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人:朱新超 凌 峰 潘 薇 劉會景
近場通信技術(NFC)是由飛利浦公司發起,聯合諾基亞、索尼等著名廠商主推的一項無線技術,NFC 提供了一種簡單、觸控式的解決方案,可以讓消費者簡單直觀地交換信息、訪問內容與服務。本文通過對我國近場通信技術(NFC)的專利分析入手,從發展趨勢、技術領域分布、地區分布、屬性構成等多個角度說明我國NFC 技術發揮的現狀及未來的趨勢;結合重點近場通信技術(NFC)企業的專利申請量、專利維持時間、發明人數量等因素分析重點企業的專利競爭情況。
近 場 通 信 技 術(英 文 全 稱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簡稱NFC),是于2004 年4 月由飛利浦公司發起,聯合諾基亞、索尼等著名廠商主推的一項無線技術。近場通信(NFC)具有雙向連接和識別的特點,工作于13.56MHz 頻率范圍,作用距離10cm 左右。通過NFC 技術,任意兩個設備(如移動電話)之間不需要線纜連接,就可以方便快捷地進行無線連接,進而實現數據交換和服務,與其他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相比,NFC更安全,反應時間更短。NFC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聯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在單一芯片上結合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的功能,能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識別和數據交換。目前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廠商支持并成為業界事實標準。除支付功能外,NFC 技術還可以在各種設備間提供輕松、安全、迅速而自動的通信。如NFC 可以幫助人們在不同的設備間傳輸文字、音樂、照片、視頻等信息。
專利是集技術、經濟、法律信息于一體,是能夠反映科學技術發展水平最新動態的情報文獻,與其他信息源相比,專利信息是唯一能識別技術變化的數據源。本文以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數據為依據,通過對近場通信技術(NFC)中國發明專利信息的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從專利申請及公開趨勢、專利技術分布、重點專利申請人的專利申請年份跨度、研發人員數量等角度,分析近場通信技術(NFC)的發展狀況;重點申請人的專利技術布局、研發實力和近期技術投入等,為企業、高等院?;蚩蒲袡C構的近場通信技術(NFC)的研發和生產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啟示。
本文使用的近場通信技術專利分析數據來源于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ISTIC 專利分析數據庫,檢索日期為2014 年12 月,數據覆蓋范圍為1985 年9 月至2014年9 月。采用關鍵詞檢索,得到專利總計1310 條。本文的專利分析主要是專利中“含金量”較高的發明專利,不包括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
本文對來源于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近場通信技術領域的中國發明專利原始數據進行了人工的篩選,去除噪音數據;其次,將篩選結果進一步清洗、規范和數據統計,最終得到用于本次分析的專利基礎數據,并構建面向分析的分析指標。
圖1 是中國NFC 技術的發明專利申請和公開趨勢圖。第一件NFC 相關的專利申請于2004 年,截止到2010年,我國的NFC 技術一直處于緩慢發展的階段,專利申請量變化不大,該階段我國NFC 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自2010 年以來,我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端的發展與普及,NFC 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多廠商的支持并成為業界事實標準,因此自2010 年起,NFC 專利申請量大幅度增加,從2010 年的72 件上升到2012 年的363 件。由于專利從申請到公開一般存在18 個月的滯后期,因此從2011 年起,專利公開量持續增加。這一時間段,我國NFC 技術得到迅猛發展,預計2014 年后,這一上升態勢將會繼續持續。
在NFC 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外資企業也非常重視中國市場,圖2 是不同國家申請人在中國申請的專利數量,在我國申請專利的國家除中國(含臺灣地區)以外,美國、韓國、法國、日本的專利申請量較高。上述5 個國家申請的專利數量占專利申請總量的88.7%。從專利所屬國家來看,中國、美國、韓國、法國、日本在NFC 技術領域內有很強的研發能力,中國的專利數量占專利申請總量的66%,說明中國在該領域內,投入力度大,并較為注重知識產權布局。同時,美國、韓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NFC 技術領域都有較大的技術優勢,并且十分注重國際專利的布局。

圖1 中國NFC 技術發展趨勢圖

圖2 NFC 技術專利所屬地區分布情況

圖3 NFC 技術專利我國各省份的申請分布情況
從我國各省市地區所申請的專利情況來看(如圖3 所示),廣東、北京、上海、江蘇地區為我國專利申請的重點省市地區,成為我國NFC 技術專利的核心地區,其中廣東以43.4%的專利數量位于第一,北京以15%位于第二,上海與江蘇分別以12.2%和10.1%位于第三和第四位,上述4 個省市地區的專利數量占專利申請總量的8 成以上。
技術領域內的專利申請人屬性構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技術或產業發展的成熟程度。如果高等院?;蚩蒲袡C構的專利申請量較大,說明該技術處于研究開發的探索階段;隨著技術的發展,企業的逐漸介入,該技術主題逐漸得到發展,企業申請的專利比重越來越大,如果企業申請的專利比重較大,說明該技術已經面向產業化,發展較為成熟。如圖4 所示,NFC 技術領域企業申請的專利約占專利申請總量的91.7%,具有絕對的優勢地位,高等院校、個人、科研機構和醫療機構的專利申請比重較小。體現了企業在該領域內處于創新主體的地位,產業化程度高。
從圖5 可以看出,中國NFC 技術領域中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G 部(物理)和H 部(電學)。主要是因為NFC 是一種短距高頻的無線電技術,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實現相互間的通信。
進一步將專利IPC 的技術分類進行細化分析,得到如圖6 所示的統計結果,參考表1 的注釋可以看出:近年來,傳輸(H04B 小類)、數據識別;數據表示;記錄載體;記錄載體的處理(G06K 小類)、數字信息的傳輸,例如電報通信(H04L 小類)為技術研發的核心所在??梢姅祿畔⒆R別和數據信息傳輸技術為NFC 技術的研發重點所在,其中,數據信息的傳輸為目前NFC 技術的研究熱點所在。

圖4 不同屬性的申請人專利申請量比重情況

圖5 NFC 技術專利技術分類分析(IPC 部)

圖6 NFC 技術專利技術分類分析(IPC 小類)

表1 IPC 的含義及專利申請量
在中國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前10 位的NFC 技術研發企業如表2 所示,中國本土企業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格外注重自身專利技術布局,NFC 技術領域內申請的專利數量為99 件,同時,在研發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研發人員從事NFC 技術領域的技術研發,研發實力大大領先于其他競爭企業?;葜軹CL 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等中國企業也有相當數量的專利申請。中國企業在NFC 技術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韓國三星電子株式會社、美國博通公司、荷蘭NXP 股份有限公司、美國高通股份有限公司、加拿大捷訊研究有限公司和日本索尼株式會社作為大型跨國企業非常注重國際專利布局,以上各企業專利申請量占專利申請總量的12.4%。其中索尼株式會社的專利活動年期是2004-2009,2012年2 月16 日索尼公司宣布,完成收購愛立信所持索尼愛立信的50%股份,索尼愛立信成為索尼的全資子公司;2013年9 月,微軟宣布以54.4 億歐元價格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2014 年4 月25 日,諾基亞正式退出了手機市場。

表2 重點企業及其專利情況對比
中國NFC 技術專利的重點研發人員主要隸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博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照恒科技有限公司和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等幾個重要的申請人,如表3 所示。

表3 重點研發人員專利排名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和迅速發展,近場通信技術(NFC)目前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廠商支持,并成為業界事實標準。掌握核心專利技術成為推動眾多市場主體的競爭利器。如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國NFC 技術領域內專利數量最多的企業,也是我國市場的核心廠商。
本文通過對NFC 技術領域的中國發明專利信息進行信息檢索和數據統計,結合專利申請趨勢和專利權人的地域、屬性等方面,分析中國NFC 技術的整體發展態勢;從專利申請數量、企業活動年期、研發人員數量等角度出發,對比了主要NFC 技術企業的研發實力;通過統計重點技術領域的專利分布情況,分析了NFC 技術的現有專利技術布局情況。
通過對NFC 技術領域的分析和研究表明,目前我國NFC 技術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在未來的一兩年內將繼續保持高位增長的態勢。但是在以知識產權為主的競爭中,國外企業為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在中國積極進行著知識產權布局;中國企業在NFC 技術領域起步較晚,整體創新能力相對不足,技術發展不均衡,技術行業集中度高,從專利情況及市場主體來看,我國NFC 技術領域的專利主要集中在廣東、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技術的專利保護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進入門檻,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快技術研發,技術突破與應用將加快步伐,從專利申請情況來看,目前已有眾多的廠商介入,可以預見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電子類產品發展規律,產品的價格將繼續走低,從而形成面向大眾化的消費市場。
隨著我國NFC 技術產品市場的不斷發展,一些具有核心專利技術的廠商將在未來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中國NFC 技術企業應該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學習國外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的先進經驗,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