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霄 金瑛 鄒孟紅 田晶 張金哲
生殖道感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率極高,是僅次于呼吸道感染與胃腸道病菌感染的第3位常見感染疾病[1]。本研究通過調查遼寧省農村地區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等相關情況,為制定該技術在農村地區的大范圍推廣和規范化使用的方針提供客觀依據。
1.1 一般資料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遼寧省5個國家十一五適宜技術推廣示范縣中,分別對各縣中各村按自然區域劃分后抽取230個村,再從每村中隨機抽取18~45周歲的育齡婦女進行生殖道感染情況的問卷調查。
1.2 調查方法 采用統一的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開始前,對相關研究人員及調查員進行統一培訓,按照統一的調查方法和填寫標準進行調查。調查過程中進行了檢查督導,以保證調查質量。
1.3 統計學處理 調查表經統一審核、編碼后,采用Epidata 3.0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對回收的問卷進行了雙人錄入核對后,采用SPSS 17.0數據軟件包進行分析和處理。
2.1 一般情況 被調查的9355名育齡婦女年齡主要集中在30~40歲之間,占43.9%;職業主要以務農為主,占67.1%,其丈夫在外為農民工1220例,占14.3%;學歷為初中和高中的育齡婦女所占比例最大,共6970例,占74.5%;婚姻情況已婚的占91.1%,未婚的占8.9%。
2.2 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情況和衛生習慣 被調查者中無感染癥狀者共5639例,占60.2%;陰道分泌物增多者為2551例,占27.3%;陰道分泌物有異味者2000例,占21.4%;有陰道疼痛或燒灼感者共580例,占6.2%;有不良衛生習慣者5010例,占53.7%。
2.3 患病后診療意愿調查 感染后愿意治療者共8160例,占94.3%;有少部分婦女認為,陰道分泌物增多,白帶異味,是婦女正常的現象,出于害羞不愿意讓他人檢查,同時伴有家庭收入低,無錢看病和買藥,長期忍受不愿治療和無所謂者共531例,占5.7%。
2.4 生殖道感染單項知識掌握情況及診療狀況 調查對象中知道患病者未治愈后有性行為可以傳染者占54.1%;知道生殖道感染以癥狀、體征和化驗白帶檢查就可以確診的占36.4%;70.5%的婦女認為每次治療生殖道感染費用在20~30元范圍內能夠負擔得起,她們并希望在鄉、村級基層衛生機構就可以得到治療,并希望路途要近,不要費時和費工;在被調查者中68.5%的育齡婦女都有了解生殖健康方面和衛生知識方面常識的需求。
2.5 生殖道感染的知識來源 主要是廣播、電視、書報、宣傳、板報、網絡。
2.6 生殖道感染診療狀況 在自述有生殖道感染癥狀的育齡婦女3720例中,有1820例曾因此病就醫,占48.90%;其中有1605人是在縣鄉計劃生育服務機構組織的婦科普查中被檢查出患有生殖道感染并且當時就醫,占就醫育齡婦女的88.10%;31~40歲患生殖道感染育齡婦女就醫率最高,為51.10%;滿族婦女就醫率最高,為54.50%;已婚就醫率為49.2%;自述有2種以上感染癥狀的就醫率最高,為56.9%。
研究表明生殖道感染是影響育齡婦女生殖健康的常見婦科疾病,可以引起盆腔炎、不孕癥、異位妊娠等并發癥,并可增加HIV感染和發生宮頸癌的風險[2];生殖道感染也是胎膜早破的重要危險因素,且是未足月胎膜早破重要原因,增加了早產、新生兒肺炎、絨毛膜羊膜炎、產褥感染的發生率[3-5]。生殖道感染的影響因素很多,其中個體缺乏生殖道感染相關知識和自我防護意識以及未及時診治等都是影響生殖道感染流行的因素[6];人工流產、分娩過程涉及到醫源性操作,也可能破壞生殖道內源性菌群的平衡增加疾病的易感性[7]。各地區的農村婦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普遍較高[8-9]。在本調查中筆者也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育齡婦女患有一種或多種生殖道感染疾病,但是由于缺乏生殖道感染的相關知識因此多數婦女沒有認真對待或用藥不當,轉為慢性而難以治愈。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調查對象結果顯示,大部分調查對象對生殖道感染常見癥狀較為清楚,但個人衛生習慣較差,所以常常易于感染和復發。另外由于經濟方面的因素影響,她們患病時很可能到衛生條件不好、缺發一次性診療器械的診所就醫,這樣容易治療不徹底。同時,導致生殖道發生感染的因素多種多樣,可能包含多種病原體,而僅僅開展單項的病原體檢測則易于漏檢。衛生機構應該根據病患的病史與臨床癥狀,分別展開各種支原體與衣原體的藥敏檢測、細菌培養等一系列的檢測,為臨床醫師的診斷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信息。另外,待確診病例經過一段時期的醫治后,可再次復檢陽性患者,從而不斷提升泌尿生殖道感染疾病的病原檢出率[10]。
生殖道感染是社會性的問題,提高對RTI的社會學效應的認識可降低RTI[11]。包翠萍等[12]研究發現,進行RTI的綜合干預可降低陰道炎的患病率。另一方面農村已婚育齡婦女RTI知識比較缺乏[13]。因此,廣泛宣傳RTI 的預防知識,增強婦女自我保健意識和提高婦女生殖健康水平是降低婦女RTI有效而經濟的措施[14-16]。
綜上所述,生殖道感染與多方因素有關,應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同時提高基層醫院婦產科醫生的診療水平,預防和減少生殖道感染的發生。實施好生殖道感染干預工程的主要措施是建立長效機制、規范工作程序、加大宣教力度,提高育齡婦女自我保健意識和預防能力。
[1]秦濤.91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9,6(19):1670-1671.
[2]呂曉麗,閻琳,鄒菊賢,等.生殖道感染與不孕不育的關系[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4(7):835-836,839.
[3]湯慕群.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臨床診治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33):167-168.
[4]胡敏華,劉慧姝,狄小丹,等.圍生期下生殖道感染對妊娠結局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18(12):4441-4443.
[5]楊春艷,胡小平,周沫,等.早產與生殖道感染相關性的前瞻性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1,22(2):4068-4070.
[6]榮增紅,顧紅媛.青海省農村已婚育齡婦女生殖系統疾病現狀調查[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1,8(19):473-475.
[7]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GOG practice bulletin No. 120: use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in labor and delivery[J].Obstet Gynecol,2011,117(6):1472.
[8]章仁杰,張秀軍,呂香君,等.蕪湖市農村己婚婦女生殖道感染及相關因素[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5):2088.
[9]席毛毛,吉寧,何電,等.陜西省農村己婚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現狀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8):1316-1317.
[10]羅艷.81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30):153-154.
[11]柴鍵,張軍喜,蔣麗芳,等.1705例河南農村地區擬孕婦女生殖道感染及社會學因素效應[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27):72-75.
[12]包翠萍,張敏英,齊秀英.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綜合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7(1):174-177.
[13]余雪琴,張巧珍,李紅艷.沁源縣農村已婚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知識認知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0):97-98.
[14]吳海平,饒敏.對育齡期婦女生殖道感染知識及相關行為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1,8(30):86-87.
[15]李影.3450例已婚婦女生殖道感染現狀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1):64-65.
[16]劉潤菊.4326例農村已婚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疾病現狀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