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布拉音·巴斯提
(新疆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烏魯木齊830012)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
依布拉音·巴斯提
(新疆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烏魯木齊830012)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已經逐漸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電子商務、網上銀行付款等新型的金融服務逐漸發展起來,并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本文分析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背景,著重闡述了當前國內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和特點,探究分析了影響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主要因素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并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
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發展前景;特點
互聯網技術將信息技術和傳統金融業進行了相互融合,使其逐漸演變成了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金融行業產生的深遠影響,已經是當下最熱門的時代話題。各種電子商務運營和發展給互聯網金融業造就了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前,互聯網金融正以低成本、快速、大眾化、人性化的理念逐漸向全球化發展。
互聯網金融并不是偶然發展起來的。它是信息高速發展時代的一個必然性結果。科技技術的發展和人們需求的提高促使互聯網金融行業應運而生。首先是現代化信息的發展趨向。網絡技術的發展給互聯網金融的產生創造了一定的基礎環境;其次,市場中很大一部分群體無法享受到傳統的金融服務,這一背景為互聯網金融創造了市場支持環境。最后,電子商務需要強大的金融體系支持,網絡購物受到大眾的支持和認可,所以第三方支付模式迅速升溫,其快速便捷的支付方式吸引了眾多年輕消費者,是互聯網金融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相比于外國發達國家互聯網技術的成熟,我國互聯網金融起步時期雖晚,但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
1996年招商銀行首先推出了網絡銀行“一網通”,次年就開通了網上銀行進行交易。之后各大銀行也相繼開展了網絡銀行等業務。截止目前,不管是個人銀行還是網絡銀行亦或是手機銀行,在互聯網金融中的占有率已經高達70%。
在網絡證券方面也已經建立的完善的網絡交易平臺,網上商城和電子商券也全面的發展起來。
在網絡保險領域,1997年我國擁有了第一張網絡保單,預示著全面開展了網絡保險行業的發展。
目前電子商務在我國互聯網金融中具有極大的市場和較高的影響力。其中阿里巴巴最具代表性。其旗下的淘寶、天貓等購物平臺的收益逐年創下歷史新高。先后推出的小額信貸及支付寶、余額寶等開辟了全新的互聯網支付模式,受到眾多人群的喜愛。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6月份,余額寶的使用人數已經高到1.24億。
在互聯網融資方面,p2p模式是目前規模最大的融資方式,主要的運營方式是同第三方平臺完成用戶的貸款和融資等服務,其融資模式也相對成熟。從2006開始發展到2013年網絡信貸用戶已經超過200萬,線上交易金額超過100億。
(一)高效率
互聯網金融所有的前期和后續服務都是通過專業化的計算機處理,節省了很大一部分的人力物力資源。而且數據處理在瞬間就可完成且準確率高。使用者僅僅需要一部手機或是一部電腦就可以輕松的完成支付、轉賬和理財等各種現金服務。
(二)覆蓋范圍廣
互聯網已經融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互聯網信息技術無處不在,且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打破了傳統金融業的局限性,可在全球范圍內開展金融服務。
(三)成本低
互聯網金融不需要在各地廣泛的建立網點辦理機構和營業人員,從而減少了成本投入,節約了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的投入。手機移動網絡成為了隨時隨地進行交易的虛擬網點。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不需支付中介費。減少了投入時間。
(四)技術支持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作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技術的可靠性確保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安全性;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更是推進互聯網金融的持續發展。
(五)發展速度快
不同于傳統銀行的局限性,互聯網金融以其獨特的優勢快速發展并占有主要市場。單從方便、快捷、易于操作的方面就可以吸引廣大的消費者。
(一)云計算
云計算最早是由谷歌公司提出的,云計算是互聯網生產中特有的方式,在互聯網時代用戶每一次的搜索、點擊和瀏覽等上網痕跡都會被收入到一個龐大的后臺數據整理系統,通過分析用戶上網痕跡接可一研究出眾多有價值的信息。在云數據的支持下,用戶看似不經意,其實在上網的同時,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的“間接雇傭工”。
云數據的有關應用其實是無處不在的,例如在購物網站上搜索一件商品時,網頁會自動的保存用戶的瀏覽記錄,并推薦相關的產品。這就是使用云計算分析得出用戶的瀏覽情況。
(二)數據分析
計算機金融就是因為其擁有的大量數據統計可滿足人們的需要。其實這些大量的數據就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只要用戶進入互聯網就會產生網絡數據,瀏覽過的網頁、聊天記錄、搜索記錄等等內容都會被服務器端記錄下來。正是這些不經意間產生的數據,每天都呈現出爆炸性的增長。隨著大眾對網絡數據的認可程度越來越高,大數據為互聯網金融領域提供著強大的后備資源。
(一)相互融合的趨勢
隨著互聯網知識在大眾生活中的普及,任何行業都和計算機聯系到了一起。有專家學者指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不會使傳統金融完全淡出人們的視線,反之兩者結合并存發展的可能性極大”。目前很多傳統金融行業根據互聯網金融的市場發展,對自身的運營方式不斷的進行改革創新,一些傳統的銀行逐漸推出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等業務,以適應市場和時代的發展。兩者互相彌補優勢和不足,互利共存才是未來主要的發展趨勢。
(二)全能發展
當金融行業和互聯網有效結合之后,過去兼容的金融機構將會漸漸消失,金融行業的功能將會從單一轉向多方面發展。比如現在各大銀行也和電子商務等互聯網金融進行密切的合作,不斷的發展自身業務,推出集購物、理財和資金流通等全方位為一體的個性化服務。不僅是在電子金融方面,在媒體領域也廣泛的涉及。在這種全能發展的趨勢之下,能更方便的為客戶提供便捷的服務方式,從而吸引大批的消費者。
(一)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互聯網金融因為高效便捷、成本低等優勢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很多地方上的政府機構加強了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扶持政策。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后盾。但是單憑借地方的微弱支持力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為了推進互聯網金融的更好發展,提出下面幾點意見。
第一,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發展對提高我國的經濟和社會地位有重要的影響。應該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國家的經濟政策有效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我國的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第二,互聯網金融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在人才的培養方面也應該受到重視。多培養一些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高素質人才,為今后我國互聯網更好的發展貢獻力量;第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給傳統金融行業帶來了強大的沖擊力,所以相關傳統金融機構應該加快自身的戰略轉型,積極的同互聯網金融機構有效結合,強化自身發展。
(二)強化檢察機制
第一,保障消費者權益,互聯網金融涉及消費者的財產安全,應該建立完善的消費者咨詢中心,對消費者的權益給予保護。增強對消費者信息的保護,互聯網的大數據時代,使一些不法分子盜取用戶信息,給用戶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所以相關的互聯網金融機構應加大對用戶信息的保護措施。建立全國統一的消費者維權平臺,建立健全監察機制,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加強風險的預警能力,對不合法的金融產品和平臺要及時查除。確保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安全性。
(三)統一規范管理
互聯網金融雖然使用方便且高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安全性。用戶在自行進行辨別的同時,互聯網監督機構也應該加大管理力度,制定統一的行業規范標準。首先確保實名制,網絡金融涉及到用戶的財產安全問題。所以網絡監督機構應當確保用戶及企業入網的真實準確性。推行用戶身份證驗證和企業網站等多種實名制驗證,確保金融網絡平臺的安全運行。
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是由相應的技術進行支持的。但是所有的防護體系也不是絕對安全。不管是用戶還是企業在進行互聯網金融交易時都要謹慎小心,確保網站平臺的合法準確性。其次,定期的更新網絡安全管理體系;定期維護網絡安全防御系統,對一些網上交易的密碼不定期更換,避免系統安全的漏洞。
(四)杜絕過度虛擬化
互聯網金融只是提高實體經濟的一種間接發展手段,從而促使實體經濟更快速的發展,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實際的經濟體系當中來。所以應當避免對其虛擬程度的過分夸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需要三方面的基礎條件支持,一是數據;二是資金;三是平臺。對于一些企業來說,加入互聯網金融確實是一個發展平臺,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其發展規律和自身條件,將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所以企業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不要過度依賴于互聯網金融服務開拓發展空間。
綜上所述,現代信息技術進步給計算機金融領域的發展鑄就了快速發展社會環境。互聯網、云計算等新的應用技術,大數據時代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等都表現出了互聯網和金融的完美結合,更是影響著人們的消費方式。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點不是要取代傳統的金融機構,而是采用方便的通訊技術以及多樣的支付方式更加容易滿足人們的需求。互聯網金融在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給各行各業也帶來新的發展途徑。而且對調整我國產業結構和加快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根據本文對互聯網金融的現階段和未來發展前景分析,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除了企業和消費者的支持,更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國家、企業和個人共同的作用才能推動互聯網金融的長效穩定發展。
[1]謝 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6).
[2]黃海龍.基于以電商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2013(7).
[3]彭傳金.P2P小額信貸模式前景背后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2(2).
[4]王曙光,張春霞.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中國模式與金融創新[J].長白學刊,2014(7).
[5]白 靜.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法律規制——以余額寶的發展與監管為例[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14.
[6]向思遇.互聯網金融業態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7]陳文華,尚 睿,魏正歐.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與監管思路[J].甘肅金融,2014(7).
[8]文 豪.中國金融發展方式轉變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3.
[責任編輯:高 瑞]
F830
A
1005-913X(2015)03-0134-02
2014-12-26
2014年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校科研計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XJEDU20141033)
依布拉音·巴斯提(1967-),男(維吾爾族),新疆哈密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區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