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習瓊
摘 要 國內獨居老人社會支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社會支持概念、老年人社會支持現狀分析、社會支持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評價以及老年人獲得社會支持的來源分析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為主。國內獨居老人社會支持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但在西部農村地區相關研究很少,應該加強這些區域典型案例的研究。
關鍵詞 獨居老人 社會支持 研究現狀
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識碼:A
1 國內獨居老人研究背景及意義
按照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步入老齡社會10%(60歲及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重)或7%(65歲及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重)的標準,2000年第五次我國人口普查時,65歲及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為6.96%,到2010年上升到8.87%,已經基本進入老齡化階段,未來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動總趨勢為向老齡化方向發展。預計到2025年,中國老年人口將增至2.84億,占總人口的19.3%,到2040年老年人口總數將增至3.74億,占總人口的24.48%,屆時我國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到2050年將達到4.4億,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30%以上,8 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將達到1.08億,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占54%以上,屬典型的老年型國家,中國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期。
截至2010年11月,空巢老人家庭超過49.7%,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占農村老年人口的37%。隨著生育率下降及獨生子女家庭數量增多,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還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在空巢老人家庭里,約有30%左右為獨居老人,其數量逐年在增加。
獨居老人是老年人口中的弱勢群體,他們需要社會的大力關懷和支持,對獨居老人開展生存狀況、生活狀況、生活質量及其滿意度、心理健康狀況、社區照料供給分析、社會支持狀況及流行病、慢性病情況、意外傷害現狀及護理、人身安全、再婚問題及服務需求等方面的調查研究,及時了解獨居老人的生活、健康服務需求,有針對性的為獨居老人提供社會生活服務和健康保健服務,不僅有利于提高獨居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而且更有利于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2 國內獨居老人社會支持研究方法
國內對獨居老人社會支持的研究主要以問卷調查法為主。調查工具有一般資料問卷、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①生活質量調查表、健康測量量表SF—36中文版以及Ordinal Logit回歸分析方法、Stereotype Ordinal Logit分析模型。調查數據采用SPSS處理分析,主要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描述性分析。
3 國內獨居老人社會支持研究內容
獨居老人社會支持狀況調查研究主要側重在社會支持概念的研究、我國老年人社會支持現狀分析、社會支持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評價以及老年人獲得社會支持的來源分析等方面。李建新(2007),所謂社會支持是個體處在危機之中可獲得的資源支持,這種支持來自他人、來自群體、來自社區,社會支持分為情感性支持和實質性支持,社會支持還可以從感知或可獲得支持和實際支持方面去理解,前者是指需要幫助時,感知到支持的可獲得性,后者則是指實際可得到的。基于2002年的中國健康長壽調查數據,在考慮人口社會特征和身體健康變量的情況下,應用Stereotype Ordinal Logit模型,從不同的緯度分析考察了社會支持對中國老年人口生活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社會支持對老年人口生活質量的不同方面都有著積極的影響,而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②張磊(2002)分析和探討老年人社會支持情況對美國簡明健康測量量表SF—36中文版和中國老年人生活質量調查表兩個量表測出的生命質量的不同影響關系,結果表明社會支持情況是與其生命質量密切相關的因素,中國老年人生活質量調查表在社會支持方面較SF—36中文版量表更敏感、更明顯。③陳傳峰(2006),調查了272名城市老年人的社會支持與期望的現狀和特點,結果發現,老年人的社會支持系統很不平衡,性別、年齡、受教育年限和職業對老年人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人際關系和互助行為,住房情況和經濟狀況,以及心理需要和社會期望等具有不同的影響,相當比例的老年人在不同側面尚需要家人和社會的關注、理解和支持。④白濤(2012)為了解湖北農村地區老年人抑郁情況及與社會支持的關系,采用整群抽樣方法對湖北省農村地區≥60老年人過去1年內抑郁發生情況及其相關因素進行問卷調查,研究表明社會支持是抑郁發生的重要因素。⑤張旭(2013)應用Ordinal Logit回歸方法分析了社會支持對我國城市老年人健康自評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情感支持方面和實質性支持方面都對老年人的健康自評存在影響。⑥嚴建雯(2005)鑒于我國老齡化現狀,回顧了社會支持的定義和種類,考察了我國傳統的孝順價值觀和行為,著重分析了我國老年人的社會支持與服務,包括老年人的社會支持與幸福感,老年人的家庭支持與照料,老年組織與公共老年服務,以及我國老年人社會支持的城鄉差異。⑦為了解社區高齡獨居老人的社會支持狀況,馬靜(2009)采用一般資料問卷和社會支持評定量表,2008年5月對上海市黃浦區116名高齡獨居老人進行社會支持狀況進行調查分析,以期為增進高齡獨居老人生活質量提供建議。⑧賀靜(2010)對陜北農村獨居老人的社會支持進行個案調查與分析,以社會支持理論視角分析了農村獨居老人群體存在的社會問題。⑨
4 國內獨居老人社會支持對策
李兆良(2008)等對城鎮“空巢”家庭老年人社會支持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城鎮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社會支持狀況及對社會支持的利用程度,提出全社會應積極關注空巢老年人,尤其應給獨居、高齡、受教育程度低的空巢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以增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質量。⑩馬靜(2009)針對上海市社區高齡獨居老人社會支持總體偏低現狀,指出要提高獨居老人的社會支持,關注女性高齡獨居老人健康,加大高齡獨居老人照料力度和豐富獨居老人社會支持體系。
近年來,國內獨居老人社會支持研究已經取得不少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研究尺度越來越小,出現針對具體社區獨居老人社會支持問題研究。但在研究過程中,典型案例分析少,在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獨居老人社會支持問題研究幾乎沒有,應該加強該區域典型案例的研究。此外,在調查過程中,調查問卷樣本數量偏少,導致從調查數據中對事實的真實性了解不到位,調查結果缺乏科學性。總之,切實提高獨居老人社會支持水平,改善獨居老人晚年生活質量,除了開展相關研究外,更需要不斷加快我國的經濟發展步伐,不斷提高我國的醫療衛生保健水平以及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養老保障制度。
注釋
① 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1994.4(2):98-100.
② 李建新.老年人口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7.31(3):50-60.
③ 張磊等.老年人社會支持情況與生命質量關系的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2.11(1):82-83.
④ 陳傳峰等.老年人社會支持與期望的調查研究[J].心理科學,2006.29(1):201-204.
⑤ 白濤.農村地區老年人社會支持與抑郁關系[J].中國公共衛生,2012.28(8):1044-1047.
⑥ 張旭等.社會支持因素對城市老年人健康自評的影響[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29(1):46-51.
⑦ 嚴建雯.我國老年人的社會支持與服務[J].心理科學,2005.28(6):1497-1499.
⑧ 馬靜等.社區高齡獨居老人社會支持狀況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3B):23-25.
⑨ 賀靜.農村獨居老人的社會支持分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50-51.
⑩ 李兆良等.城鎮“空巢”家庭老年人社會支持狀況調查分析[J].醫學與社會,2008.21(1):11-12,轉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