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白山市靖宇縣赤松鎮文化站,吉林 白山 134300)
關于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傳統檔案的思考
王 勇
(白山市靖宇縣赤松鎮文化站,吉林 白山 134300)
隨著技術進展,網絡技術正被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信息化路徑下的管控流程凸顯了其特有的優勢,便利了日常管理。傳統途徑的留存檔案、日常管理存在很多弊病,為此,有必要接納信息化技術手段,妥善留存和管理這些檔案。
信息化手段;傳統檔案;管理方式
企事業類單位、各個院校留存下來的檔案都和部門日常管理工作息息相關。檔案的儲存以及后續管理工作,都需要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加以輔助,徹底打破老舊的管理模式。同時,信息化是借助于硬盤進行管理,不但能隨時對相關部分讀取,還降低了由于紙質資料損壞而帶來的損失,更直接降低了人員使用上面的浪費。
傳統情形下的檔案被留存為紙質文件。針對這類檔案,日常搜集整理、編排檔案目次、查驗及利用,都要借助于手動方式來完成。日常管理耗費了較多的手動勞動,服務總量偏大。檢索必備的流程落后,查驗方式很少,不便平日查閱。留存檔案必備的設備很簡易,傳輸速率慢,很難充分開發。由此可見,傳統路徑下的管理工作存在諸多弊端,必須及時加以改善。借助信息手段可收到如下效果。
1.1日常調閱頻率更高
信息化的發展,推動了各個行業的進步,隨時產生的市場競爭也變得更為激烈。因此,相關部門對于日常信息的查驗量也開始不斷增多,最后出現了信息變更速率被提快、決策時段被縮減的局面。針對于這一現狀,要求相關人員在進行檔案查驗時必須調用有關聯的一切材料,才可做出決策,以便全面解析。
1.2留存的總份數更多
伴隨微機的普及,辦公凸顯了自動化這一總傾向。從目前情況來看,手寫的文件被縮減,更多份數的文檔都要經由打印才可制備出來。有序留存文檔、調用這類文檔,成為了工作之中隨時都會出現的難題。電子類的、紙質類文檔顯出了并存的態勢,電子文檔占比明顯提升。
1.3變更紙質文件
歸檔留存下來的舊式文件,多屬于寫的某一規劃、總結類的、實施查驗類的文件。此外,紅頭文件也應被慎重留存。現今時段內的科學管理,要預設最為縝密的搜集流程、數據管控流程。決策被規范化,固有的歸檔文件數目遞增。在客觀形勢下,需要加強信息管理。
1.4創設電子文檔
電子文件被留存至某一數字設備,設定數碼形式。儲存的形式,既可以是光盤也可以是磁帶。借助于微機,相關的數據均可被查驗和使用,同時還能在網絡路徑下進行資源的共享,為后期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從本質上看,電子文檔獨有的特性如下:經由微機生成,設置二進制特有的代碼,用代碼去表達,叫做數字文件。這種情形下,電子文件被區分于平日常見的多類文件。
電子文檔也被劃歸為文件,有著文件特性。從這一視角看,電子文件及舊式常用文件有著近似點。電子文檔整合了新穎的數字特性及傳統路徑下的文件特性,兩類特性融合,它含有新時期的信息特性。借助于計算機,電子文檔成為數字化文檔,借助于通信路徑、遠程傳遞,來達到信息共享的目的。當然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即電子文檔被設定成直觀特性的代碼,記錄于載體上,必須經由相關設備才可讀取。
各類檔案由于被需要的程度以及重要性等方面都具有特異性,在保存時間等方面也都會有所差別。因此,針對檔案保真、私密信息保留、日常的讀取等,都要擬定規程。當然,對于一些需要進行長久保存的檔案,由于中間間隔時間較長,后期信息能否被完整讀取,也是一大難題。
2.1擬定清晰詳細的標準
信息檔案一旦缺失統一的規范和標準,那么其數值格式及更大范疇的體系架構都會出現偏差,造成異構狀態。例如,某些軟件沒能被通用、適用范疇并非很廣;微機附帶著的數碼相機、掃描設備自帶的型號都有著差異,層級水準也有差異,很難劃歸到同一硬件范疇。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分類留存的檔案沒能擬定明晰的編碼。想要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就必須有相同的標準,來保證信息方面的互通性。
2.2接納新穎手段
技術不斷變更,檔案平日內的管理應能接納新穎的途徑,借助新式技術。這類手段具備多種功能:查驗主體身份、增設智能檢索、隱蔽某一范疇的信息等等。此外,加蓋電子簽章、跟蹤設定的操作流程、增添水印及加密,都被劃歸至新穎技術的范疇。
2.3搭配必要的硬件
各類檔案的管理,其目的是實現日常信息的共享以及調用。因此,對于檔案配套管理環境的要求就更為嚴格。根據管理對象的不同,建立起來的環境可以分為內、外網兩種類別。很顯然,網絡環境是否良好與其配套設施有直接的作用,所以必須借助物理隔離,細分獨立網絡,強化日常范疇的網絡管控,保證初始開發流程的適宜性。
增設配套硬件,是信息化依托的根基。選購硬件時,要具備前瞻性,而不是一味的進行投入。充分運用金額,選購最適宜的配套硬件。便利日常情形下的網內檢索,多層分享及交流。優化調配資源,提升綜合管理的成效。
傳統檔案被留存為紙質的,容易損毀,且占據空間較大。借助信息手段,可把它們替換成電子文件,方便保存,節省空間。創設電子文件,把它們留存至預備好的磁盤以內,便于隨時查驗。憑借數字設備,即可生成更為完備的類別檔案。信息化的使用降低了勞動強度,對于保障檔案管理的完整性以及系統性意義重大。
主要參考文獻
[1]嚴銳.淺析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傳統檔案[J].辦公室業務,2014(13):157-158.
[2]楊帆,謝欣,蘭天.淺析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傳統檔案[J].機電兵船檔案,2011(6):52-5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32
G270.7
A
1673-0194(2015)20-0168-01
201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