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彬,馬云平
(佳木斯大學,黑龍江佳木斯154002)
現代企業財務戰略業績評價研究
董桂彬,馬云平
(佳木斯大學,黑龍江佳木斯154002)
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財務戰略業績評價的作用日益明顯,也越來越受到現代企業的重視。本文從企業財務戰略業績評價的基本理論出發,通過對現代企業財務戰略業績評價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構建企業財務戰略業績評價體系的建議,目的在于提升現代企業財務戰略業績評價的水平。
財務戰略;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一)評價主體
企業財務戰略評價的群體或者個體稱作是評價主體,可以說是評價行為的組織者、發動者。評價主體可以分為兩類,劃分這兩類的標準時按照評價主體與企業財務戰略決策制定、實施之間的關聯程度不同,即分為企業內部評價主體和企業外部評價主體:企業內部評價主體是指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戰略制定與實施的群體和個體,其中主要包括企業高層管理者、企業現有股東、企業董事局成員等;企業外部評價主體是指與企業相關聯的企業外部利益的關聯者,主要包括了企業投資者、行業競爭者、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等。
(二)評價客體
復雜的經濟環境下,評價主體為了達到特定的評價目標,劃定特定的評價范圍被稱為評價客體。評價客體可以按照范圍的大小分為三個層次:整體(即對企業進行整體財務戰略評價)、局部(即對企業的各組成部門、子公司、分公司或者特定戰略經營單位財務戰略的評價)、個人(針對特定財務戰略的執行狀況、執行效果進行的評價)。
(三)評價目標
評價主體要想達到的目標稱作是評價目標,評價的目標主要可以包括:保證企業實施財務戰略的有效性、落實好企業員工的激勵機制、發現財務戰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改進建議等。
(四)評價內容
評價內容包括長遠發展潛力評價、戰略執行過程評價、與外部客戶關系評價、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財務效用評價、綜合競爭力評價等,其中綜合競爭能力評價是對上述各項能力評價后,企業整體競爭能力提升效果的評價。評價時更強調協同效應,而并非各項能力的簡單加總。
(五)評價方法
為了得出評價的結果使用的方法稱作評價方法,評價方法可以分為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由于財務管理自身具有量化管理的特征,這就決定了企業財務戰略業績評價的方法比較側重定量的評價方法。
(六)評價標準
企業進行業績評價時所采用的參照水平或評判尺度稱作評價標準,企業財務戰略業績評價可以選用以下標準:年度預算標準、歷史最優標準、競爭對手水平、行業平均水平等。企業在選用評價主體的時候,要考慮評價主體、客體的具體特點。
(一)忽視了財務戰略業績評價的執行工具職能
1.一部分企業不清楚自身的戰略發展方向。目前,我國一些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沒有對自身未來的發展進行正確的定位,一些企業雖然制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也會隨著企業管理者的喜好或者經營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2.戰略管理與業績評價相分離。企業對業績評價與戰略管理的認識只是停留在考核的層面上,只是單純的將財務戰略業績評價作為約束員工的工具,戰略目標并沒有和業績評價掛鉤,導致了財務戰略評價不能發揮戰略工具的職能。
(二)缺少對財務戰略業績評價的理論性研究
由于我國企業應用現代管理的歷史較短,以及企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等原因,導致了沒有給企業財務戰略業績評價研究提供一個好的環境。對于企業財務戰略業績評價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引入國外的理論,結合我國企業自身經營管理特點的研究較少,并沒有形成一套關于企業財務戰略業績評價的體系。
(一)關于企業長遠發展潛力的評價
企業長遠發展潛力強調企業在戰略轉變或戰略演進過程中形成或增強的,在將來較長期間內保持高速發展或增強競爭優勢的能力。企業長遠發展潛力評價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評價企業研發產品的能力,這種評價既要考查企業研發投入的持續性,還要考查研發投入的產品是否具有有效性,以及投入研發產品所涉及的領域;評價企業擴張能力,企業擴張能力評價主要可以通過新市場開拓能力、市場占有率等指標進行;評價研究成果轉變為生產力的能力,企業研發成果利用率指標可以作為評價研究成果轉變為生產能力的指標。
(二)關于企業財務戰略執行過程評價
對企業財務戰略執行過程的評價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進行:首先,評價財務戰略執行的適應性,其中執行財務戰略所產生的節約成本和付出的各項成本可以反映出財務戰略執行的適應性,當成本小于零的時候表明適應性差,相反大于零的時候適應性較強;其次,評價財務戰略描述以及戰略信息傳遞的清晰性,對財務戰略描述以及戰略信息傳遞的清晰性評價主要針對財務戰略在執行過程中能否被理解并按照戰略意圖加以實施,由于評價目的、質量屬性等很難運用定量的指標加以衡量,因此,建議運用定性評分的方法進行評價;最后,評價戰略目標的成果,可以從階段性目標和總體目標兩方面來考查戰略目標的成果。
(三)關于企業與外部客戶關系的評價
評價企業與外部客戶關系可以通過以下三點來進行:第一,評價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與客戶關系的維持率、企業與客戶信息的交流程度、企業為客戶提供產品以外的服務以及供應商對企業的控制程度等四方面進行評價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第二,評價企業與經銷商之間關系,該評價主要可以分為客戶的滿意程度、客戶的維持率、市場份額以及開發新客戶的能力等四方面;第三,評價企業與客戶之間關系,企業與客戶之間關系的評價由企業與供應商及經銷商之間關系的評價結論共同決定。
(四)關于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評價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強調企業在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外部環境時所具備的快速整合,重建內外部資源,形成新的競爭優勢,以獲取企業協調,平穩發展的驅動力的能力。
(五)關于評價企業的財務效用
企業財務效用評價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第一,評價企業盈利能力,可以通過凈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盈利現金流量率和經濟增加值等來進行;第二,評價企業資產營運能力,可以通過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以及應收賬款周轉率等指標進行;第三,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可通過資產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現金流動負債比和現金負債總額比等指標進行;第四,評價企業的增長能力,可以通過總資產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率、經濟增加值增長率和自有現金流量增長率等指標進行。
(六)關于綜合評價企業的財務戰略業績
綜合評價企業財務戰略業績可以通過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來完成,其中綜合競爭能力是指企業通過執行選定的財務戰略,在優化企業內外部資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評價的過程可以通過以下步驟來完成:第一步,評價指標和項目的確定,評價的指標可以分為主要和輔助評價指標,評價項目的選擇可以有投資獲利能力、風險水平、籌資能力以及抵御風險的能力等等;第二步,綜合評價模型的構建,在確定好評價指標和項目后,要構建綜合評價模型,具體包括對每個評價指標權重的賦予及評價標準的確定;第三步,評價值的計算,對于價值指標的計算,可以通過正指標值和反指標值兩種方法,正指標評價值等于實際值除以標準值,反指標評價值等于標準值除以實際值;第四步,指標綜合貢獻值的計算,計算指標綜合貢獻值可以通過對各指標的評價值進行加權平均而得到,其綜合評價指標貢獻標準為1,當貢獻值大于1,說明企業綜合競爭力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或戰略制定之初的預期標準,當貢獻值小于1,則說明企業綜合競爭力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或戰略制定之初的預期標準。
綜上所述,企業管理者要認識到財務戰略業績評價中存在的問題,要結合自身的生產經營特點,選用關于企業長遠發展能力、財務戰略執行過程、可持續發展能力等評價,進一步完善企業財務戰略業績評價,提高企業競爭能力。
[1]劉鶴翚.企業柔性財務管理戰略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2(11).
[2]冉冬梅.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的連鎖零售企業財務戰略選擇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3] 謝逢陽.企業財務戰略管理淺談[J].財經界:學術版,2014(1).
[責任編輯:王 鑫]
F235
A
1005-913X(2015)05-0180-02
2015-04-29
董桂彬(1993-),女,山東東平縣人,研究方向:財務管理;馬云平(1978-),女,山東濟陽人,管理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內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