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莉
(定西市第二人民醫院,甘肅定西743000)
運用臨床路徑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的探討
汪莉
(定西市第二人民醫院,甘肅定西743000)
目的運用臨床路徑進行護理安全管理,提升護理質量。方法制定臨床護理關鍵環節安全路徑指導;加強護理人員安全路徑學習和認識;嚴格按臨床路徑進行護理安全控制工作;加強臨床路徑實行過程中的監督和管理,依據臨床路徑進行護理質量檢查和評價。結果臨床路徑的實施使護理安全工作規范化、系統化,提高了護理質量。結論運用臨床路徑進行護理安全管理,能減少護理差錯及護理不良事件,提高護理人員安全管理能力,降低患者安全風險,保障患者安全。
臨床路徑;護理安全;管理
臨床路徑(Clinicai Pathway,CP)是一種為患者提供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醫療護理服務的管理模式,是指醫院里的一組人員共同針對某一病種的監測、治療、康復和護理所制定的一個有嚴格工作順序、準確時間要求的診療計劃,以減少康復延遲及資源浪費。制定出適合患者實際情況的護理計劃,并提供相應護理措施,能使患者獲得最佳醫療護理服務[1]。臨床路徑也是一種新管理方式,是醫療模式的轉變[2]。其設計思路是以人為本,綜合考慮疾病、環境、心理、人際關系等方面因素,消除過去重病不重人、醫護配合差、服務不規范的弊病。臨床路徑融入了循證醫學、整體護理等理念,強調科學護理。臨床路徑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世紀70年代早期,Shoemaker認為:“將醫療護理標準化是有益的,可促進服務的完整性,還能評估患者的病程及治療的效果,同時也是一種教育的工具。”[3]臨床路徑作為一種質量效益型醫療管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不斷改進質量管理手段,主要作用是控制醫療費用的無效支出和縮短住院天數[4]。在臨床實踐中,護理安全工作直接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及對醫療過程的滿意度。我院于2011年開展部分病種的臨床路徑管理,2013年在增加臨床路徑管理病種的同時將其運用于護理安全管理中,修訂完善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臨床護理關鍵環節安全路徑及護理安全管理路徑,并應用于重點環節護理及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優化護理工作流程,改善護理安全管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
1.1 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回顧性分析我院護理安全路徑實施前(2012年1—12月)和實施后(2013年1—12月)的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單及質量監控結果分析總結資料。
1.2 方法
(1)由總護理部組織選擇具有主管護師職稱和從事護理工作5年以上護理人員數名組成臨床路徑管理小組,制定重點環節(輸血、跌倒、管道滑脫、走失、有創護理操作等)臨床及護理安全管理路徑上報表,組織討論并進行修改完善,發放到臨床各科室。
(2)做好臨床科室培訓工作。利用每天晨會和每周、每月的業務學習時間組織討論,強化認識,使護理人員了解臨床路徑的內涵,自覺按照臨床路徑開展各項護理工作,提高護理工作效率。
(3)在護理實踐中全面實施護理安全路徑。包括患者入院時安全評估、風險預報、入院后安全宣教、安全標識使用、安全護理措施、效果評價及預見性護理安全。這規范了護理行為,改變了過去盲目進行各項護理工作的做法,確保了護理安全。
(4)全面落實護理安全管理路徑:①護士評估發現風險24 h內上報護士長。②科室護士長自查,依據臨床路徑內容隨時對科室護理安全質量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③科室護士長接到上報信息2 h內到達現場,每周對所管病區進行檢查督導并記錄,在每月分析總結時提出建議意見上報護理部。④護理部每月對各科室臨床路徑執行情況進行督導,聽取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并定時講評護理安全路徑實施情況,以進一步完善臨床路徑,實現持續改進。
(1)臨床路徑實施前后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率提升,且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臨床路徑實施前后護理不良事件上報情況比較(例)
(2)臨床路徑實施后護理重點環節壓瘡監控難免性壓瘡發生率下降,治愈率上升。實施前難免性壓瘡發生率8.2%,實施后1.4%;實施前難免性壓瘡治愈率34.1%,實施后85.3%,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
(1)實施護理安全路徑管理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下降,上報率提升。我院醫療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尚不健全,無醫療護理差錯強制性報告系統,嚴重的醫療護理事故必須上報,但對一些并末或輕微引起患者損傷的差錯,醫護人員可能會因為擔心受到懲罰而隱瞞,這樣不僅無法避免差錯的再次發生,還可能會為更嚴重的安全事故埋下隱患[5]。調查表明[6]:只有15.0%的護士希望同行立即指出自己的不規范環節,并進行整改,但不要向其他同行或更上一級領導公開;而能主動將自己的錯誤在本科室公開者占30.0%。說明仍有部分護士沒有將患者利益擺在首位。傳統管理理念使管理者在分析和處理護理差錯事故時,注重分析個人護理行為中不安全因素,對個人加以懲罰,而忽視管理制度或流程的缺陷。這種做法不利于從根本上杜絕差錯的發生,治標不治本。實施標準化路徑管理后,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率提升,護理管理者能及時發現現存或潛在缺陷并啟動安全路徑管理,有效降低護理風險,預防護理差錯和不良事件的發生。
(2)實施標準化路徑管理,規范護理行為。臨床路徑實施目的是減少住院費用和提高醫療質量,為患者提供連續的、各學科協作的全面服務。醫療質量有兩個主要部分,即決策質量和準確實施質量,臨床路徑重點關注準確實施的質量。制定護理安全路徑管理流程圖,能增加患者安全護理一致性,減少患者住院時的各種變異情況,避免護理失當,保證護理安全質量。
(3)有利于對護理安全質量實時控制,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護理安全路徑作為一種重點環節過程標準化管理工作質量控制工具,為患者護理安全實時監控與管理提供了較為理想的條件。首先,通過標準化路徑實施及變異信息記錄與分析,實現對安全護理過程的預見、反饋和現場控制;其次,通過臨床路徑管理平臺,實現對護理管理過程信息的實時提取、匯總與分析。實踐證明,臨床路徑是一種即能保證醫療質量,又能降低醫療費用,還能實時控制得到基礎數據的管理模式[7]。
(4)促進溝通,提高患者滿意度。實施護理安全路徑管理,通過與家屬的溝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患者的知情權,使其對自己從住院到出院的全過程有一個大體了解,清楚即將接受最佳的治療護理方案(臨床路徑)。高質量的醫療護理服務可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和再住院率,從而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成本,減少患者焦慮和疑惑,提高患者滿意度。
總之,醫學模式的轉變及臨床路徑的進一步發展,對當代護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臨床路徑是對傳統護理理念的沖擊,也是臨床護理工作的新機遇,對護理人員的適應能力要求較高。實施臨床路徑,各科室的支持、醫護人員的配合是關鍵。因此,臨床護理管理者的角色要做適度調整,做好分配、協調、溝通、制度制定等工作,以縮短平均住院日,節約醫療費用,提高患者滿意率。
[1]張鳴明,劉鳴.循證醫學概念和起源[J].華西醫學,1998(3):265.
[2]陸棟定.臨床路徑在醫院醫療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04(2):17-20.
[3]張偉英.臨床路徑概論[J].上海護理,2005,5(1):72-74.
[4]祝松.從國內醫療市場現狀看臨床路徑的作用[J].華南國防醫學,2005,19(3):59-60.
[5]丁力,姜安麗.護理安全管理新思路[J].護理管理雜志,2006,6(11):18-19.
[6]蔡志翔.對護理人員“處理錯誤方式”的調查和思考[J].中國醫院,2006,10(4):63-64.
[7]朱士俊.臨床路徑在醫療質量實時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3,19(10):594-596.
R197.323
A
1671-1246(2015)05-0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