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北京 100176)
1.美國、歐洲等電子商務仍占據全球市場的主流。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的增長速度已經超越了電子商務的增長速度,預計2016年更是將以平均7.2%的速度增長其交易額。而縱觀歐洲市場,特別是西歐的電子商務市場,其2013年網上商品和服務銷售占據了其51%的市場份額,已經出現了爆炸式增長。再轉向亞洲地區,日本是亞洲地區電子商務的主要市場,特別是在2012年使用移動電子商務交易方面,已經占據了整個電子商務市場份額的25%,根據eMarketer的預計,在未來幾年,日本在電子商務方面的增長率也必將突破兩位數。
2.新興市場電子商務增長速度加快。在歐洲地區,土耳其以75%的增長速度排列第一,而南歐和東歐的各國普遍增長速度都在29%以上,已占歐洲電子商務市場的14.4%,在歐洲整個市場中都呈現出強勁的發展趨勢。同樣,在亞洲地區,電子商務也在迅猛增長,在韓國,其B2C電商已占零售總額的6%;在印度,2015年的互聯網消費人次預計將達3.8億人。而拉丁美洲的電子商務交易額更是在十年間增長了27倍,2012年達到了430億美元,巴西一國就占到了拉丁美洲總交易額的60%。另外非洲等各國隨著手機的普及,也使得電子商務快速增長。
3.整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潛力極其巨大。2012年全球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歐洲地區占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的35.1%,亞太地區占據了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的25.7%。與此同時,西班牙、德國、俄羅斯都已擴大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B2C電子商務在各國普遍流行,2013年俄羅斯70%的包裹來自國外,可以發現在整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中,其發展的潛力已經逐漸被發揮出來。
截至2013年12月,我國互聯網用戶達到6.32億,其中使用網絡購物的人數達到2.71億,網絡購物使用率已經高達45.9%。同時,在2012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到8.1萬億元,增長27.9%。因此,預計到2015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將翻兩番,突破18萬億元,所以,我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將有望在2016年前超越美國。
電子商務市場繁榮之下帶動的是我國整個物流等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在物流方面,2013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已經突破197.8萬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進口貨物物流總額12.1萬億元,同比增長6.4%。我國物流企業總數超過6800家,人數規模達到70萬人。但是,我國在發展物流行業的同時,相關的物流服務與基礎設施和管理水平仍然落后于發達國家。在支付方面,2013年我國互聯網在線支付網民人數達到2.44億,提升了41.4%,交易規模達到36460億元,其中使用手機在線支付的網民達到7911萬,主要原因在于手機支付的快速便捷等特點,大大推動了我國整個在線支付市場的繁榮。
目前,國內走在前面的跨境電子商務網站比如敦煌網、速賣通、環球資源等網站主要以國內最大的物流快遞EMS作為主要合作伙伴為國外的客戶提供物流支持。[1]而國際上通用的快遞公司例如DHL、UPS、FEDEX等盡管運輸速度快但因其價格昂貴。很少為海外顧客所使用。當前高昂的跨境物流成本制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跨境物流體系建設不合理主要體現在跨境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的貿易往來過程中涉及跨國際之間的運輸、配送和倉儲等環節,需要完善的物流體系來進行整體的運作和協調,同時也離不開基礎的物流管理平臺的支撐。而當前物流體系的建設滯后嚴重地制約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信息化是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物流產業的重要基礎,而當前跨境物流的信息化程度還不到位,突出的反映是跨境物流企業的信息處理能力水平較低。在跨境電子商務中,各種物流信息的資源整合能力還不夠強,信息的通信渠道還不夠通暢,信息的完整性還得不到保證,這些問題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一方面以供應鏈為視角進行協同管理,加強管理的協同性。將電子商務物流業務運作的各個環節納入企業供應鏈管理體系,將其視為企業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電子商務企業、物流服務企業、實體生產供應商、網絡客戶間的供應鏈協同管理與協同創新,加速供應鏈各主體間的信息流通和創新成果流通,提升電子商務物流企業供應鏈整體運作效率。
另一方面重視技術方法的應用,提升電商物流企業信息化、標準化協同度。電商物流企業的信息化與標準化直接影響電商物流的運作效率。作為政府部門,要加大在物流集疏運體系、信息網絡等方面投入資金,以保證交通流和信息流的通暢,形成一個覆蓋全社會的交通網絡和信息網絡,為電商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和標準化應用提供良好的基礎環境。作為電商物流企業,要加強ERP、RFID、GPS等先進供應鏈物流管理技術的應用,通過技術創新,提升電商物流企業間的協同運作效率。
最后,加強資源整合能力,是未來跨境物流的發展方向,應該形成戰略聯盟,通過海外建倉庫,運輸以降低成本,通過提高海外倉儲能力、降低庫存成本、挺高訂單效率、優化物流配送的效率,整體提升服務質量,降低成本,為跨境電子商務配套的物流服務,實現雙贏。
一方面借助寧波建設電子商務城的契機,選擇合適的電商協同創新模式。緊緊圍繞寧波電子商務城建設配套政策,以及寧波物流及相關配套產業發展水平,科學定位,合理評價,結合電商物流協同創新模式的理論指導,同時借鑒其它同類城市的電子商務園區協同創新模式,邀請國內外電商物流專家把脈問診,選擇適合寧波自身特點的電子商務物流協同創新模式。
另一方面加快電商物流與其他產業的協同創新,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增強帶動效應。從寧波現有優勢產業為著眼點和出發點,如寧波服裝產業、小家電產業、進口紅酒產業以及未來建設梅山保稅港區打造的進口奢侈品業,加強這些產業與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在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協同創新,加快寧波傳統產業的“電商換市”轉型升級建設步伐。利用寧波港口外貿產業優勢,試水跨境電商,可組織開展“跨境電商”的可行性論證、政策論證、電商企業需求、電商市場需求等方面調研,探索適合寧波的“跨境電商”的電商物流協同創新模式。
最后,完善跨境物流體系,首先要對中心城市、交通樞紐、物資集散地、港口和口岸地區大型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統籌規劃,利用產業集群的特征,充分考慮物資集散通道、做到運輸方式銜接能力與物流功能設施的相匹配,主管特點和外圍環境相對接,注重軟硬件的相結合。
國家工信部2013年1月出臺了《關于推進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設,有利于我國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進一步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例如天津依托濱海高新區電子商務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構建跨境電子商務一站式服務中心,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代運營、營銷、客服、物流倉儲、技術支持等服務。
[1]邵曉峰,季建華.電子商務與電子商務物流[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0(5).
[2]王道平,何海燕.我國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對策研究[J].工業工程,2013(2).
[3]荊林波,孫開釗.2012年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回顧與2013年展望[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