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茜++嚴俊杰
【摘要】在中國中部地區發展過程中,區域內各城市存在著多種改革發展模式。作為中部地區各省的地級市,山西大同、安徽毫州、河南南陽、湖北襄陽、湖南岳陽、江西吉安六市近年來通過各地政策、資源優勢的改革以及獨特的發展模式,在經濟、文化及社會發展發面均取得空前發展。現就以上六個城市的改革發展模式進行比較分析。
【關鍵詞】中部地區城市 發展模式
中部地區經濟一直是我國發展國家經濟的主要部分,“中部崛起”下的各主要城市開始加快經濟改革步伐,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就整體發展而言,中部地區經濟較于沿海經濟仍有差距。
大同以煤炭儲量大,質量高而被譽為“煤都”。煤田總面積1827平方公里,總儲量達376噸。該地區煤炭開采的歷史已經有1500多年,直到20世紀末期,大同市礦務局一直是全國最大的煤炭生產企業。從1980年~2001年,大同市累計輸出原煤14億噸,向京津唐輸電超過1000億瓦時,并向歐洲、亞洲、美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優質動力煤1.45億噸。大同市已經建成以煤炭、電力為支柱產業,冶金、機械、建材、化工、輕紡、制藥、食品等部門協同發展的工業體系。
毫州建有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強、品種最全、質量最好的中藥材專業交易市場,日交易品種2600多種,年交易額可達200億元以上。毫州市委市政府為促進中藥現代化發展,制定并實施了1000億元目標的《安徽?。ê林荩┈F代中藥產業發展規劃》和《中華藥都——養生毫州行動計劃》。毫州中藥材特色產業基地被國家科技部列入“火炬計劃”,一年一度的“全國(毫州)中藥材交易會”更是享譽全國。目前,毫州已初步形成了包括中藥材種植、加工、流通、科研和教育在內的比較完整的產業中藥材產業體系。另外,毫州還擁有以古井貢酒、高爐家酒為龍頭的各類酒企業130多家,年產各類酒水10萬余噸,產量占安徽省一半以上。
近年來,南陽經濟發展迅速,經濟體系日趨完善,三產業比例為20:52.63:27.37。南陽素有“中州糧倉”之稱,境內農產品、礦產、森林資源豐富,糧食總產量穩定增長,連續八年產量超過100億斤;2010年時,油料總產突破百萬噸大關;全市礦產資源儲備量初步估計潛在價值為4247.54億元。除此之外,南陽還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積極推進工業“發動機計劃”,連續三年共篩選確定了151個投資過億的重點項目。目前南陽已經在光電、紡織、油堿化工、電力和生物能源四大產業的發展優勢日益凸顯。尤其在光電領域,南陽已經成為中國三大光學冷加工基地之一。同時,南陽作為歷史悠久的古城,擁有眾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人文景觀和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近年來文化會展和旅游業發展迅速?,F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64處,不同專題的博物館14處。
襄陽市高新區布局為“一區兩園”,重點發展特色汽車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以汽車零部件項目為主題的汽車工業園總面積為48平方公里,是高新區的一大支柱;神龍和東風康明斯生產的發動機共實現產值157.8億元;東風德納車橋有限公司已經成為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中重型車橋生產基地;中航精機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汽車座調角器生產企業,其產品遠銷海外,改變了我國中高檔轎車座椅調角機構依賴進口的狀態??梢哉f,高新區已經成為千億級開發區,并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預計2015年末,該區將實現產值1000億元,提供稅收6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0萬個左右,在十年內成為具有影響力的開發區之一。
交通運輸是岳陽經濟發展的先行官。岳陽港現有158畝貨場,1100米鐵路專用線,兩個直立式碼頭和8個泊位。岳陽港下轄有岳陽國際集裝箱港和城陵磯剛去,其中集裝箱港味“長江八大良港”之一;城陵磯港區分三期簡稱,預計投資人民幣16億元,其中一期6.8億元,吞吐量為集裝箱30萬TEU,散貨80萬噸。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京廣高速鐵路客運專線,107國道和京珠高速復線平行穿越;長江黃金水道通江達海,洞庭湖大橋和在建的岳常高速,石華高速,岳通高速,岳汝告訴何荊岳鐵路穿行而過。洞庭湖大橋、荊岳長江大橋的通車構成了“承東連西”“南北貫通”的交通網。岳陽機場已經進入國家“十二五”新增4D等級的機場計劃,今天的岳陽位于多元交點上,是長江中游僅次于武漢的又一個“金十字架”。
“歷史紅,山林好”,吉安的紅色歷史地位不可替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此從事過革命實踐活動。吉安屬贛江中游,羅霄山脈中段,山河秀美,景色宜人,自然景觀數不勝數。目前,吉安有革命遺址425處,國家級紅色文物保護單位2處28個,省級17處,市縣級78處。具有舊址多,保存完好,范圍較大,景點集中,時間較長等優勢,是中國六大紅色旅游紀念地之一,首批“A級紅色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十佳基地”。
對上述6個城市改革發展進行研究,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特色與模式,現分析各市的模式,可得出在發展驅動因素、政策影響強度、區位影響強度、區域整合能力、特色產業、創新模式、發展路徑等多方面存在異同。
在驅動因素方面,各市都存在政策驅動的影響,其中南陽、岳陽、襄陽也受到自身實踐創新的影響,而大同、吉安和毫州則得益于本地區的資源優勢;在政策影響、區位影響、區位整合三方面,各市均受到較強影響,并且良好的政策、區位優勢都促進了本地區的快速發展。其中良好的區域整合能力,能為本市的經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特色產業方面,各市的發展則各顯神通,如大同的煤電產業、毫州的中藥和白酒產業、襄陽的汽車產業、吉安的旅游產業等等;文化基礎方面,則因地而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比如岳陽和襄陽的青年創業文化,毫州的中藥文化還有吉安的革命精神等等;在創新模式方面,大同和毫州“產業興市”,襄陽的“高科技引進”模式,吉安的各色“旅游一體化”發展模式;最后,在發展路徑上,除了吉安是一直以來以旅游業發展,其他市區則基本上都是由農、牧業向工業方面發展,具體而言有農業區到企業最后到地級市,農業區到高新區到企業,也有農業區到綜合開發區等路徑。
經過上述對比與分析,可以得出中部城市改革的模式各不相同,進行深入改革仍需資源整合,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利用本市特色,吸引投資者來提高本市經濟。
參考文獻
[1]襄陽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政府網 http://www.xfhdz.org.cn/contents/ 3/24807.html.
[2]梁鵬.中原經濟區規劃正式發布[N].河南日報,2012-12-03(1).
[3]張明俊.2011 年中部六省發展分析與安徽崛起建議[EB/OL].安徽省統計信息網,2012-03-22.http://www.ahtjj.gov.cn/tjj/web/ index.jsp.
[4]巴志鵬.統籌區域發展視角下的中部地區崛起戰略述要.臨沂大學學報,第36卷第2期,2014年04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