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青
【摘要】中小企業在我國的市場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融資難對中小企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和特點、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結合其所造成的影響,探討緩解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 融資難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經濟與世界市場緊密接軌,我國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國中小企業卻面臨著融資難,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其產生的原因有企業內外兩方面,只有通過完善外部融資市場和提升企業內部治理結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中小企業所面臨的融資約束,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穩定我國的市場經濟。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與特點
當前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增長和協調運行的基礎性力量,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但是與其重要地位不相匹配的是中小企業融資困難。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
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經營方式和市場開拓方面更加靈活主動,但是由于起步晚,自有資金積累少,不能滿足成長初期的要求,由于受到企業規模和市場影響力等因素制約,在融資難度上要遠遠大于大型企業,融資困難已經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的因素。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面臨著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融資難。在國際經濟增速放緩、國內宏觀調控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下,我國相當部分中小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等困難。雖然近幾年國家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有所關注,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來促進中小企業融資,但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仍然面臨融資困難的處境,資金無法得到滿足。
二是融資成本高,銀行對中小微型企業人民幣貸款利率普遍上浮20%以上,平均達到30%,導致中小微型企業融資成本上升10%~20%{1}。而對于那些得不到銀行貸款只能求助于短期民間信貸,由于民間借貸并沒有形成規范的市場,資金價格主要取決于資金賣出者與資金買入者之間的議價能力,暫無法得到民間借貸利率的準確統計數據,但是調查顯示,目前民間借貸月息多為3%~6%,甚至個別出現10%,如此高的資金成本,無疑使中小企業在面臨市場機遇時望而卻步。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特點
1.資金需求規模小、周轉期長,需求強烈。多數中小企業主要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其規模一般較小,自有積累方面存在著先天的不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強烈,特別是對于快速成長的企業,自己的積累資金遠不能滿足企業的運作需要,所以需要外源性融資的支持。
2.外源性融資渠道主要是通過銀行間接融資。中小企業很難直接進入資本市場融資,民間借貸又不規范,民間利率是銀行利率的數倍,這讓許多中小企業望而卻步。因此,中小企業主要還是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間接融資。
3.民間借貸是中小企業的重要補充。由于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間接融資的門檻較高,一般需要抵押貸款,但是小型企業自有能夠抵押的資產較少,導致只有為數不多中小型企業才能夠拿到銀行的貸款,那些拿不到貸款的企業,在機遇面前而又缺乏資金,只能夠通過民間借貸支付高額利息來籌集資金。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與原因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1.融資渠道狹窄。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為內部積累、銀行貸款、民間融資。而且這些渠道還有很多限制。內部積累,由于中小企業內部積累慢,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要求。銀行貸款需要抵押或者信用等級較高,中小企業也較難提供。民間融資成本過高,中小企業難以負擔。而發行債券和股票等方式的高門檻都把中小企業擋在門外。
2.融資成本高。上述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已經說明,銀行貸款是外源性融資的主要來源。然而,銀行給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普遍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40%-50%,企業接受上浮50%的利率,放款較快,40%的則要排隊。2013年之前的幾年,中央銀行連續的加息政策又給中小企業設置了一道障礙。2014年11月中央銀行降準降息,有利于刺激市場,但其主要服務于房地產。中小企業的收益能力有限。民間借貸利率又不規范,高風險高利率。致使中小企業在資金成本方面不堪負重,擠兌中小企業的利潤空間。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1.外部原因。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社會原因主要包括:一、缺乏完整的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體系。近年來。雖然國家頒布了一些新的政策,諸如要求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總行成立了中小企業貸款部等,但是還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體系,致使中小企業的融資和貸款仍然受到束縛和影響。二、缺乏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商業銀行和擔保機構。我國現行的金融體系建立于改革開放初期,基本上是與以大型企業為主的國有經濟相匹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與經濟結構調整,如今迫切需要有與中小企業相匹配的地方性中小金融中介與擔保機構。三、缺乏國有商業銀行的支持,出現銀行惜貸款現象。據測算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管理成本,平均高于大企業的5倍左右,在利潤最大化的追求下,銀行不輕易貸款。加之國家對銀行利率的管制,銀行更缺乏積極性。其四、直接融資渠道受限。
2.內部原因。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內部原因主要包括:一、缺少足夠的抵押資產。大多數中小企業可供抵押的資產較少,所以在銀行抵押貸款的制度下被阻擋在門外。二、治理結構不規范。絕大多數中小公司內部治理結構混亂,達不到發行債券或股票的標準,無法進行直接融資。三、信用等級偏低。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形成培養自己公司信譽的意識,不注重公司的信用等級,在進行融資時不能通過自有信用融資。四、存在過高經營風險。中小企業大多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對市場不具備大的影響力,稍有風吹草動就搖搖欲墜,公司倒閉與注冊的數量繁多,經營風險過大,導致銀行不敢輕易放款。五、信息不對稱問題比較突出。由于沒有形成完善的信用評級體系,中小企業會計作假現象嚴重,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使得即便是發展良好的中小企業要融資也困難重重。
三、融資成本上升對中小企業的影響
(一)影響企業競爭力進而影響經營能力
融資成本上升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企業為了保持一定的利潤空間,只能提高產品價格,然而成本壓力推動價格上漲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競爭力下滑,客戶積極尋找替代供應商,將訂單轉移至其他更為低廉的地區或國家。
(二)部分企業遭淘汰
融資成本上升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由于大多數中小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產品附加值低,訂單議價能力偏低,難以通過價格上升轉嫁成本上升的壓力,企業處于微利運營狀態。當面臨融資成本上升,中小企業無法抓住市場機遇,隨時都可能面臨著倒閉的風險。
(三)迫使企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中小企業規模迅速擴張,而發展中存在的融資難等問題制約了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低利潤企業的發展,各個企業都在尋找新的出路,不少企業實現了產業結構的成功轉型,而且新進入的企業也更多的考慮技術密集型產業,多數企業已由生產初加工、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科技型企業、新興產業發展,產業結構方式逐步實現由傳統型、粗放型、封閉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實業型、科技型、外向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拓展。
(四)對企業經理人的要求更高
融資難、融資成本高,需要企業配備一群高素質人才來扭轉企業命運,人是企業最具活力與潛力的資源。一個好的團隊,必須擁有一個高素質的企業經理人,才能帶好一個團隊,才能留住人才。這對企業經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上,我國的中小企業都是家族式企業,企業的管理人員大多是家族成員,具有很強的裙帶關系,這對企業的發展是一個嚴重的束縛,中小企業應該改變這樣的局面,讓有能力的人來引領企業的成長,否則將無法壯大。
四、應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策略
(一)從內部入手
1.改善中小企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中小企業制度,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源。其一、要健全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的財務流程要按規范化處理,才能夠給市場提供可靠的企業經營信息,減少信息的不對稱;其二、要健全企業的用人管理制度,消除裙帶家族式管理,推進人本管理,注重員工福利,加強技能培訓,減少員工流失;其三、要健全企業的產品質量管理制度,嚴格控制產品質量,以品質取勝,樹立自有品牌。
2.提高企業經理人的管理水平。其一、通過對項目投資進行科學論證,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這對企業經理人的理論與實踐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其二、改善管理模式,改變管理理念,要建立健全權責分離制度,加強成本管理。
(二)從外部入手
1.大力發展民間金融,使民間借貸陽光化。由于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長期缺失,伴隨著中小企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民間金融是正規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在金融市場方面打破現有限制,允許民間資本建立金融機構,特別是建立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
2.發展當地與中小企業配套的中小金融機構。建立跟引導地方金融機構,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細分市場服務,這能夠有效減少由于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市場失靈的現象,因為當地中小金融機構對本地企業會更熟悉,從而信息不對稱程度也會降低。
3.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中小企業信用問題的突出和嚴重性是其融資難的根源所在,破解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體系,推進建立以信用記錄征集、調查、評級為主要內容的中小企業信用制度,提高中小企業自身的素質和企業的信用等級。
4.加強政府扶植力度,建立有利于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政府應增加宏觀調控的職能,制定有利于中小企業融資的優惠政策,完善中小企業的法律法規建設,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注釋
{1}資料來源:高燕燕,何靜.中小微企業遭遇“資金劫”[J].經濟觀察,2011,(12).
參考文獻
[1]崔航.淺析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J].商業文化,2011,(12).
[2]王寧.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1,(27).
[3]尹淑娥.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經濟,2010,(23).
[4]高燕燕,何靜.中小微企業遭遇“資金劫”[J].經濟觀察,2011,(12).
[5]劉百寧,王海旗,王兆琪.中小企業融資實務與技巧[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6]潘峰.新經濟時代中小企業發展研究[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7]Peter Quartey,Financi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in Ghana.Journal of African business.Binghamton:2003.Vol.4,Iss.1;pg.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