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民
(吉林建筑大學,吉林長春 130118)
我國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構建與探究
趙愛民
(吉林建筑大學,吉林長春 130118)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進入信息化發展時期。為了更好服務于用戶,“嵌入式學科服務”應運而生。本文首先對嵌入式學科服務的內涵和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將嵌入式學科服務引入圖書館中,對嵌入式學科服務的服務方式、支撐機制等問題進行研究。建立了嵌入式學科服務的新范式,促進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和服務機制,使學科服務更好地發展。
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學科服務;用戶
目前,我國圖書館正處于變革的時代。一方面,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交流渠道增多,使圖書館信息交流中心的地位減退;另一方面,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圖書館越來越重視用戶的需求,為用戶提供嵌入式服務。“消費者至上”“客戶驅動、客戶第一”等理論,適用于知識經濟時代用戶的需求,為圖書館服務方式的轉移提供了新視角和新方法。本文將嵌入式學科服務與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相融合,促進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和服務機制,推動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提高。
嵌入式學科服務主要是為用戶提供服務,將服務嵌入到用戶的社會網絡中,為用戶提供深入的信息資源服務形式。嵌入式學科服務是一種全新的組織范式,強調以用戶為中心和用戶參與,將圖書館的資源、服務、技術與用戶相連結,從而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1]。
圖書館是知識傳播與信息服務的中心,具備信息檢索和傳遞服務的功能。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化資源發展迅速。用戶獲取信息資源的途徑增多,打破了傳統的壟斷方式,圖書館的地位和格局也隨之發生了改變。用戶利用搜索引擎的頻率逐漸增多,圖書館利用率逐漸降低。面臨當前這種復雜的環境,如何提高圖書館的利用率,擴大圖書館的用戶群,是圖書館亟需解決的問題。
2.1 學科平臺
2.1.1 學科博客
北京大學圖書館進行分類,建立了“學科博客”,以促進學科館員與高校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科博客的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各學科購買的最新資源、圖書館開展的各類服務、梳理與各學科間相關資源的關系等,從而更好地為圖書館服務。2011年,安徽理工大學圖書館也開展了學科博客服務。圖書館員都開通自己的學科博客,并備注博客地址及聯系方式。學科館員在博客中及時更新與該學科相關的資源信息,方便用戶學習并使用[2]。
2.1.2 學科導航
東北大學圖書館最先開通了CALIS——重點學科網絡資源導航庫。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文獻信息資源量激增,給用戶甄別、檢索信息帶來了不便。CALIS組建的高校圖書館“重點學科網絡資源導航庫”,極大地減少了用戶檢索與甄選的時間,幫助用戶及時、準確地尋找到所需信息資源。此外,學科導航除了可以放在圖書館網頁中,還可以應用到學校主頁、BBS論壇等[3];不僅可以宣傳推廣學科導航服務,還可以方便用戶使用。
2.2 RSS 訂閱推送
高校圖書館開展RSS訂閱推送服務相對比較廣泛,但調查發現,“211”院校開展率比普通院校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圖書館。通過RSS訂閱推送,用戶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在線或者離線閱讀信息資源,還可以通過手機、IM提醒等享受服務。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將RSS推送器與網絡相連,利用Google、MSN、Talk或短信等方式推送信息。廈門大學圖書館將圖書信息進行分類,讀者根據自己的愛好訂閱。此外,圖書館還可以將更新的相關信息資源推送給用戶。綜上所述,RSS訂閱服務與嵌入式學科服務相融合,使圖書館服務更具人性化,擺脫了時空的束縛,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服務。
2.3 基于手機的“掌上移動圖書館”
高校圖書館開展“掌上移動圖書館”服務比例較高,約占被調查的高校圖書館的一半以上。2010年,安徽大學圖書館舉辦了“智慧移動圖書館”活動,將互聯網與手機端相連接,用戶可以不受時空限制。2012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展“掌上圖書館”,專門為蘋果用戶建立了iphone客戶端,用戶利用手機可以查詢圖書館信息、預約圖書等。“掌上移動圖書館”使用戶不再受時空限制,方便人們及時、快捷地獲取信息資源[4]。
3.1 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隨著時代的變遷,圖書館的服務理念也不斷更新。美國圖書館學家杜威和阮岡納贊等提出了“為讀者服務”的理念和口號。隨后,國內也不斷有圖書館學者提出提出“讀者至上、服務第一”“以人為本”等服務理念。圖書館服務理念并不是幾句口號那么簡單,要想使這些理念被圖書館人接受,需要圖書館和用戶的共同努力,加大宣傳力度,形成人們普遍認可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3.2 培養用戶信任的學科服務團隊
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發展,需要培養一支得到用戶信任的學科服務團隊,他們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勇于創新和團結的精神。在嵌入式學科服務團隊中,學科館員是團隊的核心人物,他們是技術專家和堅實的后盾。建立高水平、高素質的學科服務團隊,不僅要始終保持學習的熱情和創新的積極性,還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激勵[5],例如建立動態競爭機制、提供多種學習機會、建立學科考核機制等。
3.3 建設嵌入式學科服務平臺
目前,圖書館十分重視系統化建設,提供跨庫檢索、文獻傳遞等多種服務方式,但對學科服務平臺還不夠重視。優質、高效的學科服務平臺可以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學科資源和服務,為學科服務提供一體化的工作平臺,從而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客戶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推進了圖書館的發展。一方面,“消費者至上”的理念使圖書館將用戶作為客戶的意識提升,要求圖書館轉移服務模式,提供嵌入式用戶服務;另一方面,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及多樣性,使圖書館的中心地位逐漸減退,圖書館應不斷創新,吸引更多的用戶。應將嵌入式學科服務融入高校圖書館中,促進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和服務機制,使學科服務發展得更完善。
[1]初景利,孔青青,欒冠楠.嵌入式學科服務研究進展[J].圖書情報工作,2013(22):11-17.
[2]謝守美,趙文軍.美國嵌入式學科服務實踐及其啟示[J].圖書館建設,2011(5):60-62.
[3]李明晨.我國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開展情況分析[D].保定:河北大學,2014.
[4]陳全送.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的實踐與思考——以廈門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2(7):83-87.
[5]司莉,邢文明.我國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的策略選擇[J].圖書情報知識,2012(4):46-52,63.
2015-10-25
趙愛民(1964- ),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建筑大學副研究館員,從事圖書館學研究。
G252
A
2095-7602(2015)12-0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