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偉
(項城市財政局,河南項城466200)
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不僅有利于確保國家資產的安全,還能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質量,避免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等行為的發生。由于經濟、文化、制度等因素的影響,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出現了一些問題,制約著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性,深化體制改革,全方位建立內部控制體系,強化監督力度,從而確保內部控制工作開展的有效性。
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平時的工作需要,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措施,合理配置資源,使得單位上級部門、下級部門能夠互相配合、互相協作,使得單位的各個資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運用,從而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資源不會濫用和揮霍。
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是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國民經濟也正在穩定、健康地向前發展,各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內容也逐漸變得繁多,已經不再只是承擔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們生活等方面的職能,而是被賦予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內容。行政事業單位通過建立全面內部控制體系,合理配置單位各類資源,讓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工作,能夠進一步促進工作的完成,發揮各個人員、職位的最大價值,能夠很大程度地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
受傳統的管理方式的影響,沒有正確認識到內部控制及健全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單位領導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能建立健全的內控制度。另一方面是將內部控制制度錯誤地等同于財務管理制度,認為內部控制是財務部門的職責,從而導致管理脫節,無法達到有效的監督與控制。
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觀念上缺乏溝通協調意識,下屬只是盲目的按照領導的要求去做事,缺乏必要的自下而上的信息溝通與反饋機制。有時普通員工的工作執行能力、想法如何領導不得而知。只有實現人本化溝通,讓不同組織、層次的員工能夠無障礙的進行思想信息的傳遞和語言與情感的溝通,才能夠徹底解決溝通不暢的問題。
目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都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但實施過程可操作性不強,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失去了根本的指導性作用。
為更好地發揮出內部控制作用,就需要強化內部控制意識,優化內部控制環境。其中,更為關鍵的是提高領導對內部控制人員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具體應該:規范選聘過程,招聘高水平、知識功底深厚的專業會計人員,同時重視對其品德和綜合素質的考察;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崗位培訓,培訓財務會計人員的政治素質、法律素質和業務素質;強化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從而強化財務會計人員的內部控制。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橫向和縱向的信息溝通渠道,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實現信息共享和有效溝通。在縱向信息溝通渠道方面,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建立內部報告體系以實現下情上達的目的,內部報告分為管理報告和財務報告,均是為滿足領導層的決策需要而編制的反映行政事業單位運營管理狀況、財務狀況和資金使用情況的信息文件。另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將總體工作層層分解,并賦予每個部門及每個崗位具體的職責、任務和目標,同時明確崗位責任制,通過建立這種自上而下的信息溝通渠道實現上情下達的目的。在橫向信息溝通渠道方面,行政事業單位應當通過制度明確橫向溝通的渠道、方式和頻率等內容,確保信息在部門與崗位之間暢通,例如,財務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定期對賬,出納和會計定期核對現金等都是橫向信息溝通機制的要求。
首先要樹立科學合理的理財觀念,將權力、權利和責任相結合,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其次要明確各級領導的審批權限,嚴格規范費用支出的流程,對于重大的財務會計事項都要有規范的程序和規章,尊重職工意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來進行操作,以便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內部控制。
目前在社會環境下,規范與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勢在必行,優化完善其內部控制,促進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貪污和浪費,已成為全社會面臨的重大課題,我們仍需不斷努力,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研究,才能使內部控制落到實處,真正發揮內部控制的效益。
[1]唐 旭.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幾點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3(32).
[2]郭玲玲.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思考[J].財會通訊,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