步放寬境內機構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限制。雙邊貨幣合作將繼續穩步開展,擴大貨幣互換規模和范圍,在保障互換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繼續推動互換資金用于支持跨境貿易和投資等用途,提高互換資金的使用效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規模將進一步增加,積極支持境外央行類機構將人民幣資產納入其外匯儲備,研究取消境外央行類機構投資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額度限制,允許境外央行類機構自主選擇人民銀行或銀行間市場結算代理人代理其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