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磊李壽軍
(1.河北省承德市中心血站,河北 承德 067000;2.重慶市南岸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重慶400060)
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聯合自擬補氣攝血湯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療效分析
于光磊1李壽軍2△
(1.河北省承德市中心血站,河北 承德 067000;2.重慶市南岸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重慶400060)
目的觀察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聯合自擬補氣攝血湯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2例ITP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33例和對照組29例,對照組皮下注射rhTPO,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自擬補氣攝血湯,兩組療程均為14 d。結果治療后,研究組血小板計數(PLT)、血紅蛋白(Hb)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9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31%(P<0.05)。結論rhTPO聯合自擬補氣攝血湯能夠顯著提高ITP的PLT、Hb數,提高治療的總有效率。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 自擬補氣攝血湯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ITP)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持續的血小板減少及出血為特征[1]。目前對于ITP的治療,國外指南推薦首選糖皮質激素,如強的松龍,然而有研究指出,僅有10%~20%的患者停藥后能長期緩解血小板減少及出血癥狀。因此,對于應用糖皮質激素無效或是用后易復發的患者,尋找新的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重組血小板生成素(rhTPO)為人造血生長因子,目前已應用于ITP的治療,并取得了較好療效,本研究采用rhTPO聯合自擬補氣攝血湯治療ITP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臨床診斷均符合英國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制定的《成人、兒童及孕婦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診治指南》[1]中的診斷標準。中醫診斷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ITP標準,辨證為氣虛失攝證。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再生障礙性貧血、心肝腎功能不全、3個月內接受過化療或骨髓異常增生等患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住院ITP患者6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6例;年齡17~59歲,平均35.20歲。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33例和對照組29例。其中研究組男性17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32.45歲。對照組男性14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33.28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以一般支持治療,包括輸液,注意休息。出血傾向嚴重的患者應臥床休息,避免外傷,避免服用影響血小板功能的藥物,有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對照組給予rhTPO,1.0 μg/kg,每日1次,皮下注射,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自擬補氣攝血湯:當歸6 g,黃芪30 g,黨參15 g,生白術15 g,熟地黃15 g,炙甘草10 g,阿膠10 g,艾葉10 g,川芎6 g,白芍15 g。瘀血明顯加牡丹皮10 g,赤芍10 g;納差加雞內金20 g,萊菔子20 g;尿血加小薊10 g;便血加地榆炭20 g。每日1劑,以水300 mL煎服,分早、晚2次溫服。兩組療程均為14 d。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后臨床癥狀與體征變化,觀察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血小板(PLT)、白細胞(WBC)及血紅蛋白(Hb)變化,并實時觀察有無不良反應發生,并作相關記錄。
1.5 療效標準 根據文獻[2]制定療效標準。顯效:治療后PLT≥100×109/L,且無出血發生。有效:治療后PLT≥30×109/L,與基礎PLT計數相比,至少增加2倍,且無出血發生。無效:治療后PLT<30×109/L,與基礎PLT計數相比,增加值低于2倍,或有出血。總有效率=(顯效+有效)/n×100%。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并對數據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PLT、WBC及Hb水平比較 見表1。結果示治療后,兩組PLT、Hb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1);兩組比較,研究組升高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結果示治療后,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
2.3 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與用藥相關的明顯不良反應,其中對照組輕度頭暈2例,研究組輕度頭暈1例,減量或停藥后均好轉,無特殊處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PLT、WBC及Hb水平比較(109/L,±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PLT、WBC及Hb水平比較(109/L,±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下同。
組別時間 H b P L T W B C研究組 治療前 1 0 3 . 2 3 ± 1 1 . 4(n = 3 3) 治療后 1 4 1 . 8 2 ± 1 3 . 4*△對照組 治療前 1 0 0 . 4 ± 1 0 . 2 1 5 . 3 4 ± 3 . 2 1 7 . 9 3 ± 1 . 5 2 1 2 1 . 4 4 ± 1 9 . 6 4*△8 . 1 7 ± 2 . 3 0 1 5 . 6 0 ± 2 . 5 7 7 . 7 8 ± 1 . 3 2(n = 2 9) 治療后 1 0 9 . 2 3 ± 1 3 . 7 5 6 . 8 3 ± 1 3 . 7 0*8 . 0 1 ± 2 . 0 8

表2 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n)
ITP是一種免疫性綜合征,主要是由于血循環中存在抗血小板抗體、大量破壞血小板所致。按既往臨床表現,ITP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其中急性多見于兒童,而慢性多見于成人[3]。ITP時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減少,而血小板生成素(TPO)并未增加[4],本研究中rhTPO是經基因技術合成的人體造血生長因子,與TPO相似,具有促進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細胞的集落生成,從而達到升高血小板的作用。孔凡霞等[5]通過對75例ITP患者的臨床研究得出:rhTPO能夠促進ITP患者骨髓巨核細胞的集落生成,從而提高外周血PLT計數。此外,多篇研究指出,rhTPO對于應用糖皮質激素無效的慢性難治性ITP同樣具有顯著效果。張春青等[6]通過對74例對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的ITP患者進行研究得出:應用rhTPO治療后,患者PLT計數的升高值和曲線下面積及有效率均明顯升高,且對達那唑治療無效的患者同樣有效。趙娟等[4]同樣發表文獻指出:對于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或切除脾臟的難治性ITP患者來說,rhTPO具有顯著優勢,其治療慢性難治性ITP短期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輕微。這和王書杰等[7-9]的結論相似。然而,盡管如此,基于西醫治療ITP的局限性,rhTPO并不能解決所有ITP患者PLT減少的問題,而且既往文獻對于ITP患者應用rhTPO治療后長期隨訪的文獻較少。隨著人們對中醫藥多靶點治療疾病的認識的逐漸加深,中醫治療慢性難治性疾病的優勢也日益凸顯。
ITP可歸屬于中醫學“葡萄疫”“斑毒”“肌衄”等范疇[10-11],張景岳在《景岳全書·血證》總結本病病機主要為“火盛”及“氣傷”,治法上主要從治火與治氣入手。本次研究患者以虛證為主。由于“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即氣能行血、攝血,血能生氣,因此筆者采用補氣生血的方法進行治療。本研究中所用自擬補氣攝血湯由當歸、黃芪、黨參、生白術、熟地黃、炙甘草、阿膠、艾葉、川芎、白芍組成。本方由當歸補血湯和膠艾湯兩方化裁而成。其中黃芪、黨參補氣攝血,共為君藥。臣以當歸、熟地黃、阿膠、艾葉補血止血,佐以川芎、白芍,其中川芎配當歸,加強活血作用,補血不留瘀;白芍配阿膠養血。甘草為使藥,加強補氣作用的同時調和諸藥。全方共奏補氣養血、活血止血之功,具有補氣不傷血、止血不留瘀的特點。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證明,益氣養血的中藥能能夠使造血水平提高,促進巨核細胞的分化、增殖與成熟,減少血小板的破壞,增加外周血中血小板數量[12]。方中黃芪[13]的主要成分為黃芪多糖,能增強特異性免疫和非特性免疫的能力,能增加外周血淋巴細胞對白介素-2(IL-2)的反應性,從而促進造血干細胞的增殖;黨參能增加骨髓造血,提提肌體免疫能力,抑制ADP誘導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當歸能提高外周血紅細胞數、白細胞數和血紅蛋白等含量;熟地黃對細胞的免疫有明顯的增強作用,能促進小鼠淋巴細胞的增殖,促進IL-2的分泌。
本研究采用rhTPO聯合自擬補氣攝血湯治療ITP 14 d后,患者的PLT及Hb水平均顯著升高,且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97%,顯著高于單用rhTPO的對照組的79.31%。此外,治療過程中未發現與用藥相關的明顯不良反應。提示rhTPO聯合自擬補氣攝血湯治療ITP效果顯著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廣應用。
[1] 李振宇,徐開林.成人、兒童及孕婦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診治指南[J].國外醫學輸血及血液學分冊,2004,27(4):289-302.
[2] 楊仁池.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命名、定義與療效評價的標準化[J].中華血液學雜志,2009,30(3):215-216.
[3] 吳良華,張晉琳.成人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研究現狀[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1,8(4):189-194.
[4] 趙娟,鄒萍,羅毅,等.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臨床對照試驗[J].臨床血液學雜志,2009,22(5):457-459.
[5] 孔凡霞,陳曉樂,杜秋香,等.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聯合糖皮質激素和環胞素A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5,12(5):36-38.
[6] 張春青,王琳,秦平,等.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臨床療效[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49(7):117-119,124.
[7] 王書杰,楊仁池,鄒萍,等.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J].血栓與止血學,2010,16(4):149-153,157.
[8] 趙永強,王慶余,翟明,等.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療慢性難治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多中心臨床試驗[J].中華內科雜志,2004,43(8):608-610.
[9] 張曉麗,劉延方,孫慧,等.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療難治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刊,2010,37(7):17-18.
[10]趙偉,張飛宇,武君.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中醫藥治療概況[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0(4):55-57.
[11]呂昆.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中醫藥研究與進展[J].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8,23(6):97-99.
[12]蘇炳開.歸脾湯治療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33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1,6(4):156.
[13]孫建寧.中藥藥理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219-228.
R554+.6
B
1004-745X(2015)08-1475-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8.062
2014-12-08)
△通信作者(電子郵箱:8265019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