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
報業集團對分支機構的財務管理與控制
◎郭靜
本文結合我國實際,分析了當前報業集團的財務管理現狀,特別是詳細闡述了報業集團對分支機構的財務管理和控制,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和策略。
在當今報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報業集團加大了分支機構的建設力度。財務是集團控制和管理這些分支機構的最重要的手段,具體來說,報業集團對分支機構的財務管理和控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隨著對集團財務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集團企業已不滿足于僅在會計期末的數據集中查詢,而要求實時的信息查詢與處理,并且要求在新的技術平臺上能實現跨賬簿、跨企業、多維的數據統計與分析。
集團總部要對分支機構進行相對集中的財務管理,首先必須及時取得分支機構的相關財務信息,然后才能在此基礎上作出正確的財務決策?;ヂ摼W技術的高速發展,解決了這一要求在技術上的瓶頸,一些IT軟件提供商也對傳統的處理流程進行修訂,制定出了由集團總部統一設立“一賬式”會計賬簿,統一制定會計科目、人員權限、業務流程等,各子公司在上級公司規定的范圍內增設會計科目、人員等,并基于互聯網在異地獨立錄入數據,電子數據集中存儲于集團總部數據庫,并由集團總部統一結賬、編制財務報表。這就是集中財務管理的思想。
會計核算的電算化和集中式的財務管理軟件或者網絡財務軟件的大力推廣都加快了企業間信息傳遞的速度,使得集團總部的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網絡及時了解各分支機構的財務狀況,為其進行財務決策提供了信息保障。集團總部的財務政策也可迅速傳遞到各個分支機構,便于各分支機構及時調整其經營策略,最終實現集團整體價值的最大化。
在企業集團內部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不僅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優化資源配置,而且有利于明確集團總部與各分支機構的責權利,實現集團的整體戰略目標。為了搞好預算管理,應在集團總部下設預算管理委員會,負責預算的編制、審定和組織實施及調整。在編制預算時,一般宜采用上下結合的方式,即首先由集團總部根據整個集團的發展戰略提出預算目標,并將其進行分解下達給各分支機構,然后各分支機構結合自身情況編制各自的預算草案,最后由預算管理委員會對各子公司的預算草案進行匯總和審核,并召集各分支機構的經營者進行預算的協調與調整,最后由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實行財務負責人委派制,合理避免分散式財務管理的弊端。分散的財務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致使集團總部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并沒有一種有效的監督制約體系。審計部門、員工民主的監督以及紀律檢查部門等內部監督不能達到有效的監督目的,導致財務資金在流向與控制環節出現相互脫節的現象,因而帶來了資金預算外運行嚴重,事前控制乏力,事中監督不力,事后審計流于形式。此外,還缺乏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措施,對資金投入、運行情況、收支情況以及利益分配等不夠全面和熟悉,必然導致投資決策比較盲目和隨意。
財務委派制是報業集團對下屬分支機構的財務管理比較普遍的做法,即由集團統一委派財務人員到下屬單位負責財務工作,下屬單位的財務既要對分支機構總經理負責,也要向集團的財務總監負責。委派到各分支機構的財務人員工資由集團總部發放。在資金應用方面,偏向于各分支機構,以提高靈活性;但在成本、費用入賬和財務報表上偏向于財務總監,以做到獨立反映經營狀況。這種安排值得國內傳媒集團借鑒。
建立健全制約機制。即建立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與監督控制機制,規范審批流程,逐步形成財務管理內部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各分支機構權力也不斷擴大,集團總部越來越重視對各分支機構的事中控制,各分支機構簽署合同的金額必須有上限。重大決策需要經過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論證、同意后,才由決策層來判斷,重大項目的合同不能只有業務部門或總經理單獨簽字。這樣既有一定自由度,也有合理的規范,才能防止某個分支機構的獨立行為對集團總部造成毀滅性的的打擊,避免報業集團的整體形象受損。
報業集團總部要接受政府機關等嚴格的審計及相應的社會監督,還要設立獨立的內審機構,制定有效的內控管理制度,杜絕營私舞弊現象的發生。
集團總部要定期或不定期對分支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審計,派專人到分支機構了解業務情況和部門運營流程,從實際調查中審核分支機構的財務。如果分支機構財務人員發現部門主管有經濟問題,還要有暢通的檢舉渠道便于越級舉報。
有效的財物集中管理,能夠幫助集團總部和各分支機構對自身財務活動進行合理的規劃與控制。在經濟市場的條件之下,有效規避所面臨的一些財務風險,并將風險有效化解,這樣能夠集中力量來實現財務上的目標。
有效的財務集中管理,能夠更好地將資金管理好,促進集團整體的發展。在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之中,首先要確保資金合理的使用與籌劃,加強資金使用率,并加快資金的周轉,得到資金上最佳的使用效益。
有效的財務集中管理,有利于降低損失與浪費保證投資者收益。嚴格有效地財務管理監督與檢查,并遵循財務上的紀律與制度對于單位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同時有效維護債權人與投資人合法的權益。
集團各分支機構經營信息上要取得對稱。如同股東對管理者的監控一樣,這是集團型企業對各分支機構管理的基礎。只有在此基礎上,其它的管理措施方可生效。這些經營信息要盡可能的全面與及時,對于重大的異常事項,有自動的觸發與上報機制。
整個集團資源能得到有效使用。集團型企業的各個分支機構在某些方面是存在聯系的,如:共同的客戶群體、資金來源相同、共同的品牌、共同的文化等,可以說其共同的資源是集團型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一個集團型企業若想發揮其優勢,形成艦隊戰斗力,有效使用共性資源是非常重要的。
對各分支機構管理層可進行有效績效管理。只有合理地評價各分支機構的經營成果,激勵其不斷地發展,才可實現集團整體利益的統一與最大化。
綜合考慮了以上三個方面的因素后,集中財務管理模式才能有助于報業集團統領全局而又兼顧效率,既保證了各分支機構財務部門的獨立性,又保證了財務信息的真實、準確。
(作者單位:人民日報社計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