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菊華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我國上市公司的國際化進程正在加快,網絡信息披露成為了企業獲取信息的絕佳選擇,然而,當前我國上市公司網絡會計信息披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上市公司網絡會計信息虛假披露,對內反映了公司的舞弊行為,對外損害了市場經濟秩序,針對這一情況,有必要對上市公司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以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上市公司通常會通過網絡媒體對外披露信息,即網絡會計信息披露,其中包含很多因素,目前學界對此還沒有形成比較一致的定義。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主要是針對上市公司提出的,指的是上市公司依托網絡渠道披露內部會計信息的真實程度,即對外報告,通常會采用真實披露和虛假披露兩種策略,基于此,市場會計信息也就存在真實和失真兩種狀況。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是證券市場關注的永恒問題,上市公司依托網絡環境進行會計信息披露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也影響到上市公司內外部環境存在的基礎,鑒于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只是相對的,能夠被衡量的是真實度,因此,上市公司更關注于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度。會計信息具有內生價值和外在價值兩大屬性,這也是對其進行披露的原因,就網絡會計信息披露而言,其真實披露和虛假披露不過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這也是網絡會計信息存在虛假披露和價值偏離的主要原因。針對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一直以來就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網絡只是提供了一個新的信息披露渠道,這對會計理論影響不大;另一種觀點認為信息披露渠道的改變勢必會引發信息披露模式和需求的改變,進而會引發會計理論的變革,后一種觀點更符合現階段會計理論的發展態勢。
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與虛假披露實際上是會計信息披露這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虛假披露是這一問題的反面。由于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生成與披露是相分離的,這就會導致發出和獲得會計信息的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只有在生成的信息等于披露的信號時,會計信息披露才是真實的,而這在實踐中又很難達到,且不論網絡會計信息虛假披露的動機是什么,其對市場經濟活動的危害都是不容忽視的。從會計信息披露成本的角度來看,這是影響網絡信息披露真實度的約束條件,而在網絡條件下,實現信息共享的成本較低,然而會計信息具有內生價值和外在價值兩大屬性,由此引發的信息披露成本問題也相對復雜,一方面,實時披露信息能夠實現,另一方面,信息需求欲望的膨脹使得上市公司會披露出很多的附加信息。在此背景下,網絡會計信息披露還要考慮到需求和成本限制的供給,其外在價值必然會增加間接成本,因此單純用直接成本來計算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成本問題并不具有可行性。上市公司通常會考慮到信息披露的間接成本,因此有時不愿意過多披露會計信息。從會計信息披露路徑的角度來看,對于面臨困境的上市公司,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不僅不利于企業擺脫發展困境,還會使企業陷入經營絕境,因此這類上市公司通常會選擇提供虛假信息。
當前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內容主要是與經營活動相關的財務報表等會計數據,而非經營性的信息卻很少涉及,尤其是能夠反映經營風險程度的會計信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其一,償債能力信息的披露,如對于企業存貨能力、賬齡結構、變現能力等信息的披露并不充分,甚至會借故存在商業機密而不對債務進行公布;其二,關聯交易信息的披露,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多體現在資產重組環節中,借助關聯企業實現利潤的轉移,從而隱瞞了真實的財務狀況;其三,預測性財務信息的披露,公布的預測值準確度不高,與實際值相差較遠;其四,其他信息的披露,如匯總信息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我國現行的會計制度還有待完善,一些上市公司利用會計政策變更中存在的漏洞,如利用核銷來消化“虛”資產,從而達到扭虧為盈的目的。
根據現行會計制度,上市公司應在會計年度結束后將會計信息披露在證監會指定的網站上,限定在4個月內完成,這一時間跨度較大,披露時間滯后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降低其利用率;再有,上市公司股票發生重大波動時,應立即編制公告向社會披露,讓投資者及時掌握事件情況,但是在實踐中,這一規定也容易被上市公司違反,信息披露的時間常常滯后,使得一些中小投資者蒙受利益損失。正常狀況下,同一項業務會有多種會計方法,便于上市公司選用,但是不同公司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存在差異,加之在操作過程中又留有很大的空間,造成會計信息披露不具備可比性,同類報表數據差異較大。
會計信息披露存在著虛假披露的情況,上市公司出于不同目的,會計信息又容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主觀夸大或縮小客觀事實,故意虛構利潤的現象比較普遍,預測值與實際值發生嚴重偏離,在誤導投資者的同時也會擾亂正常的證券市場秩序。在網絡環境下,上市公司雖然能夠提供動態信息,但是上市公司更擔心及時更新會計信息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責任風險,因此披露的會計信息量雖然多,但是并不一定有效,信息的可利用率不高。
上市公司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要受到證券市場外部規制影響,主要體現為制度、規則、政策、監管以及網絡環境對于會計信息和網絡披露行為的約束和監督作用。
1.會計準則
這是上市公司制定會計信息的主要規制,披露會計信息的重要依據,不同國家的會計制度雖然不同,但是其目的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就是要確保會計信息的高質量,服務于投資者,我國新會計制度和準則的制定與施行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現階段的投資環境,其中也包括提高證券市場會計信息質量的內容,但是對上市公司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相關的內容,涉及的卻并不多,根據信號理論,雙重上市應該具備向投資者發布“高質量”的信號示意功能,確保會計信息的高質量,緩解投資者對信息不對稱存有的焦慮,是當前上市公司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必須完成的工作。我國會計準則雖然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差距在逐漸縮小,但是會計信息的質量還有待提高。
2.市場監管
市場監管水平直接影響到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度,市場監管主要是對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資格進行限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處理,就我國上市公司而言,其進行盈余管理主要有兩個動機,即爭取再融資和避免因虧損而被處理。具體而言,市場監管主要考慮到特殊處理、再融資資格、企業規模等要素,特殊處理雖然對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影響較小,但是其盈余平滑機會并不多,再融資資格對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影響較大,是負相關的關系,其余盈余平滑度是正相關的關系,企業規模與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和盈余平滑度都是正相關。
3.行業競爭
高度市場化的行業,競爭也尤為激烈,在這種狀態下,上市公司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相對保守,都不希望因專有信息泄漏而使公司陷入被動局面,為了能夠向投資者提供更多的“高質量”信息,傳遞更多的“好消息”,就會經常出現會計信息虛假披露的現象。相對而言,對于壟斷行業,上市公司會有動機地提高更多的真實信息,但是為了規避政治成本,其盈余平滑度較高。
上市公司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還要受到內部治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組織結構安排、人員管理能力、制度等方面。在此主要對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進行分析,上市公司的各大股東實際上就是契約主體,其利益和控制權要通過股權來體現,因此,股權結構是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產權基礎,同時也是影響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的主要內部治理因素,股權結構差異對披露的會計信息質量影響較大,鑒于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復雜,這對內部治理行為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進而影響到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度,最為嚴重的問題是由于股權過于集中而產生的委托代理問題,在缺乏制衡機制的條件上,會計信息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網絡的普及使得企業的信息披露有了新的途徑,網絡環境為企業會計信息系統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度已經成為上市公司尤為關注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分析和探討上市公司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與影響因素,有著重要的理論指導和現實意義。
[1]任聰聰.上市公司網絡會計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3,14(9):35-37.
[2]鄧紅平.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
[3]宋洪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與測度的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11.
[4]徐晟,趙惠芳.我國上市公司網絡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0(3):65-67.
[5]李娜,段天琦,蔣亞朋,吳躍飛.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商業經濟,2014,12(2):112-113.
[6]白憲生.上市公司治理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J].財務與金融,2010,10(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