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嘉忻
(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吉林長春 130111)
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在建筑中的建構
栗嘉忻
(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吉林長春 130111)
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在城市建筑設計與公共設施建設中應用得相當廣泛。通用設計的通用性與無障礙設計的特殊性,使得這兩種設計方法都受到建筑設計人員的重視。本文從通用設計、無障礙設計兩者的概念與發展出發,分別介紹了其在各種建筑中的具體應用,并進一步闡述了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的聯系,以期為兩者在建筑設計行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通用設計;無障礙設計;建筑;室外部分;室內部分
當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是居住安全、健康、舒適和便捷,城市無障礙化則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重要保障[1]。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在城市建筑設計與公共設施建設中應用得相當廣泛。通用設計的通用性與無障礙設計的特殊性,使得這兩種設計方法都受到建筑設計人員的重視。以“通用設計”理念為切入點的“無障礙設計”以及二者的融合必將具有可持續性、擴展性,其應用也將會越來越廣泛。
1.1 通用設計理念與發展
通用設計是適用于所有人群的一類建筑設計,具有普遍適用性,在使用過程中,不需要對其進行調整或任何補充設計。其設計理念最早在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設計師羅納德·梅斯提出。他提倡,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各類人群的不同體能特征及適應能力,設計出靈活性高、適應性強,具有多種使用界面和使用條件的建筑,保證社會中任何一人都能用其自身的方式來使用。針對通用設計,羅納德·梅斯還提出7條適用性的設計原則:公正性與公平性原則、靈活性原則、簡單性原則、信息明確性原則、容錯性原則、環保性原則以及合理空間設計原則。
通用設計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與通用設計有關的研究和設計實踐還相對較少。這是由于通用設計需要大量的高科技、新技術支持,同時也對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而我國目前尚缺乏這方面的能力,所以很難得到較好的發展。2011年開始,我國便陸續開始重視通用設計的研究與發展,制定了相應的法規保障制度,這對通用設計理念的推廣是個很好的發展趨勢。
1.2 無障礙設計理念與發展
無障礙設計具有針對性和特殊性,它主要針對那些使用起來存在“障礙”的人群。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殘疾人生活環境專家會議指出,需要針對殘障人士設計一些使用起來方便的設施,幫助那些生活上存在“障礙”的人士更好地融入公共生活。無障礙設計所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包括公共設施、道路交通、建筑物及信息傳遞等多個方面,具體的有扶手、電梯、廁所等。與通用設計不同的是,無障礙設計主要集中在設施和建筑等有形的實物上,且對殘障人士的設計針對性較強[2]。
20世紀80年代,我國便開始引入無障礙設計這一概念,并制定了一系列與保障無障礙設計相關的政策和規定。經十多年努力,我國無障礙設施建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很多地區的街道、廣場、休閑場所、雕塑等建筑,都不同程度地建設了無障礙設施;另外,公共場所中的一些無障礙設施也開始起步,例如公園、廣場等。此外,我國還相繼在部分城市中的公園等娛樂場所建設了一些有特色的、高水平的無障礙設施,如大連的野生動物園、南京的盲人植物園等。
但是,我國的無障礙設施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主要是人們無障礙意識不強,管理部門和設計人員沒有很好地執行無障礙設施建設的規范標準,已建成的無障礙設施不夠系統、規范,使用管理不善,無法充分發揮使用效益。
另外,從無障礙化設施的使用情況來看并不是很樂觀。很多城市的無障礙設施并不能真正幫助殘障人士,有的設施甚至成為正常人的障礙。例如,北京的盲道是很常見的,但是相關的調查表明,很少有盲人行走盲道,而盲道的設計卻經常使正常人崴腳[3]。因此在城市建設領域中在推動無障礙措施這一方面還要專門的進行呼吁、宣傳、促進和推動。
2.1 通用設計在建筑中的應用
通用設計在建筑中的應用有很多,包括入口空間、坡道、走廊臺階等多個方面。從設計思考方法出發,通常采用的是自下而上和從所有人出發的兩種設計思考方法。
2.1.1 自下而上的設計思路
自下而上的設計思路是從殘疾人的特殊要求出發,修改和調整正常人身體所能適應的設計[4]。自下而上的設計思路是對建筑的使用者保持正常人的態度,用正常的眼光對待每一個建筑使用者。在使用自下而上的設計方法時,應該用一套常規的設計模式對建筑進行設計,在通用性的基礎上,為殘障人士帶來許多方便。例如,自動門設計是為了所有人的方便,對于殘障人士來說也帶來了異于常人的方便。電梯設計也是如此,最初都是為正常普通大眾而開發的,但是它們卻也極大地幫助了殘障人士及老年人的活動與行走。在工業產品方面,電視遙控器、電動剃須刀及移動手機等都具有較大的通用性能。
2.1.2 從所有人出發的設計思路
從所有人出發的設計思路主要有兩種:一是無差別設計;二是為各群體、不同能力的人提供多種選擇。
無差別設計為所有人提供相同的選擇,但是該選擇主要考慮到弱勢群體的利益。比如,在建筑入口處,為了使用輪椅的殘疾人方便通行,采用全部坡道的設計或入口處無高差設計,使得輪椅使用者方便進出的同時,正常普通人群也可以使用。這種設計思路是最為經濟的且體現了人性平等,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到無差別設計的可能性卻很小。在進行無差別設計時,要盡量避免造成新的障礙出現,其調節度也必須是在人們所能接受的范圍內;另外,其應用范圍也較小,僅能在個體差異小、各項背景接近的群體中進行利用。
為各群體、不同能力的人提供多種選擇的設計思路是以身體機能正常的人群為設計標準,輔以各種輔助設備,以滿足殘障人士特殊要求的設計方法。這種設計方法是目前較為流行且較為折中的,現在的大多數無障礙設計都是基于這種理念而建設的。
從以上兩種設計思路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建筑中應用通用設計的理念,主要與使用人群的身體機能、行為特征及尺寸等息息相關,力求滿足包括老年人、殘疾人在內的使用人群在公共建筑空間的心理、行為需求,使建筑更加精細化、人性化。結合建筑的空間分布規律,通用設計的主要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建筑中通用設計主要項目
2.2 無障礙設計在建筑中的應用
城市建筑的無障礙設計是當今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公共建筑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對其進行無障礙設計具有重大意義。辦公建筑作為大眾群體的主要活動建筑,對其設置敞開式的無障礙環境,將極大地為來訪的殘疾人士提供方便。商業與服務建筑的活動人群要比辦公建筑多,對其主入口、服務區、公共廁所及服務臺進行無障礙設計很有必要。在體育館及歌劇院等表演型建筑中,應從內到外地建立一系列無障礙設施,營造出一種舒適、融洽、平等的氛圍,充分表現出對殘疾人的尊重。在建筑中進行無障礙設計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2.1 重視人性化設計
居住空間設計不當,極易給住戶的家庭生活帶來不便。因此,設計人員應該從衣食住行等多個角度出發,設計不同的無障礙設施,使殘疾人健康、安全、方便、舒適生活其中,要體現出對殘疾人的特殊關懷,即樹立“以殘疾人為核心”的設計思想。而公共空間的無障礙設計更應該關注的是創造一個方便人與人交流溝通,特別是殘障人士可以充分參與享受其中的開放式公共空間,幫助殘障人士和弱勢群體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2.2.2 突出安全性設計
安全性是建筑無障礙設計必須考慮的一個關鍵元素。針對于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而言,無論是在居住空間抑或公共空間內,由于生理缺陷導致其應對危險的能力較正常人差的多,無障礙設計的基本對策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實現無障礙的活動環境,從建筑的內部空間滿足無障礙需求,彌補殘疾人喪失的生活能力,滿足他們由于體力、智力、聽力、視力不同程度的衰退產生的特殊要求。
2.2.3 強調適用性設計
無障礙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殘疾人或者生活行動不便的弱勢群體提供盡可能的便利條件,以便減弱或消除環境所帶來的影響與傷害。因此,在建筑應用無障礙設計時,包括設施的材質、家具的尺寸、衛生間的布置、門窗的類型等均需要依據殘疾人的身體尺度和行為習慣,做出適用性的設計,便于殘疾人使用。
2.3 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相結合
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的宗旨都是使得人類社會能更美好,人們的出行、活動更為便利,工作更為高效[5]。兩者的共性與通性使得在建筑設計領域中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相結合的使用越來越多。
2.3.1 室外部分
入口臺階與坡道即是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相結合的典型示例,入口臺階主要設置在建筑入口與水平地面之間,而坡道則設置在臺階一側,保證殘障人士能自主進入建筑內。一般來說,建筑入口輪椅通行平臺的寬度要大于1.5m,在臺階起始處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并設置合理的盲道。輪椅坡道的設置需配套相應的扶手,在坡道中斷設置休息平臺,以便行動不便者在此處休息,不會出現體力不支而摔倒的情形。另外,在設置扶手時應注意,終點與起點處要順延0.3m以上,保證殘障人士的行走安全。
2.3.2 室內部分
室內空間主要由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陽臺構成,這些空間的無障礙設計主要是流線,流線便捷才能使戶主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廚房的設計主要從通用設計的角度出發,其針對的對象主要是普通人群,但仍需預留出1.5m以上的輪椅空間。衛生間的設置則需特別注意,應在洗漱構件旁設計不同高度的扶手,以滿足不同身高、不同年齡的殘障人士。
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都較為普遍,兩者在建筑中發揮的作用各有千秋。本文介紹了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的發展情況,具體介紹了兩者在不同類型建筑構成中的分布。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的聯系較為緊密,在對建筑進行設計時,應從多個角度出發,結合兩種設計思路對建筑進行建構設計。
[1]徐耀.通用設計理念在無障礙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2,38(35):11-12.
[2]趙蘊楠,于松梅.淺析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的關系[J].科教文匯旬刊,2011(10):205-206.
[3]李光宇.北京地鐵站盲道的優化設計研究[J].設計,2013(6):72-73.
[4]王娜.淺談無障礙設計在圖書館建設中的意義[J].大觀周刊,2012(19):96.
[5]李斌,萬莉君.從無障礙設計邁向通用設計[J].包裝工程,2007(28):186-188.
2015-09-17
栗嘉忻(1980- ),女,吉林雙遼人,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助教,碩士,從事藝術設計研究。
TU201.1
A
2095-7602(2015)12-01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