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國柱
(吉林省圖書館,吉林長春 130022)
公共圖書館利用傳統文化元素指導事業發展
侯國柱
(吉林省圖書館,吉林長春 130022)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影響著世世代代中國民眾,中國文化事業的高速發展。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弘揚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有利于推動其深入發展,擴大影響力和受眾面,使其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公共圖書館;發展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對于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起著積極的作用。發展公共圖書館事業,必須深入挖掘文化底蘊,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實質融入其中并發揚光大。傳統文化在公共圖書館發展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傳統文化由傳統與文化兩個概念組合而成。縱向為“傳”,是指時間上的歷時性、延續性,橫向為“統”,是指空間上的拓展性、權威性。“文化”這一概念是由儒家典籍《周禮》“觀乎人文以化天下”演變而來,主要指教化、文治。傳統和文化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傳統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在傳統中體現[1]。傳統是從古至今的延續,可以說是無所不在;文化則涵蓋了整個人類生活的全部,可以說是無所不包。傳統和文化的有機結合,就構成了傳統文化的全部內涵。
傳統文化無所不在,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社會,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將傳統文化融入公共圖書館,有利于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有利于推動民眾閱讀,提升民眾的綜合素質。
2.1 將傳統文化融入公共圖書館可以啟迪民眾的智慧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從中不斷汲取精華,可以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2]。而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具有大眾性、普遍性、均等性等特點,深受廣大市民喜愛。公共圖書館往往處在城市的繁華地段,日接待讀者量高達上千乃至近萬人次,已經成為市民除家庭和單位之外的第三學習空間。將傳統文化融入公共圖書館,使傳統文化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有利于民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而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2.2 將傳統文化融入公共圖書館可以發揮引領作用
公共圖書館在讀者服務的過程中,除開展基礎對外服務外,還經常組織各種讀者活動,實現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引領讀者閱讀,培養讀者閱讀興趣。公共圖書館在舉辦各類讀者活動的過程中,廣大市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這一方面反映出公共圖書館在活動舉辦方面抓住了市民的心理,市民愿意參與;另一方面也體現出這種純公益性文化活動在整體上來說舉辦的還相對較少。公共圖書館利用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免費為市民提供文化服務,幫助他們獲取知識,自然受到市民的歡迎。通過公共圖書館傳播傳統文化,更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播,同時,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通過公共圖書館這一平臺廣泛地在市民當中傳播,讓傳統文化真正融入市民精神世界,引領其行動。
2.3 將傳統文化融入公共圖書館可以增強文化軟實力
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是民族精神和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彰顯著整個民族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國的經濟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豐富。然而,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一些現象也有所凸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泛濫,不講道德、不講信用、見利忘義、以權謀私等現象依然存在,這與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背道而馳,嚴重腐化著現代人的身心。將傳統文化融入公共圖書館,能夠通過公共圖書館這一大眾平臺教育、啟迪人們,讓人們在思想上得以洗禮,在靈魂上得以凈化,從而凝聚民心和力量,提升整體文化軟實力。只有文化軟實力提升了,中國的綜合國力才能夠進一步提升,真正實現國富民強。
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影響著歷代中國人,然而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沖擊,許多年輕人已經對傳統文化失去了興趣。公共圖書館要將傳統文化真正融入工作中,使其在民眾中得以傳承,確實面臨著很多的困境。
困境一:在西方文化的闡釋下,現代化被理解為“大同”加“多元”,公共圖書館也被現代化元素包圍,包括圖書館人在內的很多民眾對傳統文化并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導致傳統文化在推廣過程中困難重重。
困境二:受政策體制影響,公共圖書館在開展各項傳統文化活動中,受到各個層面的制約,許多活動開展不起來或開展效果不理想。
困境三:傳統文化活動效果不明顯。傳統文化活動如果單純從傳統文化傳播角度去開展,有時候往往因為結構單一、不吸引人;而一旦融入現代化元素,傳統文化傳承意識又被削弱了。
面對種種困境,公共圖書館應該克服各種困難,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進行到底,從而起到啟迪智慧,傳承文明的作用。
首先,在基礎文獻服務上要體現傳統文化特色,有針對性地開展特色文獻服務,引導讀者向傳統文化傳承方向發展。
其次,在傳統節日舉辦各類讀者活動時,要融入傳統元素,采用逐步滲透的方式,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傳統文化,并約束自己的行為。
最后,要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將一些好的傳統文化做法傳播出去,逐步擴大影響力,發揮陣地作用。
公共圖書館在日常的展覽展示、講座、讀者活動等方面,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既可以弘揚傳統文化,也可以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深入發展,兩者相輔相成。
5.1 整理并開放地方文獻,挖掘和利用優秀傳統文化資源
公共圖書館要加強對地方文獻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注重開發和利用,讓隱藏在民間的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向市民展示,讓人民真正了解本地傳統文化,從而真正地繼承和發揚。目前,大多數公共圖書館都有地方文獻閱覽室,然而由于地方文獻不屬于熱門文獻,除專業研究人員外,很少有讀者涉獵。現在的狀況是,地方文獻閱覽室往往是門可羅雀,社會科學閱覽室卻人滿為患。存在這種現象,公共圖書館也有一定的責任。作為讀者的引領者,公共圖書館應該首先挖掘和利用地方文獻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并通過多種表現形式向讀者展示,幫助并引導讀者學習體會傳統文化的精髓,提高讀者的閱讀能力和理解水平,激發讀者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3]。傳統文化只有通過文獻的二次開發,才能更好地讓讀者吸收、利用,從而得到傳承。吉林省圖書館注重對地方文獻的收集和整理,配備專業人才專門收集整理地方文獻,并對地方文獻進行二次加工,形成目錄,按照各自特色區分整理,方便讀者使用。
5.2 將傳統文化融入專題活動
公共圖書館通過開展各項專題活動,豐富讀者業余文化生活,也可以起到傳播文化的作用。一是開展各類講座活動。公共圖書館開展公益講座,選擇的題材往往是百姓喜聞樂見的選題。在開展公益講座的過程中,將傳統文化融入講座之中,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淺出地植入到百姓腦海,進而鑄造心靈、啟迪心智、提升品位。二是舉辦各類傳統文化展覽。展覽已經不單單是博物館的業務范疇,許多公共圖書館由于館舍條件改善,各方面功能逐步完善,也逐步建立了一套系統的展覽展示體系。將傳統文化在展覽中充分展示,讀者來到圖書館,就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三是以弘揚歷史傳統文化為主題,舉辦各類讀者活動。公共圖書館可以聯合宣傳、教育、文化、共青團、婦聯、殘聯等部門,共同舉辦各類主題活動,將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向讀者宣傳展示。在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邀請當地電視臺、日報社、晚報社做宣傳報道,吸引更多的市民走進圖書館,了解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展示方面,吉林省圖書館做了很多工作,如開展系列展覽展示活動。吉林省圖書館新館開放以來,相繼舉辦了《生態吉林省,大美長白山》攝影展、《中國傳統年畫大觀展》、“大美吉林”——全省工藝美術精品展、吉林省殘疾人書畫攝影藝術展、《樸廬藏珍——近現代學人手跡原件展》以及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圖片展等15個展覽。不同內容、不同風格的展覽豐富了服務內容,也貫穿了傳統文化元素在里面,讓讀者在讀書學習之余欣賞精美的藝術,獲得高雅藝術享受。再如吉林省公共文化交流推廣平臺建設。此平臺由吉林省圖書館與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吉林藝術學院共同發起,旨在為公眾提供更多高品質、本土化、互動性強的文化產品。這一平臺目前已經舉行各類場演出7場,包括喜慶脫俗的新年音樂會、爵士樂演奏會以及民樂晚會等,真正讓傳統與圖書音樂相結合。
吉林省圖書館打造的“文化吉林”講壇是在原有講座基礎上提升而來。每個周日13:30,精彩的講座準時開講,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歷史以及文學欣賞、藝術鑒賞、家庭教育等。與名家、專家面對面,獲得最權威專業的知識,普通百姓因此多了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
5.3 依托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豐富地方傳統文化資源的傳播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以數字資源和基層服務網絡建設為重點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程,是優化數字資源、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已基本覆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這樣一個巨大的網絡支撐平臺在文化傳播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各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這一平臺傳播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同時,也要注重對基層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讓每一名公共圖書館員工都擁有傳播文化、傳承文明的意識,在工作中感染和帶動每一個人,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程,真正打造書香社會。
[1]王杰.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6(6):62.
[2]葛承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獨特性和現實意義[N].深圳特區報,2014-5-6.
[3]孔彬.撫州市圖書館弘揚地方傳統文化的實踐與思考[J].圖書館研究,2014(4):65-67.
The Public Library Us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HOU Guo-zhu
(Jilin Province Library,Changchun Jilin 130022, China)
The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a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its in-depth development, expanding influence and audience, so that it can better play its rol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ublic library; development
2015-10-12
吉林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項課題(2014M12)。
侯國柱(1981- ),男,吉林長春人,吉林省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從事圖書館學研究。
G112
A
2095-7602(2015)12-01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