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偉
【摘要】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指內部審計部門或首席審計官(CAE)在不受任何影響和控制的情況下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免受任何威脅其履職能力的影響,使內部審計人員能夠自由地開展工作并做出公正無偏的審計判斷。因此,要實現內部審計目標,首先要確保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關鍵詞】內部審計 獨立性 原因 對策
獨立性是審計的靈魂,是內部審計組織內的一種自我制約機制,內部審計部門若想充分地履行其職能,達到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運營的目的,就需要保證其審計活動獨立執行。本文將主要分析現階段影響我國內部審計獨立性的因素,并就如何加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進行探討。
一、影響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的主要因素
(一)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獨立
我國現階段部分企業并沒有在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領導內部審計工作,內部審計部門由管理部門直接領導或與其他部門合署辦公的情況也很常見,如由監察部門或監事會領導,或是附屬于會計部門或與會計部門合署辦公。我國企業的這種內部審計部門的隸屬關系不符合《國際內部審計專業實物框架》中的內部審計部門通過建立雙重報告關系來保持內部審計獨立性的要求,嚴重影響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
(二)管理層對內部審計認識偏差,不重視
企業內部審計能否保持獨立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認識程度和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很多企業管理層并沒有從改善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健全內部管理的高度去理解內部審計,而是簡單的認為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一樣,是對企業的經濟監督。有的甚至認為內部審計部門是安排在企業內部監督自己的,由此產生抵觸情緒;或者認為內部審計并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可有可無。高管層對內部審計工作的不重視與認識偏差,使得內部審計工作浮于表面,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大打折扣,內部審計人員無法正常地履行內部審計的各項職能。
(三)未實現內部審計人員的垂直化管理
內部審計人員的管理權并未由內部審計部門掌握,如內部審計人員的人事調動、薪酬管理、考核激勵等往往由審計部門所在單位控制,并未實現垂直化管理由內部審計部門獨立負責。這樣一來使得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中因薪酬、考核等因素,可能會過分考慮被審計機構的“感受”,制約審計人員工作的獨立性與客觀性。
(四)內部審計師職業素質有待提高
大部分企業并未建立了一套嚴格的審計人員選拔、任用、培訓和業績評價的制度,以保證和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如內部審計人員往往直接來自于財會隊伍,知識機構較單一,對內部審計準則、內部審計手段等知識技術了解不夠,如現階段通過計算機數據庫、統計軟件等實現的非現場審計技術。部分內部審計人員因職業素質欠缺并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處處依企業管理者的意愿行事,內部審計工作缺乏權威性與獨立性,工作質量打了折扣。
二、加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的建議
(一)建立內部審計部門雙重報告關系
即一方面與最高管理當局聯系,向其報告工作(即行政上向CEO報告),以便使審計結論和審計建議能得到充分考慮,查出的問題能及時得到解決;另一方面,又與董事會聯系,向其報告工作(即職能上向審計委員會報告),以避免內部審計活動受管理當局的阻撓。
(二)改變管理層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認識偏差
IIA定義內部審計為:內部審計通過采取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評價和改善組織的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過程的有效性,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IIA將咨詢的功能明確地表述出來并融入到準則結構中。內部審計工作應向服務型審計靠攏,向高管層展示內部審計“顧問”的形象,改變管理層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認識偏差;同時還可向管理層開展內部審計宣傳工作,擴大影響力,讓管理層認識到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獲得管理層的支持,維護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三)建立垂直化的內部審計人員管理系統
如在集團化公司中,分支內部審計機構的內部審計人員的人事調動權、薪酬管理權、激勵考核權等應由總部審計部門負責,而不該受到駐地機構控制。使內部審計師在開展審計工作中不受管理層的制約,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應該建立內部審計人員的評價體系,從專業素質及道德水平等方面定期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評估,使內部審計人員有自主學習及自我提高的意識。抓緊內部審計人員的后續學習工作,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開展職業道德宣傳和教育,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及法律意識,培養內部審計人員“規范行為”、“嚴守底線”、“服務發展”的職業道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