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
(燕山大學 里仁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對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評價以促進管理水平和能力提升勢必在行。內部控制有效性是內部控制制度的精髓,是內部控制制度在企業中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所在,是內部控制制度合理性與完整性的最終歸屬。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命運。因此,提高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度有效性必須引起企業監管部門、管理層、投資者及企業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有鑒于此,研究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評價方法,對民營中小企業評價進行有益的探索,有利于提升民營中小企業的管理效率、營運活力、盈利能力和經營效率,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一些具有模糊概念的系統,在進行評價時很難給出確切的表達,這時就可以用模糊評價的方法,即將模糊信息資料通過定量化來對事物進行綜合評判。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只有綜合評判這些因素,才能全面、客觀的評價內部控制的質量。對內部控制的評判,很難簡單地以“好”或者“不好”加以評定,在這兩者之間存在一種中介狀態,具有模糊的性質,存在模糊關系。因此,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對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綜合評判,不僅合理,而且全面和準確。
鑒于評價指標的權重如果由少數專家根據經驗直接擬定,缺少數量分析作為依據,與實際情況可能會存在較大偏差,直接影響評判結果定性的準確度及其量化的精度,因此,可以將層次分析法與模糊評判法相結合,并以德爾菲法為輔助,構建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綜合評價模型?;舅悸肥牵翰捎脤哟畏治龇ù_定不同層次評價指標的權重,然后用所得到的權重,對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有進行模糊綜合評價。
對于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基本判斷是基于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基礎上的。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定性分析來構建對內部控制有效性判斷的基本框架和總的方向,也就是對其有一個基本的判別。然后,在基本判斷的基礎上,運用一些指標和數據再對其進行深入的判斷,從而準確確定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要素評價法,此方法以內部控制的五個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為評價的一級指標,再將每個一級指標細分成若干個二級指標。見表1。

表1 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指標體系
V={v1,v2,…,v5}={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很不滿意}
設W=(w1,w2,…,w5)為5個指標因素的權重。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確定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一級指標之間,以及每個一級指標下各二級指標間的重要性程度。問卷調查采取電子問卷和紙質問卷兩種途徑,調查的主要對象有從事會計專業大學教授、會計師事務所從業人員和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相關工作人員。調查問卷共發出20份,共收回18份。由專家確定相關數據構造判斷矩陣,進而計算指標權重。此處以內部控制環境指標為例,說明指標權重判斷矩陣的構造方法。
第一步,對于內部控制環境下的若干個二級指標權重的判斷矩陣可以構造如表2所示。

表2 內部控制環境指標的重要性比分
第二步,進一步向上推進,內部控制評價指標的權重判斷矩陣構造如表3。

表3 內部控制評價指標的重要性比分
計算指標權重之后,要對權重值進行一致性檢驗,之后進行總排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通過計算得到各指標權重,見表4。

表4 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指標及相應權重 (單位:%)
一個評價對象評判矩陣為:


根據各指標評分情況對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指標的評分進行分析綜合,分別得出一級指標和總指標的評價。
根據企業經營各項目標的實現程度和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以及客觀條件適當調整企業各部門、各項目的目標,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對企業的內部控制情況做出及時的反饋,找出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找出企業發展的優勢和劣勢,并提出改進措施,保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出于對被研究對象相關信息的保密考慮,用A表示有限公司名稱。A于2002年注冊成立,注冊資本980萬人民幣。該公司專業生產火力發電廠輔助設備和礦山、港口、冶金、油田、石化、水泥等專用工程機械設備,并制作加工各種鋼結構。該公司現有職員236人,其中工程技術設計人員25人,工程質量檢測人員6人,工程技術制造人員109人,占地面積95400余平方米。該公司具備以下特點:一是A屬于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內部機構設置靈活,不必對外公布賬目,也不用公開資產負債表;二是A是一家正處于成長期的民營中小型企業,處于生命周期的第二個時期,成長速度較快,出現了規模效益、銷售量和市場份額都有所增加,企業較為注重生產,而對內部控制等一些方面考慮不夠周全。
3.2.1 模糊判斷矩陣的確定
根據前面設計的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指標,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問卷主要面向企業管理層、生產部門、有關內部控制工作的相關人員,共發出20份,收回20份。以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調查結果進行舉例分析,結果見表5。

表5 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評價判斷矩陣

3.2.2 模糊綜合評價分析
(1)內部控制環境分析。

根據上面分析的結果,取其中最大值0.4645所對應的等級為內部控制環境指標評價結果。
V=(v1,v2,v3,v4,v5)={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很不滿意}
其中最大值0.4645所對應的等級為一般,內部控制環境指標評價結果為一般,說明企業相關制度還存在一定的缺陷,還需加強內部控制環境建設。
(2)風險評估分析。
根據上述內部控制環境分析方法,得出:
B2=W2*R2=(0.022,01765,0.607,0.261,0.385)
根據上面分析的結果,取其中最大值0.6070所對應的等級為一般,風險評估指標評價結果為一般。
通過調研了解到A公司的風險意識相對較弱,對戰略風險和控制風險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對公司的長期發展前景欠考慮,對于一系列經營活動沒有合理的評估標準,并且缺少集體決策方面的措施,僅僅借助總經理個人的經驗進行決策。
(3)內部控制活動分析。
B3=W3*R3=(0.06,0.253,0.4405,0.2385,0.008)
根據上面分析的結果,取其中最大值0.4405所對應的等級為一般,風險評估指標評價結果為一般。
公司雖然制定了一些內部控制制度,但在執行方面還存在欠缺,如公司未建立現金流量預算管理制度,而是實行了由總經理審核的審批制度,應該加強對貨幣資金的控制,并且在公司各部門建立和完善費用預算管理制度和會計系統控制,清楚每筆資金的具體去向,保證資金的有效運用;在公司會計系統控制方面,建議公司的財務部將領料單、工資表、存貨的明細賬和總賬、制造費用的明細賬和總賬、在產品、半成品以及產成品等相關會計科目進行系統整理和有效使用,為會計控制的生產環節提供完整的會計賬項。在貨物驗收控制方面,公司通常只是生產部來操作,建議企業的生產部與質檢部及倉庫管理部合作,對產品的生產過程和產成品的質量進行檢驗,并由倉儲部人員對產成品進行盤點;對于銷售與收款的內部控制活動,公司主要實行職務分離控制,在與用戶商討付款方式和信用方式以及簽訂合同時,A公司往往只由一人負責,很容易出現舞弊行為,需要加強職務分離控制。
(4)信息與溝通評價。
B4=W4*R4=(0.450,0.23,0.4875,0.2150,0.0225)
根據上面分析的結果,取其中最大值0.4875所對應的等級為一般,信息與溝通指標評價結果為一般,說明企業在信息的發布上仍存在問題,僅靠企業職工間信息的溝通是不夠的,企業應建立完善的信息發布制度,使企業信息能及時、有效的傳遞給信息需求者,降低企業因信息傳遞不到位而造成的損失。
(5)內部監督評價。
B5=W5*R5=(0.055,0.315,0.460,0.170,0)
根據上面分析的結果,取其中最大值0.460所對應的等級為一般,內部監督指標評價結果為一般,說明該公司在監督管理機制方面做的很不好,沒有設置專門的監督機構和內審機構。公司急需組建專門的內部審計隊伍,并聘請高素質的專業審計人員,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努力打造專業的技術型審計人才。
(6)內部控制有效性綜合評價。

根據上面分析的結果,取其中最大值0.4906所對應的為一般,該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綜合評價結果為一般,說明該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還需加強制度設計和執行到位。
總之,為了能夠使企業達到維護資產安全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目標,該公司應該努力從內控制度上完善自己,靈活運用內部控制的五要素,為實現企業的各項目標而打下良好的基礎和提供必要的保障。
[1]張先志,戴文濤.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系統研究[J].審計研究,2011,(1).
[2]郭文平,楊凌.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經管空間,2011,(12).
[3]謝志華.內部控制:本質與結構[J].會計研究,2009,(12).
[4]金亞芳.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問題的探討[J].會計師,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