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艷
(運城職業技術學院經管系,山西運城044000)
成本核算是根據一定的成本核算對象,采用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按照規定的成本項目,通過對各費用要素的歸集和分配,計算出各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般包括:第一,根據生產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成本計算對象。第二,確定成本項目(即確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等)。第三,確定成本計算期。第四,將各種費用進行歸集和分配。第五,進行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的劃分。
企業的利潤=收入-成本費用,要想獲得利潤,最重要的是進行成本核算,只有準確的成本核算才能使工業企業利潤能夠得到保證,對于企業而言,成本核算的準確性直接決定企業利潤的高低,所以成本核算是工業企業利潤的“守衛神”。
成本是定價的主要因素,準確的成本核算是工業企業能夠合理定價的先決條件?,F今社會,在產品質量、性能相同的條件下,價格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收入,誰的價格越有優勢,誰就越有競爭優勢。
成本會計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及成本考核七個職能,其中,成本核算是成本會計的核心,它為以后的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提供必要的依據。
目前很多工業企業受限于人工成本的增加,多數管理者在對財務部門的崗位設置上缺乏重視,比如一些中小型工業企業沒有單獨確定專門人員從事成本核算,而是由其他從事財務會計的人員兼任成本核算的工作,這樣造成成本核算流于形式,無法做到準確的核算。
沒有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首先,沒有建立和健全存貨的計量、收發、領退和盤點制度,造成了存貨管理的混亂,加大了成本核算的難度。其次,沒有建立健全原始的記錄制度。眾所周知原始憑證是進行成本預測、編制成本計劃、進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據,很多企業缺少材料費用的領用、人工費用的開支、損失性費用的發生、在產品和完工產品費用的核算以及產成品的入庫的原始記錄。再次,沒有制定科學、準確的定額。在產品的各項消耗定額的制定上,很多企業往往通過經驗來主觀地制訂定額,沒有參考同行業和國內外先進行業的定額,造成企業定額脫離實際。
成本核算不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而是包括生產管理、采購與銷售各部門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產車間、技術部門、采購部門、銷售部門等多部門的配合;二是計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有價值,不但需要財務部門的不斷改善和時間的印證,還需要生產、技術等部門提供數據及客觀的評價,僅靠財務部門獨立思考有時難以發現問題。
傳統的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注重對實物資產的核算,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無形資產在資產總額中的占比幅度大量提高。比如人力資源成本未完全納入成本核算的范圍,傳統工業企業的以“產品為核心”的觀念在現今的經濟發展中已經轉變為“以人為核心”。因此人力資源成本核算就成為重中之重。其次,目前經濟的發展需要更多的企業去承擔社會責任,尤其是在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方面,這種情況使得現今工業企業的環境保護成本越來越高,為此環境保護和治理成本納入成本核算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目前很多中小型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并沒有完全根據自身的生產特點和產品的工藝特點來制定。無論是大批大量多步驟、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企業,還是小批量或單件產品生產企業,都使用品種法進行計算。這樣不但造成了成本核算人員工作負擔加重,也使得成本的核算不夠準確。其次,隨著很多中小型工業企業發展不斷壯大,企業生產特點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比如,一些工業企業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產品的種類不斷增加,已經超出了品種法的適用范圍,但是相應的成本核算方法并沒有隨之改變。
首先,管理者需要改變傳統的觀念,成本的核算及控制并不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它涉及到企業的很多部門,它需要生產車間、技術部門、采購部門、倉儲部門及銷售部門等其他組織的參與和配合。對于財務部門成本核算的結果,需要生產部門、技術部門的配合及印證,這樣才能保證財務核算數據的正確性和科學性。再次,管理者自身要改變對成本核算的看法,要重視對成本的監管及指示。要建立專門的成本會計科室或者設立專門的成本核算人員。要構建科學的成本核算激勵機制,以此提高各部門對成本的重視,提高各部門的配合及協作。
首先,工業企業應根據《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等財會法規并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建立適合本企業的成本會計制度,以規范企業的成本會計工作。其次,在會計核算的基礎制度的建設方面,要建立健全材料物資的計量標準、收發、領退和盤點制度。對于這些操作,要使用統一標準的憑據,通過合理有序的審批手續以及科學有效的清查盤點手段來促進材料物資的計量標準、收發、領退和盤點制度的建立;建立健全原始的記錄制度,建立材料費用的領用、人工費用的開支、損失性費用的發生、在產品和完工產品費用的核算以及產成品的入庫的原始記錄。
首先,加強對無形資產特別是人力資源成本的核算。目前,工業企業生產人員流動性較大,造成工業企業在生產人員的顯性成本和機會成本不斷增加,使得這部分成本在成本核算中的比重不斷加大。其次,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費用的成本核算。將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罰款支出、向當地政府部門繳納的排污費用等項目納入到成本核算的范疇,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地體現產品成本。
首先,根據企業的生產類型特點及其管理要求,選擇適合本單位的成本核算方法。隨著企業規模的改變,產品種類、批量以及生產步驟都會隨之更新,因此,對于成本核算方法也要進行適時的調整。其次,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標準化程度不斷提升,企業需要采用作業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作業成本法可以將間接成本和輔助費用更準確地分配到作業、生產過程、產品、服務及顧客中,使得制造費用的核算更加精確。
總之,在工業企業成本核算中,首先需要管理者對成本核算的認識,改變成本核算只是會計部門的事情的錯誤想法。改變管理者只重視銷售不重視成本的觀念;其次,企業要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重視各種費用的歸集和分配;再次,企業需要對人工成本進行適當的調整,對環境成本進行重視;最后,企業需要采用科學的成本核算方法,需要針對企業的特點進行成本核算方法的選擇。只有這樣,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才會更精準,才能為企業的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
[1]王 超.成本會計實務[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2]吳志林,李 麗.成本會計崗位[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3.
[3]蔣國發.成本會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