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江萍,韋桂姬
(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院,廣西柳州545006)
情景模擬教學法在五年制護理專業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莫江萍,韋桂姬
(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院,廣西柳州545006)
目的探討情景模擬教學法在“2+3”五年制護理專業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2級五年制護理1班85人設為實驗組,2班82人設為對照組,實驗組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課程結束后比較兩組理論考試成績及操作考試成績,并就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實驗組考試成績高于對照組(t=5.46,4.17,P<0.01),問卷調查實驗組評價高于對照組。結論情景模擬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職業認同感,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素質。
情景模擬教學法;兒科護理學;五年制護理專業
五年制護理專業生源為初中畢業未考上高中的學生,他們普遍學習興趣不高,學習主動性、能動性較差,且文化基礎薄弱,但動手能力較好。傳統護理教學基本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方法,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用什么樣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成了一個普遍問題。情景模擬教學法是在課堂上模擬醫院真實工作情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其較快掌握護理學知識,提高護理能力,開闊視野,充分發揮學習潛力,以適應現代社會需要[1]。
1.1 對象
選取我校2012級“2+3”五年制護理專業兩個班共167名學生,女生152名,男生15名,年齡15~17歲,均為中考統招生。將1班設為實驗組,2班設為對照組,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均P>0.05)。
1.2 方法
1.2.1 授課方法(1)理論教學: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法,以教師系統講授為主,輔以多媒體教學。實驗組采取情景模擬教學法,增強教學內容的靈活性、有趣性,讓枯燥的理論知識“動”起來。教學中利用課件、局域網、電教片、動畫等手段,或采用PBL教學法給學生盡可能創造與臨床相似的情景。例如在講小兒維生素缺乏性佝僂病時,先讓學生觀看不同階段佝僂病患兒的圖片以及正常兒童的圖片,然后讓其判斷哪些是正常的,哪些可能有問題,有什么問題?帶著這些問題進入理論教學。在教學課件中插入一些動畫,以調動學生興趣,增加教學能動性,使課堂教學不沉悶。理論教學結束后組織學生就開始的問題進行討論,得出自己的答案,教師進行指導、總結,以增強學生記憶,完成知識積累。
(2)實踐教學:對照組采用“三段式”教學法,即示教—練習—示教。實驗組采取情景模擬教學法,其中較常用的是角色扮演法。例如,在進行靜脈穿刺實驗時,先分組,每組3~4人,然后讓一名學生扮演患者(每名學生都有扮演患者的機會),一名學生扮演護士進行操作,其余2名學生觀看。操作完畢后進行組內討論,評價學生的基本操作是否正確、存在哪些問題、應該怎樣糾正。這就使學生學習興趣更濃,而且對操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記憶深刻,可避免在以后的操作中出現類似問題,從而很好地完成對理論知識的補充和積累。
1.2.2 評價方法(1)比較兩組考試成績。理論課為閉卷考試,模擬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采用人機對話方式考試。操作考試設置模擬情景,學生抽簽考試。(2)通過問卷調查兩組學生對各自教學方法的評價。
1.2.3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15.0軟件進行t檢驗。
2.1 兩組考試成績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考試成績比較(±s,分)
組別人數操作考試成績實驗組對照組t值P 85 82理論考試成績85.56±8.42 76.31±8.76 5.46<0.01 94.52±7.51 86.31±9.40 4.17<0.01
2.2 兩組對各自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的評價(見表2)
情景模擬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實驗組成績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顯著性。傳統教學法以教師講授為主,不利于學生主動思考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以及綜合能力培養。情景模擬教學法對改善課堂學習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動手能力等有積極意義[1]。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學科,尤其是兒科護理學,其護理對象與其他學科截然不同,要求學生不僅具有嫻熟的護理操作技術,還要善于與患兒及其家屬進行有效交流。五年制學生普遍文化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濃,但其動手能力較好,且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學習效率較高,因此我們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2]。但該教學法必須有學生的高度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目的,所以要求學生課前做好相應內容的預習。考慮到五年制學生學習能動性較差,我們在本次課結束時對下次課內容進行簡單介紹,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會極大地激發其獵取知識的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配合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表2 兩組學生對各自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評價比較[n(%)]
情景模擬教學法雖然對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還有需要注意的方面。在情景模擬教學中,尤其是角色扮演過程中,教師必須組織好教學并巡視每個學生的操作,尤其對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內容,以免發生不安全事件,影響教學。與此同時,必須注意操作的嚴謹性,除操作規范性外,還要注意學生儀容、儀表、儀態、語言表達及溝通技巧,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3]。
每一次情景模擬教學結束后及時總結,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教師總結本次課程設置中的優點及不足,以便更好地設計教學內容;學生總結自己操作中的優點和缺點,避免類似錯誤的再次發生。教學本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4],課后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一方面可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發展,另一方面使學生感覺自己受到重視,自己的能力有了發揮空間,提高學習能動性,以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5]。
[1]付朝麗.兒科護理情景模擬教學的體會[J].齊魯醫學雜志,2007,22(6):45-46.
[2]蔣峰,金爽,陳金梅.情景教學模式在本科急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6,21(20):158-160.
[3]丁茹,高文武,劉亞偉,等.論醫學生臨床實習中評判性思維的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2):238-240.
[4]王長遠,秦儉,王晶,等.情景教學法在急診心肺復蘇教學中的應用[J].實用預防醫學,2007,14(3):927-928.
[5]張潔.多元化教學方式在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6):502-503.
G424.1
B
1671-1246(2015)05-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