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
防 服務實體體制改革中加強財務管
◎陳冬
目前事業單位防雷服務實體面臨以防雷業務為突破口的服務體制改革。本文從防雷服務實體現有管理模式入手,分析了防雷服務實體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在面對服務體制改革過程中加強財務管理的幾點建議。
2014年中國氣象局印發《氣象服務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提出,在氣象服務體制改革中,將以防雷體制改革為突破口,依法有序開放防雷檢測市場,重點推進防雷工作政、事、企分開,發揮防雷服務行業協會作用,建立現代防雷企業制度,培育骨干企業。依據改革要求,防雷服務實體將逐步獨立于事業單位之外,徹底實現企業法人治理,財務獨立,并最終推向市場。防雷業務市場的壟斷地位將打破,經營利潤將越來越低。本文就防雷產業現有的財務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如何在體制改革中強化財務管理等方面進行探討。
防雷實體服務主要負責防雷設施年檢、防雷工程設計和施工、防雷裝置設計技術評價、雷電預警業務服務、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等。
防雷服務實體的性質。目前,防雷服務組織機構性質為事業單位,在經營運作中并無統一的模式,采取事企分開、確定目標、超額獎勵、成本控制的管理模式。其法人代表由上級主管部門任命,行使管理職能。
防雷服務實體的財務管理。防雷服務實體收入基本由評價與施工檢測、工程、常規檢測和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四部分組成。防雷服務實體的財務核算納入財務核算中心實行統一管理。近年來,隨著防雷服務實體考核制度及分配機制的不斷完善,防雷服務發展迅速,其收入逐年遞增,是事業單位科技服務新的經濟增長點。
防雷服務實體機制上的弊端。由于防雷服務實體屬于事業法人,從自身而言,其運行方式、管理辦法,激勵機制等還不健全,對防雷服務領域各個環節的監控措施還不完善,仍然采用旱澇保守的事業單位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模式使防雷服務缺乏市場機制中應有的活力,不能適應真正的市場需求,嚴重制約了科技服務可持續發展。
體制中上的問題帶來財務管理上的不規范,全口徑預算不夠精細,收支及資產管理缺乏控制,沒有必要的財務分析和評價機制等。具體表現為;
預算管理工作偏薄弱。目前,防雷服務實體的預算編制采用的是增量預算管理模式。在預算編制階段,由財務部門依據上年度經營收入、支出的發生數預估編制下年度預算,缺乏業務市場部門的一手資料,預算編制不精細,導致預決算差異大;收支預算執行無實質性控制,預算費用支出與業務部門業績評價無關聯。
成本控制觀念淡薄。防雷服務實體對各基層單位防雷服務業績評價指標只是單純的毛收入總額,沒考慮成本開支合理性,收入與成本配比等。防雷新房檢測、常規檢測等各項目沒有嚴格的成本核算,各項目之間成本費用支出模糊不清,開支隨意性大,導致對成本費用控制薄弱。
資產疏于管理。材料缺乏嚴格的采購驗收管理制度,如:在避雷產品的采購過程中,如果采購驗收把關不嚴,容易使偽劣的避雷產品流入工地,給防雷施工帶來質量隱患。材料未嚴格執行出入庫及定期盤點制度,無法及時發現物質管理漏洞。
固定資產管理比較粗放,購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采購后日常管理不到位,未及時登記固定資產實物管理系統;很多已失去使用價值或已經不存在的固定資產仍然體現在賬面上,導致賬實不符。
往來款項收賬過程的跟蹤管理和事后催收工作不到位,款項長期掛賬,無人清理,發生壞賬也無人負責。
會計核算方式不合要求。防雷服務實體普遍采用按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主要業務收支僅體現為“經營收入”和“經營支出”會計科目,既未按實際業務用途進行功能分類輔助核算,也未按企業的收支配比原則核算,未能準確反映經營業務的收支余真實情況,稅收風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