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優化會計實驗教學對培養會計應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調查本校會計專業大三、大四學生和部分企業管理人口入手,分析了目前會計實驗課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會計實驗課實驗項目改革方向。
【關鍵詞】會計實驗 實驗項目 改革
會計實驗教學是會計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是會計本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其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所培養人才的專業水平。因此,優化會計實驗教學對培養會計應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我校會計專業作為優勢專業,實驗課歷經多次調整和改革,已形成一套較完備的實驗體系,在培養學生能力上發揮出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就業口徑的不斷擴大,用人單位對畢業生需求質量的不斷提升,會計實驗教學的一些局限性也漸漸顯露,迫切需要改革。基于此目的,我們開展了此項小范圍的調查。調查對象分為兩類,一類為我校會計專業大三、大四學生,主要考慮他們經過三到四年的專業學習,已經對會計專業的系統學習有所了解,并且通過業余兼職、專業實習,在與用人單位的接觸過程中,清楚了自己的短板和發展方向;另一類為企業,通過與相關管理人員接觸,明確了用人單位對會計專業畢業生的意向和要求。
一、會計實驗課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專業知識的組織管理能力不強
會計信息系統是把整套賬目同時建立在計算機輔助的賬務系統上,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優勢把手工流程中繁復、量大的登賬、對賬以及報表的分析等轉化為電算化處理。企業反映經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和短時間的上崗培訓,會計專業畢業生能很快適應會計信息系統并逐漸熟練。但是當會計信息系統出現問題,或者需要企業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設計時,絕大部分人員無法勝任。雖然中、大型企業有獨立的信息部門,但是信息部門人員可能財務知識欠缺,小型企業迫于成本限制,沒有專門的信息部門和人員。所以企業希望會計專業畢業生能進一步加強會計專業知識的組織管理能力。
(二)對違規經濟業務的鑒別能力不強
會計專業畢業生經過會計實驗和企業實習,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處理合規業務一般不存在問題。但是在實際的會計工作環境中,對于一些形式合法,但實際違規的經濟業務往往很難鑒別。
(三)各行業會計適應能力不強
現在的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仍然主要以工業企業為藍本,雖然在理論教學中也涉及了其他類型,但比例很小,而實驗教學主要是工業企業的案例。但是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去向很廣泛,很多同學和非工業企業反映在實際工作中面對非工業企業業務很難上手。
(四)綜合管理能力未得到足夠重視
目前的會計實驗主要是以財務會計類實驗為主,實驗內容主要是賬務處理,停留在會計核算上,多為驗證性實驗,缺少涉及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以及稅收籌劃等具有訓練性、設計性、探究性、綜合性的實驗,不利于學生分析判斷能力、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更不利于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如財務管理實驗僅作為財務會計實驗的補充,依據財務會計類實驗的結果進行財務指標的計算并作簡單分析。而綜合類實驗雖然開設了ERP沙盤模擬實驗,但是實驗的廣度和深度還遠遠達不到企業的要求,這表明會計的管理本質仍然在教學過程中被忽視。
(五)校外實習質量較差
會計專業學生的校外實習一般都是在企業、公司或其他生產經營單位。這些單位作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一方面出于泄露商業秘密的擔心,另一方面怕麻煩,害怕實習學生工作中出現差錯,不愿意接收學生實習。即使接受了,也很難讓學生接觸全部或核心的工作,學生所做的大多數是文員之類的工作。所以很多學生覺得學不到實際東西,而且此階段正值高校畢業論文完成時間和學生找工作時間,許多學生無法安心實習。而學校方面由于經費、精力等方面原因,指導教師一般只能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與學生溝通,即使實地檢查,也只能保證當時效果,實習流于形式。
二、會計實驗課實驗項目的調整方向
(一)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系統實驗的層次
目前社會需求的不僅是懂得會計的人員,更需要具備會計專業知識的組織管理人員,這就要求學生在學好相關計算機數據庫知識的基礎上,以編制會計程序軟件為課程設計任務,讓學生從建庫開始,熟悉數據庫,將手工流程中不同崗位的實驗分解成各個功能模塊,分別設計模塊程序,在編程及調試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管理能力。整個設計過程運用了學生所學的各種知識,提高了學生的綜合水平。
(二)豐富會計實驗資料
會計實驗的基礎內容是處理日常發生的各種經濟業務,對其處理各方面都有規定,據此要求學生在實驗中熟練地掌握這些處理是必要的,但需要在設計會計實驗時為創新留有必要的空間。在設計會計實驗規范化經濟業務的同時,并存反映現實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各種性質的經濟業務:有簡單的和復雜的,有單一性的和選擇性的,有正確的和少量錯誤的,有正常的和個別特殊的,有一般性的和個別難處理的,有符合制度規定的和沒有制度規定的,有處理手續健全的和處理手續不全的、有真實的和虛假的等等。需要學生進行鑒別、分析而不是不經考慮就可以處理的經濟業務可以占全部經濟業務的10%左右。
(三)構建完整的會計實驗體系
綜合考慮會計專業各門課程情況及其相互關系,設置基礎性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研究創新性實驗為主的實驗教學體系。基礎性實驗是結合會計理論課開設的手工做賬和電算化操作,主要訓練學生審核原始憑證上,做會計分錄,填制記賬憑證,登記總賬和分類賬,編制會計報表。這部分實驗簡單,但是對學生必須循序漸進,融會貫通,為下一步的會計實驗打下基礎。綜合設計性實驗是結合ERP實驗,把原來單一零散的實驗變為跨學科、跨專業交叉融合的綜合性實驗。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稅法、成本會計、會計制度設計、審計學以及財務分析、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等課程。讓學生置身于仿真環境之中,從財務角度透視企業整體運營過程,對產品研發、籌集資金、回收投資、現金流量管理等進行分析,親自感受、體驗業務操作流程。通過此實驗不僅能系統地學習和掌握會計核算知識和技能,還能提高綜合分析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及查閱中外文資料的能力,使學生畢業后能很快地適應不同的會計工作環境。研究創新性實驗是針對會計某方面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而設計的,是學生利用現有知識去創造新知識的嘗試過程。老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時間選擇實驗項目或自行設計實驗項目,或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改變以往單一以班為單位統一完成實驗的習慣,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
(四)開設代賬公司
針對會計專業學生校外實踐難的局面,可以利用本校教師的優勢開設代賬公司。這樣,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接觸不同行業的會計實務,彌補單純以工業企業資料為主的局面,而且教師可以常態化監控學生的實習質量。
參考文獻
[1]胡元木.財經類高校提高會計實驗教學效果的探討[J].教育財會研究,2010.6
[2]于玉林.會計實驗教學的新進程——會計實驗創新教育的再探討[J].會計之友,2011.4
作者簡介:肖味味(1981-),女,江蘇盱眙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