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麗
【摘要】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行以來既取得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針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國庫集中支付 預算管理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經過幾年的推行和完善,已初見成效,它從根本上解決了財政資金層層撥付、多頭管理、多戶頭存放的弊端,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降低了財政資金運行成本;強化預算執行過程監督;有效防止了對財政資金的擠占、挪用和截留,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了腐敗,促進了廉政建設。但是由于單位業務活動與財務活動無法實現一體化,客觀上存在時間差,主觀上存在故意,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運行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國庫集中支付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的預算單位存在較多的現金支付情況
目前,預算單位現金支付的現象仍較為多見。雖然規定了公務卡的強制使用范圍,但由于POS機布設范圍不夠廣泛,持卡人所在單位報銷不及時,以及由此帶來的對個人資信影響,單位對新進人員未能及時辦理公務卡等原因,致使持卡人主觀上不愿使用或客觀上無法使用公務卡,經辦人為了便利,現金支出也不再考慮日常零星開支金額的限制,有章不循,大量違規使用現金。
(二)預算單位從零余額賬戶向本單位實有資金賬戶劃轉資金較多
一些項目由于急需資金,申請與審批過程中存在一定時間差,只能從實有資金賬戶墊支,待資金到位時,預算單位將零余額賬戶資金轉入基本存款賬戶;還有些預算單位從零余額賬戶借款,還到基本賬戶,再從零余額報銷,這樣就使大量政資金游離于國庫之外。由于轉入基本賬戶的財政性資金和預算單位實際支出間存在著差異,并且何時支出由預算單位自行確定,這就造成了大量的財政資金沉淀在商業銀行預算單位賬戶,脫離了國庫監督,嚴重影響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質量。
(三)額度混用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以來,由于額度到賬不及時、財務人員的誤操作等原因使國庫系統中存在項目支出與基本支出、項目支出與項目支出之間額度混用的情況,這就造成了賬務處理系統有關科目數據與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的實際剩余額度不相符。
(四)在專項資金的管理上不健全
對專項資金把關不嚴,供應范圍過廣。由于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在核撥專項資金前,目缺乏必要的論證,使資金和應辦的項目脫節,專項資金申請表的編報說明寫得不夠詳細,造成專項資金在使用范圍帶有極大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缺少“度”的限定。
(五)部門預算編制不合理、不科學
長期以來,我國預算編制方法采用“基數法”,即計劃年度的預算收支指標,是在上年度的基礎上考慮計劃年度的影響因素之后通過簡單的增增減減確定的。這種方法雖然簡便,但存在一定的弊端。很難科學界定各項經費定額,缺乏對機構和人員的有效控制等。
(六)單位領導對財務基礎工作不夠重視,基層財務人員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從總的方面單位領導對財務工作非常重視,但對于基礎工作不夠重視,主要表現在:一是預算單位的基層財務人員選用隨意性強,部分預算單位財務工作由非會計專業人員擔任專職或兼職,無法正確進行報賬和會計核算;二是會計人員的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知識薄弱,停留在初級知識水平狀態,學習積極性欠缺。也有一些新進財務人員對業務不熟悉,缺乏培訓,導致財務會計基礎業務工作失誤,且隨意記賬,手續不健全,從而造成嚴重的差錯。
二、改進國庫集中支付工作的幾點建議
在當前依法治國、長效反腐、公布政府權力清單、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大背景下,上述國庫集中支付中存在的問題會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除此之外,筆者認為還要從下列幾個方面作出改進。
(一)多措并舉,減少現金支付結算,提高支付透明度
為了加強財政財務監督,建議銀行系統將公務卡的公務信用與個人的消費信用記錄相分離,解決持卡人的后顧之憂;廣泛布設POS機范圍,積極擴大公務卡使用范圍;建立公務消費定點單位,規定消費標準;完善政府采購制度,對于小額公務采購部分,細化公務采購商品和勞務的范圍,以及廣泛地確定可以進行公務采購的單位,這些單位都應能夠通過公務卡進行結算。單位財務部門應加強財務管理,及時報銷公務卡的公務消費支出,并認真做好對本單位持卡人的宣傳培訓等工作。發卡行及時將公務卡消費支付信息,以及將公務卡的還款信息,向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反饋。
(二)嚴控預算單位從單位零余額賬戶向本單位基本存款賬戶或其他賬戶劃轉資金
支付中心和監管部門對托收資金逐筆進行嚴格審核,并督促代理銀行聯合把關。目前,從零余額賬戶付出的款項由于各種原因被退回的,由于無法再存回零余額賬戶,只能存回單位實有資金賬戶。為了加強對這些資金的控制,盡量減少財政資金游離于國庫監督的現象,一方面可以考慮建立零余額賬戶的抵減賬戶,該賬戶用來核算從零余額被退回的資金,且能直接監管于國庫監督,不允許從零余額借錢還到基本戶這種轉錢的情況;另一方面,可以對單位基本存款賬戶余額建立限額標準,建立預警機制,對于超過限額的,應上交國庫。
(三)科學預測工作清單,細化編制預算,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
全面加強財政預算管理的基礎在于科學預測工作清單,預算單位向財政申請各項資金時編報說明的內容才能做到具體細化,從而避免額度間混用現象。建立科學和客觀的財政預算體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預算單位應該以“零基預算法”為基礎,采用綜合方法編制年度預算,一方面應建立中長期重大事項科學論證的機制,對一些重大項目不能一年一定政策,要有長遠考慮,另一方面應建立跨年度彌補超預算赤字的機制,通過實行中長期財政規劃管理,強化其對年度預算的約束性,增強財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財政可持續性。
(四)提高單位領導對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視,加強單位財務人員培訓,努力提高財務人員業務素質
在云計算環境下,計算機信息系統要求提高預算單位領導對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視,把會計基礎工作抓緊、抓好,構建完整的會計管理體系,從而督促會計人員高效地正確進行會計核算;財政部門每年除了定期的后續教育外,有針對性地開展會計信息系統的中高級培訓;各單位內部也要自覺組織財務人員及時掌握國庫集中支付后出現的新制度、新業務、新方法,不斷地提高財務人員業務素質。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作為重要的財政制度設計之一,應與其他相關制度如預算管理制度、銀行結算制度、政府采購等結合起來,才能考核財政資金效益,財政職能才能得到更好發揮,為建設高效廉潔的政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閻鳳霞.國庫集中支付的若干問題與制度優化對策[J].現代商業,2014,(3).
[2]于書紅.國庫集中支付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吉林金融研究,2014,(1).
[3]張燕妮.試析我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