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芳,張靖童,潘田中,余千春
(安徽醫科大學 a.公共基礎學院;b.第一臨床醫學院;c.體育部,合肥 230032)
太極拳結合心理干預改善大學生運動員賽前睡眠質量的研究
劉曉芳a,張靖童b,潘田中b,余千春c
(安徽醫科大學 a.公共基礎學院;b.第一臨床醫學院;c.體育部,合肥 230032)
目的:應用太極拳結合心理干預探討對運動員賽前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某高校30名運動員作為干預組,30名作為對照組。兩組被試完成首次PSQI測試后,干預組進行太極拳結合心理干預1個月,兩組在賽前再次PSQI測試,比較PSQI的總分及影響因子的得分有無差別。結果:兩組前后測PSQI總分的差值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太極拳結合心理干預能改善大學生運動員的賽前睡眠質量。
太極拳;心理干預;運動員;睡眠
睡眠是人的一項生理需要,人的睡眠質量與身心健康密切相關[1],有研究表明,大學生運動員的睡眠質量低于普通大學生,在賽前運動員的睡眠質量會進一步降低[2],睡眠質量不好,將會嚴重影響運動員的競技狀態,對比賽成績造成不利的影響,在體育運動中心理干預是指針對運動員出現的心理問題所采取的干預措施,有計劃的心理干預會有效提高運動員的水平[4],研究表明,太極拳能改善人的睡眠質量[3],利用太極拳結合心理干預改善運動員賽前睡眠質量的研究還少見報道,筆者對安徽省某高校60名參加安徽省第13屆運動會的大學生的睡眠質量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在安徽省某高校參加安徽省第13屆運動會的60名大學生運動員中,用抽簽法隨機抽取30名運動員作為干預組,剩下30名作為對照組,干預組男16名(53.3%),女14名(46.7%),在比賽前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太極拳結合心理干預實驗,在實驗時平均年齡(19.300±1.149)歲,受教育年限(15.233±0.774)年,在實驗前從未進行過太極拳運動和心理干預,對照組男17名(56.7%),女13名(43.3%),在實驗時平均年齡(19.267±0.868)歲,受教育年限(15.167±0.834)年,對照組所有被試在實驗前后均未進行過太極拳運動和心理干預,兩組被試在性別(χ2=0.600,P=0.439)、年齡(t=0.127,P=0.900)和受教育年限(t= 0.321,P=0.749)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兩組被試均身體健康,未患任何神經系統疾病,本研究得到安徽醫科大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被試均被告知實驗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倫理學標準。
1.2 研究方法
1.2.1 調查問卷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是由匹茲堡大學Daniel博士等[5]1989年編制的睡眠質量自評量表,因PSQI信度和效度較高,且與多導睡眠腦電圖測試結果有較高的相關性,已成為國外評定睡眠質量的常用量表[6],PSQI由5個他評條目和19個自評條目構成,總分范圍為0~21分,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5],調查分兩次進行,在太極拳結合心理干預實驗前、后對所有被試各進行一次,調查人員由經過統一培訓的安徽醫科大學的教師和研究生組成,采用現場問卷調查,對調查內容使用統一指導語并避免誘導。
1.2.2 干預方法
(1)太極拳結合音樂放松練習
干預組先進行為期一周的24式太極拳學習,教學由有15年以上的太極拳教學經歷的武術專業教師進行,學習結束后,在每天的訓練放松活動中,結合音樂練習20分鐘的太極拳,音樂采用著名音樂家李偉才先生編寫的24式太極拳音樂。
(2)表象訓練
干預組在每次訓練后進行表象訓練,在教練的指導下,利用頭腦中已形成的表象,在腦中反復想象、回顧自己所參加比賽項目的動作或運動情境。
(3)認知訓練
對干預組使用美國心理學家Ellis[4]創立的合理情緒療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簡稱RET),對運動員產生有關比賽的不合理思維、情緒進行更改重建,了解和修正其非理性的想法,使其產生合理的思維,繼而產生合理的想法和信念。
(4)系統脫敏訓練
對干預組采用由南非精神病學家WolPe[4]創立的系統脫敏法進行訓練,主要采用想象系統脫敏,教練向運動員描述他在訓練或比賽中的某一害怕刺激,讓運動員在頭腦中想象這種情境,運動員然后說出自己在想象中體驗到的主觀干擾程度。
1.2.3 統計學分析
用EPiData 3.1軟件建立數據庫,雙重錄入并進行邏輯核對,用SPss2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x-±s進行描述,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進行描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別比較干預組和對照組前測、后測PSQI總分和影響因子的得分,以及兩組前后測得分的差值。
2.1 PSQI前測結果
對干預組和對照組的前測結果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干預組和對照組的PSQI總分分別是(5.433± 2.861)和(6.233±2.861),無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各影響因子的得分也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PSQI前測結果顯示,干預組和對照組的PSQI總分及各影響因子得分均無顯著性差異,提示干預組和對照組在干預前各項指標均處于同一水平,可以進行干預試驗后測的比較(見表1)。
表1 干預組和對照組前測PSQI總分及各影響因子得分比較

表1 干預組和對照組前測PSQI總分及各影響因子得分比較
PSQI總分及各影響因子評分總體(n=60)干預組(n=30)對照組(n=30)t值P值5.833±2.865 5.433±2.861 6.233±2.861-1.083 0.283 0.817±0.873 0.900±0.923 0.733±0.828 0.736 0.464入睡時間1.000±0.864 0.867±0.900 1.133±0.819-1.200 0.235睡眠時間1.750±0.728 1.767±0.774 1.733±0.691 0.176 0.861睡眠效率0.083±0.334 0.000±0.000 0.167±0.461-1.980 0.052睡眠障礙0.600±0.588 0.533±0.507 0.667±0.661-0.876 0.384藥物催眠0.017±0.129 0.000±0.000 0.033±0.183-1.000 0.321日間功能1.567±0.871 1.367±0.850 1.767±0.858-1.813 0.075 PSQI總分睡眠質量
2.2 PSQI后測結果
干預組和對照組后測的PSQI總分分別是(5.700±2.562)和(7.300±2.76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PSQI的影響因子中,睡眠質量和入睡時間兩項因子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它影響因子的得分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干預組和對照組后測PSQI總分及各影響因子得分比較

表2 干預組和對照組后測PSQI總分及各影響因子得分比較
PSQI總分及各影響因子評分總體(n=60)干預組(n=30)對照組(n=30)t值P值6.500±2.765 5.700±2.562 7.300±2.769-2.323 0.024 1.017±0.725 0.833±0.648 1.200±0.761-2.009 0.049入睡時間0.850±0.860 0.600±0.814 1.100±0.845-2.335 0.023睡眠時間1.750±0.751 1.700±0.877 1.800±0.610-0.513 0.610睡眠效率0.217±0.524 0.133±0.346 0.300±0.651-1.238 0.221睡眠障礙0.717±0.555 0.600±0.563 0.833±0.531-1.651 0.104藥物催眠0.033±0.258 0.067±0.365 0.000±0.000 1.000 0.321日間功能1.917±0.944 1.767±0.971 2.067±0.907-1.236 0.221 PSQI總分睡眠質量
2.3 前、后測結果差值比較
干預組和對照組前后測PSQI總分的差值分別是(0.267±1.081)和(1.067±0.7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干預組練習太極拳和結合心理干預后,在賽前的總體睡眠情況要好于對照組,在PSQI的影響因子中,睡眠質量因子干預組和對照組前后測的差值分別是(-0.067±0.828)和(0.467±0.7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干預組經過干預后在賽前的睡眠質量要好于對照組,PSQI的其它影響因子兩組前后測的差值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干預組和對照組前后測PSQI總分及各影響因子得分的差值比較

表3 干預組和對照組前后測PSQI總分及各影響因子得分的差值比較
PSQI總分及各影響因子評分總體(n=60)干預組(n=30)對照組(n=30)t值P值0.200±0.819-0.067±0.828 0.467±0.730-2.646 0.010入睡時間-0.150±0.880-0.267±0.980-0.033±0.765-1.028 0.308睡眠時間0.000±0.864-0.067±0.907 0.067±0.828-0.595 0.554睡眠效率0.133±0.596 0.133±0.346 0.133±0.776 0.000 1.000睡眠障礙0.117±0.640 0.067±0.583 0.167±0.699-0.602 0.550藥物催眠0.017±0.291 0.067±0.365-0.033±0.183 1.342 0.158日間功能0.350±0.971 0.400±1.037 0.300±0.915 0.396 0.694 PSQI總分睡眠質量0.667±1.003 0.267±1.081 1.067±0.740-3.346 0.001
國內學者報道運動員睡眠質量差的比例范圍多在5.47%~60.5%[8-10],本次調查發現,有23.3%的大學生運動員有睡眠質量問題,在臨近比賽前未經干預的運動員中有睡眠質量問題的更是達到了40%,本研究結果顯示,男、女運動員的睡眠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譚先明[7]、劉云祥等[8]的研究結果不一致,但Voderholzer等[11]認為,性別間的差異可能是抑郁和焦慮等混雜因素造成的,男女間的睡眠質量并無差異。
太極拳結合心理干預能否改善大學生運動員賽前的睡眠質量尚未見文獻報道,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通過練習太極拳和結合心理干預后,在賽前的總體睡眠情況要好于對照組,兩組前后測PSQI總分的差值有統計學意義差異(P<0.05),在PSQI影響因子中的“睡眠質量”因子兩組前后測的差值有統計學意義差異(P<0.05),提示經過干預后干預組在賽前的睡眠質量要好于對照組。
運動心理干預改善運動員的賽前睡眠質量的研究目前較少見,運動員訓練后進行太極拳結合音樂放松練習,音樂可刺激人體的各種感知覺,能夠有效地影響人的身心[12],放松練習可以降低運動員的焦慮[13],表象訓練有利于喚醒和應激控制,提高自信心,可以調節人的情緒[14],認知訓練通過改變人的認知從而改變人的情緒和行為,系統脫敏訓練是一種以漸進方式克服神經癥焦慮習慣的方法,可以幫助運動員克服恐懼心理[4],焦慮與失眠密切相關,睡眠質量差的人往往表現為憂郁、焦慮、緊張、易激惹和精力不足,因為害怕失眠或怕失眠帶來的危害而產生的焦慮對失眠產生了不良影響[15],失眠患者往往夸大了失眠所造成的短期或長期影響,從而更容易產生焦慮情緒,進而影響睡眠[16],不合理的想法,很容易導致心理上的緊張和情緒的焦慮,在心理干預訓練中,合理的信念能引發運動員良好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從而消除緊張和焦慮,間接地提高了睡眠質量。
本研究首次對太極拳結合心理干預改善大學生運動員賽前的睡眠質量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通過練習太極拳和結合心理干預能改善大學生運動員賽前的睡眠質量,研究結果對運動員的賽前訓練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Rocha FL,Guerra HL,Lima-Costa MF.Prevalence of insomnia and associate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in a Brazilian community:the Bambuí study[J].SleePMed,2002,3(2):121-126.
[2] 張忠秋.運動員的睡眠問題及其調控方法[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1,19(1):19-22.
[3] 周鐠.太極拳運動改善女大學生睡眠質量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14:35(3):467-468.
[4] 季瀏,殷恒嬋,顏軍.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 Buysse DJ,Reynolds IIICF,Monk TH,et al.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J]. Psychiatry Res,1989,28(2):193-213.
[6] Nierenberg AA,Adler LA,Peselow E,et al.Trazodone for antidePressant-associated insomnia[J].Am JPsychiatry,1994,151(7):1069-1072.
[7] 譚先明.運動員睡眠質量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21(4):38-41.
[8] 劉云祥,徐建國.對軍隊專業運動員睡眠質量與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性研究[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1997,16(1):46-51.
[9] 付乙,高虹,藍肇西,等.運動性失眠的中醫辨證與問卷分析[J].四川中醫,2001,19(10):12-14.
[10] 石幼琪,周志宏,朱克儉,等.運動性失眠的流行病學調查和中醫分型[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4,23(3):320-322.
[11] Voderholzer U,A1-Shajlawi A,Weske G,et al.Are the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leePMeasures A study of insomniacs and healthy controls[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3,17(3):162-172.
[12] 馬前鋒,翁潔靜,李瓊.中國傳統的音樂治療研究[J].心理科學,2006,29(6):1470-1473.
[13] Tenenbaum G,Lloyd M,Pretty G,et al.Congruence of actual and retrosPective rePorts of PrecomPetition emotions in equestrians[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2002,24(3):271-288.
[14] Munroe KJ,Giacobbi Jr PR,Hall C,et al.The fourWs of imagery use:Where,when,why,and what[J].The SPort Psychologist,2000,14(2):119-137.
[15] 王秀玲,吳任鋼.慢性失眠癥患者的思維特點[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39):7851-7854.
[16] 吳任鋼,張春改,鄧軍.慢性失眠癥患者的應對方式和睡眠行為特征對照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7(10):716-718.
責任編輯:程艷艷
Research on the Im Provement of Athletes'Pre-com Petition SleePQuality by the Com bination of ShadoWboxing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LIU Xiaofanga,ZHANG Jingtongb,PAN Tianzhongb,YU Qianchunc
(a.School of General Education;b.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c.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AnhuiMedical University,Hefei230032,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thletes'Pre-comPetition sleeP quality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hadowboxing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Methods:To choose athletes randomly from a college,30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and 30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initial PSQI test on both grouPs,the combination of shadowboxing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for one month.The two grouPs were again given PSQI test before comPetition to comPare the total Points of PSQI test and the imPact factor Points.Results:The differences of the total Points of PSQI test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shadowboxing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athletes' Pre-comPetition sleePquality.
shadowboxing;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athlete;sleeP
R395.6
A
1009-3907(2015)06-0073-04
2015-03-12
安徽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AH201410366013);安徽醫科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2013xszh13)
劉曉芳(1968-),女,安徽合肥人,政工師,碩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