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嘉集團動物健康檢測與評價中心北京101105)
一例禽流感H9繼發大腸桿菌感染的病例分析
元娜,張學全,張國勝
(偉嘉集團動物健康檢測與評價中心北京101105)
自從1994年我國大陸首次從雞體內分離出H9亞型禽流感病毒以來,該亞型病毒開始在我國雞群內蔓延。由于H9亞型禽流感感染后引起雞的免疫應答水平降低,機體抵抗力下降,常并發或繼發細菌、病毒混合感染,臨床多見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導致發病率與致死率升高。2014年12月24日,華北檢測中心接到河北省涿州市一例產蛋雞發病的案例。經流行病學調查、病理剖檢和實驗室診斷,最后確診為一起禽流感H9繼發大腸桿菌感染的病例。
5 000只160日齡的產蛋雞,產蛋率80%左右,有輕微下降,無腹瀉現象,采食量沒有變化,但總是出現死雞,最高峰時日死亡30只,平均每天死10只左右,使用頭孢等抗生素未見好轉,病情已有10 d左右。
剖檢發病雞包心、包肝嚴重,卵泡液化呈菜花狀;腺胃腫大,十二指腸、空腸、回腸淋巴結腫大出血;輸卵管萎縮內可見清亮黏液,脾臟腫大。肺臟、氣管等未見明顯病理變化。
3.1 新城疫、禽流感抗原檢測
無菌采取肝臟、心臟、輸卵管內容物等病變組織,將上述組織研磨后做分子生物學檢測,分別檢測新城疫、禽流感(H9)抗原、禽流感(H5)抗原,結果顯示禽流感(H9)為陽性;新城疫、禽流感(H5)為陰性,說明機體內可能存在禽流感(H9)病毒,抗原檢測結果如圖1。
3.2 細菌分離鑒定

圖1 新城疫、禽流感抗原檢測結果
無菌采取心、肝、脾等病變組織,將上述組織分別接種麥康凱和SS培養基平板上,37℃培養 24 h后觀察結果,在麥康凱培養基上發現了大量粉紅色、外表光澤、圓潤的菌落(圖2);在SS培養基上未發現菌落;經鑒定為在麥康凱培養基上生長為大腸桿菌。
3.3 藥敏實驗結果
挑取菌落進行藥敏實驗,結果顯示:此細菌對沙拉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多西環素、諾氟沙星、硫酸新霉素高敏,對鹽酸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極敏。成品藥中對腸康泰高敏,對腸安嘉、喘痢嘉極敏。詳細見表1。
3.4 診斷結果分析及建議

圖2 細菌分離鑒定麥康凱培養基菌落生長情況
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診斷,最后確診此病是H9和大腸桿菌混感的病例。在產蛋前,H9只免疫二次,抗體水平沒有達到臨界保護值,天氣變冷,冷空氣入室是此次發病的誘因。發病后誤診為新城疫,使用四系疫苗進行治療,加重了疾病,導致死亡率升高。再加上通風不良,致使后期繼發大腸桿菌,更是雪上加霜。感染禽流感H9后往往引起雞的免疫應答水平低下,機體的抵抗力弱,所以常伴有大腸桿菌的混合感染,在臨床上往往會誤認為僅是大腸桿菌感染而只用抗菌素治療,常常是用藥后病情似有好轉,但很快又會復發,盡管花費了大量的治療費用,但效果卻不佳。■(編輯:狄慧)

表1 34種標準抗生素藥敏試驗結果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