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文會
【摘要】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發展環境,成本管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當作是生存與發展的制勝法寶,也是企業成本的關鍵所在。隨著人力、材料、能源費用的日益提升,公路行業內部競爭也越來越大。在企業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怎樣強化成本管理,樹立戰略成本意識,是擺在企業管理者面前的最為緊迫和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成本管理 企業管理 地位 作用
一、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
首先,成本是決定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企業經濟效益一般都會用投入和產出之比來表示,成本屬于企業所得和投入之比的一個方面,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了企業經濟效益水平。在現實中,企業成本是抵減盈利的關鍵因素,如果某一產品的銷量與價格處于穩定狀態時,其成本和盈利的關系是相互消長的,即成本越高,企業利潤越少,成本越低,利潤就越高。利潤的提升能夠確保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同時也會給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效益,讓企業擁有更多的內部資源來發展壯大。
其次,成本能夠直觀的體現出企業實際經營狀況,直接反映出企業內部各項經營活動所帶來的經濟效果,體現出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企業內部,生產材料的消耗情況、人力資源的利用情況、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生產管理技術是否科學有效、生產能力的高低等,都會直接或者間接的對企業成本產生影響。例如某企業在生產階段所消耗的材料、勞動力資源或者機械設備消耗過多,其成本必然會增加。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假設企業內部生產管理的某一流程出現了問題,或者供應部門采購成本過高,材料質量較差;又或者生產部門的工作效率較低,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等,企業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必然會降低。因此我們必須要對企業成本指標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再次,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企業是否能夠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指標。對企業發展產生影響的因素非常多,例如說市場原因、資金問題、生產技術、管理水平、發展策略等。若僅僅從企業內部管理的角度來講,筆者認為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高低通常取決于成本管理水平。若企業成本管理水平較低,很有可能導致企業失去競爭優勢,更談不上發展壯大。國內有很多企業在過去的計劃經濟時代,其產品市場占有率高,但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后,因企業成本管理不善,無法與其他新興企業展開競爭,導致其逐漸失去國內市場,一直處在虧損倒閉的邊緣,因此我們必須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夠確保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最后,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會對企業管理者預測、決策產生較大影響。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企業要想獲得更好的生存與發展就必須要立足于市場,企業管理者應該運用現代化手段對市場發展情況進行準確的預測,做出科學合理的生產經營決策。另外,為了對企業自身生產經營狀況進行全面正確的分析,我們應該采取有效對策確保各項經營發展目標的達成。由于企業成本指標是管理者進行市場預測和經營決策的重要參考資料,因此我們必須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夠確保預測、決策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二、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一方面,企業降低成本能夠提升其價格競爭力。當前市場競爭和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價格競爭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算一件產品的質量再好,也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價格與之匹配,這樣才能夠有市場和銷路。低價格在市場競爭中往往占據著優勢,而成本即是企業確定產品價格的主要依據。所以在價格確定的情況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從本質上來說是成本競爭,成本越低所獲得的利益就越高,誰就能夠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按照市場經濟體制的實際要求,企業應該結合市場形勢和自身情況來制定產品價格,盡可能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在質量相當的條件下價格越低其市場競爭力就越強。
另一方面,成本管理能夠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經濟效益是企業追求的核心目標,也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經濟指標,失去經濟效益企業便會被市場所淘汰。而企業的利潤直接決定了其經濟效益的好壞,因此成本管理工作就變得更加重要。無論在何種情況之下,減少成本都可以確保利潤的提高,當收入不變時,成本的降低能夠讓利潤增加。即便是對于一些不完全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來說,若其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企業便會連續虧損,也無法發揮出其在公共事業領域中的作用,甚至還會對政府的財政開支造成影響,增加納稅人的負擔,失去了自身價值。
三、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分析
(一)樹立戰略成本管理思想
從國內企業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過去的成本管理理念與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戰略成本管理的要求,企業必須要轉變過去那種以降低直接人工、材料費用為主的成本管理方式,不能讓成本管理僅僅局限在生產階段,而應該樹立以產品壽命為周期的成本管理理念,做好公路工程建設各個階段的成本費用的管理工作。另外,企業管理者必須要樹立成本管理思想,努力讓企業中的每一名員工都意識到成本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通過各種方式增強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工作質量,唯有這樣才能夠把過去以來的被動式成本管理轉變為主動積極的成本管理。同時我們還可以到一些成本管理工作做得比較好的企業中進行學習交流,積極學習借鑒他們好的成本管理經驗,分析其成本管理模式并根據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加以應用,從而提升本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
(二)充分運用價值鏈分析
成本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對企業管理工作起到了決策支持作用,成本管理的目標必須要與企業戰略管理目標相一致,即不但要努力降低成本費用,同時還應該幫助企業建立長期性的競爭優勢。企業在制定成本管理目標的過程中應該從企業全局出發,把企業內部實際情況和外部發展環境結合起來,從當前的競爭形勢出發,不但要關注內部價值鏈,同時還必須要關注行業內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從而幫助企業管理者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借助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戰略確保企業管理目標的最終實現。我們對企業內部價值鏈進行分析,能夠有效對企業運營過程中關鍵環節做出更好的改進,從而降低成本;通過對行業內部價值鏈進行分析,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自身企業在行業領域中處于何種位置,從而更好的優化與上下游價值鏈之間的關系;通過對企業競爭對手進行價值鏈分析,能夠幫助企業找到競爭的優勢與劣勢,從而有針對性的實施成本管理措施。
(三)實施現代化成本管理方法
必須強化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對企業內部所有的成本項目以及成本要素進行綜合整理,從而讓成本管理和企業其他價值活動相匹配,另外還必須要積極擴展成本信息的來源渠道,收集更多成本管理過程中需要的上下游渠道或者競爭對手的成本信息,從而構建一個全面系統、交互式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統,這是提升企業成本管理有效性的保障。利用現代化的成本管理方式,積極運用信息通訊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組建成本信息管理系統,同時把這一管理系統和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結合起來,為企業實現現代化管理創造良好的支持條件,最大化的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另外,現代科學技術的運用也給企業推廣實施新成本管理模式提供了技術方面的保障。
(四)完善成本管理與監督機制
首先,企業負責成本管理的人員必須要與采購部門、研發部門等其他部門深入溝通交流,確保全方位、全過程的成本分解目標的有效達成。其次,要建立完善企業成本管理系統,建立起由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管理人員參與的成本管理小組,主要負責對企業各項工作成本的計算、分析與跟蹤,確保目標成本的達成[3];最后,要完善企業成本管理經濟責任制,一是要建立成本管理相關的規章制度,例如說材料采購成本考核機制、研發成本考核機制、報價管理機制等,二是要讓各項成本的經濟責任清晰明確,把成本責任落實到每一名員工身上,三是要確保激勵懲罰制度的貫徹落實。
四、結語
總而言之,成本管理在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發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力,影響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為了實現有效的成本管理,達到成本管理目標,企業所有員工必須共同努力,從管理人員到普通員工都應該認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樹立成本管理意識,全面貫徹與落實企業成本管理相關制度。只有通過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夠真正的實現科學有效的成本管理,最終促進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卉敏.現代企業管理視域下的成本管理體系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07):58.
[2]崔海平.淺談成本管理的創新對企業管理的重要作用[J].財經界.2014(02):12.
[3]鄒志東.企業管理實踐探索——目標成本管理應用實踐[J].中國總會計師.201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