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蓓 范海燕
“高參小”項目的實施,讓學校成為真正的受益者。聯大“高參小”的導師們是我們的高參,使小學的學生也能接觸大學教師大師級的課堂,讓學生大開眼界,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激活了學生的潛能,讓我們看到孩子的無限可能。如今,在“高參小”項目引領下,我們的課程如多彩的畫卷越畫越美麗,越畫越耀眼!
教育作為培養(yǎng)人的活動,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地發(fā)展,從而使每個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北京市高校參與小學體育美育發(fā)展工作”(以下簡稱“高參小”)項目的支持幫助下,我們改變傳統(tǒng)的資料觀念,充分挖掘和利用社會教育資源,為豐富學校課程提供可能。
學校開設了科學創(chuàng)新、體育健康、藝術審美、數學思維、語言文化、品格修養(yǎng)等特色校本多元課程,課程內容呈現多樣性、選擇性、層級性和特色性,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學習經驗,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與眾不同的主體,滿足每一個學生不同的發(fā)展需要。將教育內容最大化,使教育與社會自然緊密聯系,給學生更生態(tài)的課堂,注重學生結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一、科技創(chuàng)新讓學生插上飛翔的翅膀
科學探索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以動手和探究為核心,用學生必備的基礎學科知識,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在“高參小”項目引領下,教師以“學習—實踐—思考”為主線,對課程進行一體化設計,編寫了一整套科技探索教材。從故事引入,激發(fā)學生興趣,通過講解科學原理知識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認識和思考,通過動手實際操作進一步驗證科學原理,以進一步加深印象,通過課后思考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加深認識、擴大知識面。全面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探究科學的興趣和素養(yǎng)。
每周五是學??萍既盏拇笞甙鄷r間,學生們走進各種科學創(chuàng)新的課堂中,科學技術小組、車模社團、小牛頓實驗室、海洋奧秘小分隊、機器人社團……開開心心地學唱著一首首科普小歌謠,認認真真地嘗試著一項項科學小實驗,真真切切地感受著日常生活中的科普小常識,他們在玩中學,在玩中用,體驗動手實踐,激發(fā)他們對科學知識、科學技術的興趣與向往,喚起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他們真正領悟科普的精髓,感受到科學的魅力與
力量……
二、體育健康,讓學生擁有健康的身心
以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為指導,遵循培養(yǎng)健全人格、優(yōu)雅行為、堅實基礎、出色智慧的目標,學校融合健康心理、健美操、籃球、足球、跆拳道等多項課程。在北京聯合大學(以下稱“聯大”)“高參小”項目支持下,通過課程實施,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健康成長,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每周的課后一小時時間,學生們紛紛換上跆拳道服、健美操服或籃球隊、足球隊的隊服,開始一小時的體育健康課程。跆拳道館內,他們的一招一式都體現出跆拳道的精神: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健身房中,健美操小運動員們臉上洋溢著笑容,動作整齊有力,用身姿詮釋著優(yōu)雅,用別致的造型展現著力和美的結合……
豐富多彩的體育健康活動,強化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團結、快樂、失敗、成功,增強榮譽感和自信心。在市級健美操比賽中,120名一年級學生帶來的健身操活力四射,動感十足,最終獲得了一等獎。
三、藝術審美,讓學生浸潤美育的滋養(yǎng)
美是客觀存在的,只有具備善于發(fā)現的雙眼和善于感受的心靈,才能體驗到藝術的美。因此,要懂得美、欣賞美,提高審美鑒別能力,就必須從小學生的審美教育開始抓起。為此,學校在聯大“高參小”項目支持下開設藝術審美類特色課程,包括舞蹈隊、合唱隊、電鋼琴小組、小主持人班、創(chuàng)意手工、快樂京劇社團、英語兒童劇團等。
每周的課后一小時時間,學生們來到豐富多彩的各個藝術審美課堂中,了解美,認識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每到這個時候,一朵朵藝術的鮮花不斷綻放:畫筆與紙接觸的繪畫瞬間,小腳尖與地板接觸的舞動瞬間,小手指與琴鍵接觸的演奏瞬間,小演員與角色接觸的演繹瞬間,彩泥與小手指接觸的揉捏瞬間……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作,一個個舒展柔美的動作,一首首悅耳動聽的天籟,一件件精致形象的彩泥作品,他們用藝術勾畫出一個又一個寶貴的七彩童年。
藝術審美課程,引導學生參與審美體驗,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對藝術作品進行直接的感知。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從小就培養(yǎng)起對于美的愛好,并且培養(yǎng)起融入美于心靈的習慣。多次市、區(qū)級藝術節(jié)比賽中,學生都取得了好成績。特別是一年級舞蹈社團的舞蹈—《快樂的小羊羔》,在藝術節(jié)比賽中獲得了全區(qū)一等獎。
四、數學思維,讓學生打開思維的空間
目前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能力,而學生能力的提高,關鍵在于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加強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就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開設數學思維特色課程,就是從觀察能力、猜想能力和思維能力等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
每周一的興趣班時間,教師借助各種有趣的數學游戲,激發(fā)學生思維動機,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教師注重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猜想能力,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升華。數學思維課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實施思維訓練,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學生漸漸具有了嚴謹的思維能力、科學的邏輯能力,多次在數學競賽比賽中
獲獎。
五、語言文化,讓學生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力量
書是甜的,朗讀是快樂的,閱讀是享受的。在語言文化特色課程中,總是有那么多看不盡的精美書籍,讀不完的有趣故事,體驗不夠的風情文化……在聯大“高參小”項目支持下開設的國學課更是深受學生喜愛,同學們讀經誦典,徜徉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
“明理之要必在讀書”,閱讀是“心靈的教育”。學校開展了海量閱讀工程“五讀機制”:學生們的每一天,都是在誦讀圣賢經典中開始的。進校,晨讀講解,他們認真收聽經典著作講解,用心誦讀,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午休,自薦欣賞,他們通過學校廣播進行“經典圖書聯播”活動;放學,吟誦品味,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論語》的誦讀聲中離開學校,結束一日校園生活;每周三下午課后,學生進行主題閱讀,他們坐在自己的教室里,靜靜地閱讀,細細地品味,60分鐘的光陰,他們在書海中徜徉;回家,自主閱讀。全校還開展了圖書漂流活動,如“創(chuàng)編新童謠”“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系列講演、“經典圖書聯播”等活動,學生們在各項活動中獲獎。教師們鼓勵學生積極向全校同學推薦好書,分享讀書的故事。
家長們都說,現在孩子講話時會引經據典了,漸漸有了書卷之氣,儒雅之風。
六、品格修養(yǎng),讓學生樹立良好風貌
學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提高學生的品格修養(yǎng)可以使他們對祖國的未來進行反哺報答,提升學生的民族感情。因此,在學校對學生進行品格教育是一切教育的
根本。
品格修養(yǎng)特色課程的開展,貫穿于學生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早晨,值周老師和禮儀生都會向走進學校大門的學生親切問好,真誠地鞠躬,這就是以身示范。每周一全校師生在國旗下集會,共同進行主題教育活動,“為學”的目的是首先要學會如何做人,而這種做人就是指對自身人品、素質等方面的要求。孔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边@句話就是告誡人們首先要學會做人,清凈自身,貢獻社會,知恩圖報,做一個品行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社會成員。學校的廣播分早晨和中午兩次,結合《弟子規(guī)》《論語》和“一日箴言”的講解,對學生進行品格修養(yǎng)的教育。
一聲真誠的問候,一個甜美的微笑,一個敬意的鞠躬,一個豎起的拇指,一次愉快的合作,一次溫暖的幫助……都是學生良好品格和修養(yǎng)的體現。
“高參小”項目的實施,讓學校成為真正的受益者。聯大“高參小”的導師們是我們的高參,使小學的學生也能接觸大學教師大師級的課堂,讓學生大開眼界,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激活了學生的潛能,讓我們看到孩子的無限可能。如今,在“高參小”項目的引領下,我們的課程如多彩的畫卷越畫越美麗,越畫越耀眼!
(作者單位:北京市171中學附屬青年湖小學)
(責任編輯:任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