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增俊
(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北京市100834)
智慧化: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未來
馬增俊
(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北京市100834)
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發展方向是智慧化,即在管理升級的同時,與人類思維模式有機結合,促使效率提升,使硬件設施和軟件之間有機地結合起來。發展智慧農批,應與國家形勢、政策形勢和企業發展形勢銜接起來,與智慧農業、智慧城市融合發展、相互促進。當前可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在第三代批發市場的基礎上,讓市場內部各個部分、各個環節之間有機結合,使市場管理更加精準,市場運作更加高效;二是真正實現市場向前后端(即生產基地和零售商及消費者)的延伸;三是真正實現市場與市場之間的緊密合作,相互依存,協調發展。
智慧化;農產品批發市場;智慧農業;智慧城市;電子商務
當前一些地方已經提出了發展“智慧批發市場”“智慧農貿市場”以及“批發業智慧化升級”等概念(參見表1),其內容基本上是指電子結算、信息發布、前端產地追溯、后端消費者追溯,以及在市場放置智能Wi-Fi等。現在我們也提出要發展“智慧農產品批發市場”,但內容卻有所不同。
1.第三代批發市場發展催生智慧農批萌芽
2006年,筆者提出了“第三代批發市場”的概念,其中包括七項內容:與城市和諧發展;以保證農產品質量為核心競爭力;打造品牌;系統化管理;廢棄物再利用,發展循環經濟;與批發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成為國際貿易平臺。如今,不少市場在各自不同的方面達到了第三代批發市場的水平,有的是在食品安全方面,有的是在系統化管理方面,有的是在硬件設施方面,有的是在產品品質方面,有的是在打造品牌方面,有的是在國際貿易方面,等等,都已經取得一定成果,但只是在某一個方面,而不是整體發展。如果把各個方面有機地銜接在一起,自然就是向智慧化方向發展。我認為,第三代批發市場發展到現在,通過將一些成功的經驗有機結合,就開始朝向智慧農產品批發市場方向發展。
2.智慧城市、智慧農業發展的推動
當前國家提出發展智慧農業和建設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提出是因為出現了“物聯網”。智慧城市包括很多內容:信息技術等先進手段的應用、整合城市里的運營系統,也包括居民生活、城市服務、商業活動等等,所有方面結合在一起,這就叫智慧城市。當前,很多城市已經得到相關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扶持。此外,在發展智慧農業方面,不同部委也給予鄉鎮資金支持其進行通信技術應用、物聯網建設等。這些雖然與智慧農業關系不是很大,卻有助于向智慧農業發展。國家把電子商務作為重點提升到智慧農業和智慧城市層面的時候,資金扶持的力度加大一定會引導企業朝這個方向發展。有些企業獲得資金扶持,就會做這方面的事情,而有些企業本身就已經在做,也會去申請資金扶持,那么不管是哪類企業,都會促進其向前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溝通前端農業生產和后端消費的主渠道,如果不往智慧化方向發展,那自然就會落后,有可能將出現電子商務公司、高端配送中心代替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情況。因此,農產品批發市場也應該向智慧化方向發展,真正與國家形勢、政策形勢和企業發展形勢銜接起來。智慧農產品批發市場與智慧農業、智慧城市關系參見圖1。

表1 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智慧化探索典型案例
3.外部經濟環境高速發展的影響
(1)電子商務發展非常迅速
盡管做農產品電子商務盈利的很少甚至沒有,但是并沒有阻礙電子商務前進的步伐。當前,有純粹的電子商務公司做農產品電子商務,也有超市、農產品批發市場甚至配送環節在做。這種趨勢發展很快,逼迫農產品批發市場必須與其對應,所以電子商務對農批行業的影響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2)我國現有的區域經濟發展
東盟自貿區、上海自貿區、中韓自貿區等的建設,以及各大港口放開,對經濟發展促進非常大,對于農產品流通、進出口流通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那么農產品批發市場如何應用這些外部環境,如何擴展市場的交易范圍,如何讓線上線下不同的異地市場更好地銜接,如何有效運營,這些外部環境決定了農產品批發市場必須往智慧型方向發展。
智慧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
1.市場內部的發展
前面講到的第三代批發市場,與智慧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概念是不一樣的。第三代批發市場是市場整體提升以后的定位,智慧農產品批發市場則是在第三代批發市場的基礎上讓市場之間有機地結合。
(1)市場管理更加精準
過去市場管理講求的是系統工程,就是用傻瓜相機的模式,采取“人指揮人”的管理方式。而智慧農產品批發市場則首先是形成一個良好的系統,把各個方面都管理起來。國外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管理越來越深入,流程越來越優化,而我國的批發市場管理還是粗放型的,有些管理思想很好,但落實不好。如果把思想加入管理中,將管理精細化,那么商品管理、人員管理、流通管理等都可以得到加強,這就不僅僅是一般所說的思想進步,而是用心用腦來進行管理了。
其次是配送的分等定級。國家出了很多標準,但是經營者、批發市場、經銷商不用,農貿市場里賣菜的商販也不用,他們把西紅柿分成三堆,一個是最貴的,一個是中檔的,一個是最便宜的,這就是他們最實用的標準化。為什么我們的標準化就用不上?就是因為管理方式粗放。此外,采購商如何分等定級,也涉及到配送分等定級、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問題。
(2)市場運作更加高效
一是硬件、軟件高效運作。現在有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硬件設施很好,但軟件不行,而有的市場軟件好,硬件設施又不行。將兩者合而為一的狀態就是成功的模式。比如,批發市場有門禁系統,市場內還有結算系統、信息發布系統、食品安全控制系統、廢棄物處理系統等。如果能夠通過門禁系統知道進場的一車菜裝的是什么,同時預測出將來產生多少廢棄物,那么車輛從進門開始,就能夠測算出后面每一個環節的工作量和工作內容,并把它提前落實到位,這就是智慧化,通過硬件與軟件的結合,把各個方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所以我認為,智慧農產品批發市場是指在管理上升級的同時,與人類思維模式有機結合,促使效率提升,把硬件設施、軟件之間有機結合。

圖1 智慧農產品批發市場與智慧農業、智慧城市關系示意圖
二是市場管理者和經銷商一體化的有機結合。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在2006年專門研究過“批發商和批發市場到底是什么關系”的課題。當時有很多企業老總給過許多建議,對此我仍然記憶猶新。所以我在第三代批發市場的理念中就提出來,市場和批發商合而為一、有機結合的時候是最佳狀態。現在智慧農產品批發市場則演變成為一體化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經銷商如何更有機地結合。目前國外是有限競爭,因為經銷商較少,而且與市場之間仍然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提供服務的關系,并沒有真正地為對方著想,國內的一些農產品批發市場則真正做到了。比如,西安欣綠批發市場就是經銷商形成了公司管理層,建立了市場,市場管理者和經銷商的關系非常密切,基本上是經濟共同體。未來批發市場能夠真正站穩腳跟,具有核心競爭力是關鍵。
三是線上線下的國際貿易。大家都在做電子商務,可是沒有將線上線下融合在一起。現在線上不掙錢,作為一個企業,如何讓電子商務變成企業的贏利模式,如何避免電子商務與現實市場剝離,實現有機結合,才真正是農產品批發市場需要研究的。批發市場不能僅僅只研究電子商務,而要研究線上線下怎樣融合,真正變成智慧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一部分內容。
2.市場前后端的延伸
市場不能僅僅站在市場自身的角度,而應該實現前后端的延伸。前端是生產基地,后端是零售商及消費者。當前批發市場、經銷商與前端聯系已經很緊,是服務型的,如果能做成功能型的就大不一樣了。此外,為了同后端建立穩定的關系,把后端市場和后端消費者作為研究的主要內容和工作的主要目標,市場的地位就穩定了。不僅僅是實體的貿易,而是用服務、調研及線上和線下的互動結合在一起,農產品流通的主渠道地位就不會變。
3.市場與市場之間的緊密合作
目前集團化的企業,主要有深圳農產品、哈達、雨潤、宏安、新發地等等,現在應研究如何讓集團化的市場真正發揮集團整體效應。集團化如何真正使市場之間相互依存、相互有機地結合,這是個非常大的課題。其中的深層意義也有很多,如何讓大集團和現有的獨立市場之間協調發展,從而使農產品批發行業共同發展,這是需要研究的。如地區聯盟、物流共享、貨源共享、信息互通、貿易合作等等,都是需要認真研究的內容。
今后,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將在智慧農批、第三代批發市場、集散地市場以及城市銷地市場等方面進行試點,與企業共同探索各種成功模式,真正使中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成為世界學習的榜樣。
責任編輯:林英澤
Being Smart:the Fu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olesale Market
MAZengjun
(China Agriculture Wholesale Market Association,Beijing100834,China)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olesale market is to be smart,i.e.with the upgrade of management,it will be combined with human thinking pattern,and with the promotion of efficiency,the hardware will be combined with software.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wholesale marke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hould be linked with national development situation,policy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related enterprises;it will also be linked with the developmentof smart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smart city.It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such three aspects:first,based on the third generation wholesalemarket,we should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and the links of thismarketand realize the precisemanagementand efficientoperation;second,we should realize themarketextension both forwardly and backwardly(i. e.production base and retailers and customers);and third,we should realize the close cooperation,interdependence,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among differentmarkets.
smart;agriculturalproductswholesalemarket;smartagricultural industry;smartcity;e-commerce
F724.1
A
1007-8266(2015)08-0006-03
馬增俊(1964—),男,山東省濰坊市人,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會長,世界批發市場聯合會理事會理事、亞太地區工作組主席,全國農產品購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物流技術分會副理事長,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國家標準委員會全國農產品流通標準體系建設協調小組專家組專家,高級經濟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農產品流通體系、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及食品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