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倫,尹雪婷
(吉林大學 商學院,長春 130012)
組織學習對于知識創新的影響研究
王京倫,尹雪婷
(吉林大學 商學院,長春 130012)
知識創新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它決定了企業是否能夠取得長遠發展。積極實現知識創新,不僅能提升企業的戰略方向,還能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組織學習是實現知識創新的重要方式,通過小組成員的合作,能夠實現知識的創新和增值,為企業發展提供可靠的理論儲備,促進企業的實踐和發展。本文將重點討論組織學習對于知識創新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組織學習來實現有效的組織創新。
組織學習;知識創新;激勵機制
知識創新是指通過科學研究,包括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獲得新的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知識的過程。知識創新是技術創新的基礎,是新技術和新發明的源泉,是促進科技進步和經濟增長的革命性力量。對于一個企業來說,知識創新是推動企業不斷發展的原動力,缺乏了知識創新的企業無法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
SECI模型認為,知識是多元的、多層面、復雜迭代的,員工的知識一直保持持續的螺旋式擴張發展,只要企業存在,就不存在終點。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必須要通過各種方式來實現知識創新,從而在企業戰略中占據主動地位。
2.1組織學習縮短了知識創新周期
組織學習能有效縮短知識創新周期,在一個討論小組中,小組的各個成員通過交流與合作,實現知識的整合,集思廣益,對于知識創新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組織學習的效果要大于各個小組成員知識儲備的累加,這樣對于激活小組學習的熱情及創造力有很大的幫助作用。總而言之,通過小組學習,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知識能力的增值,便于快速地實現知識創新,這大大縮短了知識創新的周期。只有不斷更新知識系統,企業才能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對于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2組織學習讓知識創新更具實踐性
組織學習能夠讓知識創新更加具有實踐性。對于企業的知識創新來說,知識創新是技術創新的基礎,這就要求知識創新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能經得起企業發展的檢驗。組織學習就為此提供了可能性,通過組織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展開討論和分析,充分發揮個人的創造力,讓知識創新更具推敲效果,提升了組織學習的實踐性。通過組織學習來實現組織創新,能夠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改革效率,有利于實現企業轉型,這對于企業的發展和實踐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3.1創設不同的學習環境來支持
基礎組織學習來實現企業的知識創新,必須通過創設不同的學習環境來支持。對于知識創新來說,它是一個動態的交流與討論過程,需要小組成員的密切合作來實現,這就需要企業能為其創設不同的學習環境。可通過模擬具體情境來實現,或讓組織成員廣泛參與企業戰略發展規劃、企業各種活動等,只有讓他們充分融入學習環境中去,才能讓他們的創造力得以提升,這對于知識創新來說極大的促進作用,從而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3.2實現有效的激勵機制
有效的激勵機制對于組織學習的知識創新來說至關重要。要善于調動組織學習的興趣,提升他們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企業具備鼓勵創新的開放系統,倡導學習和提升個人工作技能。營造集思廣益的氛圍,相關管理人員應鼓勵并善于采納組織學習的成果和意見,提升組織學習的積極性。此外,還可建立合理化建議的獎勵制度,來督促組織學習創造力的提高。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增加組織學習的成就感和認同感,這有利于實現有效的知識創新,不斷地促使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3.3投入更多的資金和人力資源
由于知識創新本身就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創造本身需要投入,產品創新和技術需要資金和人力資源的支持。對于企業而言,要想促進知識創新的成功,就應該不斷加大資金和人力資源的投入,給予組織學習必要的支持和鼓勵。在企業中,要合理調整資源分配,給予知識創新較大份額的資源支持和資金支持,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證。總之,知識創新作為企業發展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必須要充分重視這一工作的實踐,從根本上實現企業知識結構、知識內容等多方面的創新,廣泛激發企業活力,不斷增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知識創新作為企業一種無形資產,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通過有效的知識創新來實現技術革新,促進企業技術手段的成熟,不斷促進企業的壯大和發展。在企業中通過有效的組織學習能夠縮短知識創新周期,同時讓新知識更具實踐性,經得起現實的檢驗。因此,在具體的組織學習過程中,應通過創設學習情境、完善激勵機制、投入資金和人力等方式來實現有效的組織學習,不斷促使企業知識創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主要參考文獻
[1]陳曉靜.組織學習方式對隱性知識創新的影響——來自中國企業的實證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9(2).
[2]王士紅,彭紀生.學習型組織對于知識共享以及創新的影響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9(2).
[3]楊豐強.組織學習能力對知識創新的影響[J].中國外資,2014(4).
[4]辛宇,鄭鑫,葉明海.組織學習能力對知識創新的影響研究[J].江淮論壇,2014(1).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46
F272.92
A
1673-0194(2015)20-0057-01
201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