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昌
(黑龍江省科技經濟顧問委員會,哈爾濱150001)
新常態下黑龍江省產業支撐帶的構建
陳永昌
(黑龍江省科技經濟顧問委員會,哈爾濱150001)
新常態下,黑龍江省要發揮比較優勢,培育發展潛力。要構建中蒙俄經濟走廊新產業支撐帶,搞好黑龍江絲路帶建設的重點任務。
黑龍江;產業經濟帶;龍江絲路帶
黑龍江省要發揮比較優勢,培育發展潛力,這就要求黑龍江省全體干部要辯證看省情,既要看到黑龍江省落后的差距,又要正面挖掘比較優勢,培育后發潛力,積儲發展正能量,實現跨越式發展。黑龍江省落后一方面主要可以歸納為三大落后:觀念落后、體制落后、結構落后,這三方面的差距嚴重制約著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黑龍江省也有其他省份不可替代的比較優勢,把優勢發揮足,轉變為發展潛力,樹立信心,才能加快發展,黑龍江省經濟才有新的活力和希望。黑龍江省比較優勢和發展潛力共有八個方面。
(一)農業大省優勢
黑龍江省是世界三大寒地黑土帶之一,具有得天獨厚的原生態優勢。黑龍江省土地面積2.4億畝,2014年糧食產量1300億斤,黑龍江省糧食總產量、糧食年度增幅、商品糧調出量、人均糧食占有量均為全國第一。黑龍江省用全國十分之一的土地生產了全國四分之一的商品糧,養活了全國六分之一的人口,可以說,黑龍江省是全國的大糧倉、大廚房,功不可沒。中央對黑龍江省農業大省優勢也十分重視,批復了黑龍江省兩大平原農業綜合改革試驗區,黑龍江省應積極利用國家政策,打造成為全國綠色食品的樣板區、核心區,重點打造三大品牌:一是無公害的綠色食品;二是無化肥的有機食品;三是非轉基因食品。今后,黑龍江省農業要保障全國糧食雙安全:數量保安全,讓全國人民吃飽飯;質量保安全,多生產綠色食品,讓全國人民吃上放心飯。
(二)生態大省優勢
黑龍江省具有其他省份不可比擬的原生態優勢,有大冰雪、大界江、大深林、大濕地、大草原、大湖泊,構成原生態體系的比較優勢。2015年全國兩會對生態保護和生態補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贏得了全民的擁護,黑龍江省作為生態大省,要加強生態保護、生態治污,為全國的環保做出應有的貢獻。今后的經濟要生態化,發展經濟要注重環保;生態要經濟化,培養新的生態產業,要把無形的生態財富轉變為有形的生態產業,一是要發展生態農業,二是要發展生態食品,三是要發展生態工業,四是要發展生態旅游,五是要發展生態礦業。把這五個生態產業做強做大,做出綠色經濟,打造朝陽產業。
(三)科技大省優勢
黑龍江省是科技大省,具有創新驅動潛力。黑龍江省有哈工大、哈工程等一大批知名的高校,人才濟濟,成果豐碩,其中3D打印技術、機器人技術享譽海內外。要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落地率和轉化率,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經濟潛力,落實省委提出的高校強省、科技興省戰略,把科技大省的比較優勢做成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潛力,贏得新的發展。
(四)沿邊開放大省優勢
中俄邊境線4300公里,黑龍江省境內2981公里,是中俄邊疆對俄貿易第一大省。2014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對俄投資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黑龍江省各類口岸25個,其中對俄口岸15個,可以說黑龍江省對俄貿易是全國的橋頭堡、樞紐站,黑龍江省五大規劃第二規劃就是沿邊開發開放規劃,提出主打俄羅斯,帶動東北亞,輻射北美、歐洲,形成全球化的開放大格局。黑龍江省要積極發揮沿邊開發開放的比較優勢,在建設黑龍江絲路帶上發揮潛力。2014年年末,黨中央國務院批復了黑龍江省上報的“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是黑龍江省沿邊開發開放的新亮點和新增長極,也是黑龍江省響應黨中央號召,參與全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參與點和貢獻點。
省委18號文件對黑龍江省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提出一整套的思路和方案,即“一核四帶”的產業布局,以哈爾濱為核心,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建設“哈-大-齊-滿”、“哈-牡-綏-東”“哈-佳-雙-同”、“哈-綏-北-黑”四個通道,形成黑龍江省對俄開放的新格局,為黑龍江省參與全國一帶一路建設找到支撐點。
(五)資源大省優勢
黑龍江省是資源大省,在產品精深加工上有潛力。黑龍江省盡管資源開發時間久,造成了一部分城市的資源枯竭,但目前黑龍江省資源存量仍排在全國前列。黑龍江省要把資源變成深加工產品,通過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增加附加值,這是黑龍江省新的潛力和發展空間。黑龍江省加工業要走“兩化”的路子,一方面是智能化,利用互聯網技術做強智能加工業;另一方面是服務化,將加工業融入生產性服務業,這是國家工信委提出的新理念,這樣才能趕上高端市場經濟國家,實現跨越式發展。黑龍江省煤、油加工,新能源開發,產品精深加工仍有潛力,需要繼續研究開發,打造后發優勢。
(六)體制改革優勢
黑龍江省計劃經濟體制痕跡最重,體制改革的任務也最艱巨。體制性和結構性問題是黑龍江省經濟欠發達的根源,黑龍江省在全國體制改革的浪潮中更要加大力度,通過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打造新制度紅利,將政府主導經濟轉變為市場主導經濟。在這方面,過去是黑龍江省的短板,現在恰恰是黑龍江省最大的潛力,在民生上下功夫,解決黑龍江省的短板和欠賬問題,讓黑龍江省居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提升幸福指數,這方面體制改革的操作空間大,可以大有作為,發展潛力巨大。
(七)后發效應優勢
黑龍江省是后發展省份,具備后發效應優勢。黑龍江省經濟排在全國靠后位置,發展空間很大。黑龍江省經濟的落后是由于管理粗放等原因造成的,我們要辯證看待省情,在今后的工作中抓住改革的紅利,深化改革,強化管理,轉方式調結構,將劣勢變為優勢,黑龍江省在未來的進步空間仍然較大。
(八)工業基地優勢
建國初期,蘇聯援助我國156個項目,其中26個落在黑龍江省,可以說黑龍江省是新中國的工業搖籃,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點省份。我國于2003年開始了第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2014年黨中央下發了28號文件,出臺了35條政策,正式啟動第二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黑龍江省是老工業基地,借助第二輪東北振興政策,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大有潛力。
在2015年兩會上,習總書記深入到吉林組,李克強總理深入到黑龍江組參加討論。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關懷和重視,講話中都提出了東北四省要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
一是加法是指東北老工業基地要多培養高科技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科技、環保產業、高端制造業、電動汽車),多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增長極。
二是減法是指東北老工業基地歷史遺留問題多,現在要主動淘汰過剩產能,關閉高耗能和高污染項目,改善優化產業結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三是乘法是指創新驅動,科技創新,打造科技競爭力,通過科技的力量產生乘法效應,為黑龍江省帶來跨越式的發展。
四是除法是指深化改革,根除黑龍江省計劃經濟的舊體制、舊機制,政府簡政放權,讓位于市場,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魅力和潛力。
東北三省在第二輪新十年振興和改造中,發揮后發優勢,改變落后,打造新的潛力,加快發展,東北老工業基地一定能再振雄風!
經國務院正式批準,以黑龍江為龍頭構建中蒙俄經濟走廊,開發龍江絲路帶,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找到了新的支撐點。開發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簡稱龍江絲路帶),構建新的開放帶、物流帶和產業帶,產業布局是“一核、四帶、一環、一外”,形成系統工程。
“一核”:哈爾濱都市圈。以哈爾濱為核心樞紐,發展高新技術服務、國際物流、國際金融、國際商務會展、休閑旅游、電子商務等高端服務業,積極發展高端裝備、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業和現代醫藥、新能源、生物產業,打造中俄經貿合作平臺、合作企業總部、物流集散樞紐、加工制造基地、信息金融服務和文化科技交流中心,建成對俄合作中心城市。
“四帶”:哈大齊(滿)、哈牡綏東、哈佳雙同、哈綏北黑產業聚集帶。
哈大齊(滿)產業聚集帶。以哈爾濱為龍頭,以大慶和齊齊哈爾為區域骨干,包含沿線肇東、安達等經濟區域,大力發展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裝備制造、新型農機裝備制造、交通運輸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利用俄油、氣資源加工產業鏈,形成技術先進、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新型產業基地。
哈牡綏東產業聚集帶。以牡丹江、綏芬河、東寧等城市為重要節點,包含阿城、尚志、五常、海林、寧安等經濟區域,重點發展進口木材、寶玉石等資源加工、綠色食品、商貿物流、建材、機電、電子信息、旅游會展等產業,提高進出口商品本地加工轉化率,建成物流集散中心、貿易投資服務平臺、進出口加工基地和國際旅游目的地,形成對俄及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的先進制造產業帶。
哈佳雙同產業聚集帶。以佳木斯、雙鴨山、同江等城市為重要節點,包含賓縣、方正、依蘭、樺川、集賢、富錦等經濟區域,重點發展稀有金屬原材料合作加工、鋼鐵與鋁材為主的新材料和綠色食品等精深加工產業,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境外資源合作開發利用、進出口加工基地和國際物流樞紐,形成對俄及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的新興產業帶。
哈綏北黑產業聚集帶。以綏化、北安、黑河等城市為重要節點,包含綏棱、海倫、五大連池、孫吳等經濟區域,重點發展原材料加工、綠色食品、輕工紡織、新型建材和商貿物流等產業,建設黑河利用俄電力為能源的“新興基礎原材料加工區”和利用俄油建設石油化工綜合體,打造外向型產業聚集區、對外商品集散地、循環經濟示范區和休閑度假勝地。
“一環”:沿邊環形產業聚集帶。以漠河、塔河、呼瑪、孫吳、遜克、嘉蔭、蘿北、綏濱、同江、撫遠、饒河、虎林、密山等邊境縣鎮為節點,重點發展外向型經濟,構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整體協調、差異化發展的新的沿邊開放經濟帶,建設牡丹江(雞西)、三江、興安三大沿邊開放區和黑瞎子島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形成全國提升沿邊開放的先行區。
“一外”:境外產業園區。包括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外貝加爾邊疆區、猶太自治州等與黑龍江省接壤州區,以及弗拉基米爾州、車里雅賓斯克州、阿金斯克州等俄羅斯腹地州區,以發展產品原材料市場和銷售市場兩頭在外的“外內外”加工貿易方式,省內企業與外資企業合作的“內外內”模式為牽動,培育林業、農業、石油化工業、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礦產采掘業6個跨境產業集群,形成產業鏈條完整、上下游銜接、境內外互動的跨境產業布局。
積極開發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經國務院批準,已成為龍江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新舉措,布署了六項重點任務。
(一)構建哈滿俄歐鐵路跨境運輸體系
在開通中歐鐵路國際班列的基礎上,開展以哈爾濱為中心、以經濟帶覆蓋和輻射地區為主要貨源地的中(俄)歐跨境運輸。推進建立統一全程運輸協調機制,加快貨運樞紐體系建設。組織物流企業向國內外目標客戶推介中(俄)歐黑龍江通道跨境貨物運輸產品優勢。開展招商引企,組織國內外貨源,吸引大型商貿物流、貨運企業通過“黑龍江通道”進行跨境運輸。
(二)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加強與俄羅斯交通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黑龍江對俄鐵路通道和區域鐵路網。推進口岸界河公路大橋建設。拓展黑龍江省與我國東南沿海、俄遠東地區、日韓、東南亞等江海聯運和陸海聯運新通道。進一步加強和鞏固哈爾濱機場對俄遠東地區門戶機場功能,新增和加密通往俄羅斯、日韓及東北亞地區的國際航線、航班。
(三)加強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完善商貿物流體系,建設一批物流園區、節點和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大型物流集團和專業物流企業,打造現代智能物流產業集群。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創建開放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打造跨境電商物流基地。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探索建立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對俄合作投融資平臺,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改善通關條件,加快電子口岸建設,不斷提高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
(四)加大能源資源、生態環境保護合作
深化能源、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合作。拓寬農業合作領域,積極推進農業經濟技術合作,深入開展土地資源、作物栽培技術、農林牧品種等領域區域性合作。深化林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合作。
(五)加強跨境產業園區、產業鏈建設
鼓勵合作建設跨境經濟合作區,以投資帶動貿易發展。組建產業合作聯盟,加強跨境投資合作。積極建設中俄雙向貿易和加工基地,形成跨境產業良性循環。
(六)廣泛開展人文科技交流合作
推動黑龍江省高校與俄羅斯高校開展教學科研合作,建設雙方高校聯盟,加快培養對俄語言、教育、文化、科技等領域人才。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研發機構擴大對俄科技交流。加強文化旅游合作。
[責任編輯:高治平]
F062.9
A
1005-913X(2015)05-0001-02
2014-12-29
陳永昌(1949-),男,黑龍江海林人,研究員,中共中央黨校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黑龍江省科顧委主任,從事宏觀經濟和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