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新 杜 剛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 100018)
如果將高職教育提升至本科的教育層次,對目前我國的情況來說是否合適,在提升路徑方面到底應該如何選擇。針對這一問題,2004年8月,教育部和其他部分聯合頒布了一項“封殺令”,其內容為“2007年前??茖哟蔚母呗氃盒2荒茉偕墳楸究啤?。2005年9月,國務院對此項規定重新進行了審核:2010年之前,在原則上專科層次的院校不可以升級成本科院校。教育部在2012年所頒布的《“十二五”期間院校設置工作建議》中重申:高等職業院校原則上不可以升級成本科院校,也不能和本科院校發生合并[1]。但是,在學術界的探究和發展并沒有因為所謂的“封殺令”而終止。關于此方面問題本文進行了較深入的探究和闡述,希望可為我國高職教育提供參考。
當前,社會上關于本科層次的高職院校在教育方面研究非常廣泛,但是他們所使用的概念卻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主要是“高職本科”、“技術本科”及“本科高職”這三種。在中國的期刊網上,如果以“技術本科”作為條件進行檢索,可以檢索到大約三百條相關結果。在早期提出的“技術本科”這一概念,其中對高職院校有著較大影響的就是郭楊及石偉平等相關的學者。郭楊的觀點是,為了迎合我們國家進入WTO之后對于技術人才的培養的要求,需要發展長學制的高職教育——技術本科;石偉平則從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角度提出了技術的獨立性及發展的必要性兩個方面,討論了目前我們國家發展技術本科的重要性和緊急性,他認為,技術本科的本質意義就是本科層次的技術發展[2]。同時,我們如果在國內相關網站以“高職本科”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可搜索到大約120個相應的結果。這其中,學者李法春將當前的所建立的高職本科學校及高職升級成本科的院校合稱為“高職本科”。相對來說,“高職本科”這一概念還是比較直接、準確、容易理解的。
當前社會上高職教育的相關研究人員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對本科層次高職院校的教育的起因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和充分的分析,其中比較具備代表性的首推學者李均,他通過對美國、德國及日本這三個較發達的國家在本科層次的高職院校的教育歷程和經驗做出分析之后認為,這些較為發達的國家在本科層次的高職教育方面的發展和生成是教育體系內部和外部很多方面的因素相結合的結果,集中展現了現代高職教育層次的升級、形式的多樣化以及學習終身化的趨勢[3]。與此同時,他還就當前高職院校的辦學從??茖哟沃饾u向本科轉變的起因進行了具體分析,并且總結歸納了以下五點論說加以說明。
對院校層次的升級相應地就會對技術人才的需求逐漸提高,處于專科層次的技術人才已經不能完全填補一些技術復雜和人才需求密集部門的需求,所以說,受教年限的增長,對理論知識及實踐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的本科高職就自然形成了。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聯合國發布的《國際教育標準類別》,規定了高等教育的主要類型,即高職教育的整體形態應該包含從專科、本科及到研究生的相應層次[3]。
教育部門的職能并不是要一直遵循辦學初期所制定的目標而始終不變,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及經濟發展的動態,教育本身要根據學生的就業方向選擇、終身教育結構的建立和高等教育的可變性等發生轉移。所以,不同種類的高等教育結構可以突破和改變其辦學教育初期所制定的目標和方針;可以將自己本身作為其他方面的高職教育的競爭者來思考轉變的日后發展和今天后定位。
目前世界上的高等教育逐步展現出一種趨同的狀況,尤其是作為高等教育首位的大學和作為高等教育次位的高職院校,其在教學的目標和相應的實施手段方面都逐漸開始統一化。普通的大學院校中出現了高職。而專科院校升級成了科技大學,還有一些高職學校開始向學術型大學轉變,這些都是“趨同說”的真實反映。
在??平逃袠I,其本身就有可能存在一種“易變”的特性[4]。從高等教育體系的每個系統和社會的關系來分析,??平逃翘幵谶@一體系中的表層上,所以說,專科的教育非常脆弱,尤其是當外界社會整體的教育體系發生變動的時候,它就容易遭受到波及和影響。而對于大學來說,其獨立性相對??茖W校而言還是比較強的,大學中原本具有的傳統和自身存在的邏輯非常強大,經常會讓大學學生產生學習上或者是生活上的惰性,除非外力非常強,一些小的外力因素往往對這些根深蒂固的大學起不到多大的影響,其變化幅度也是微乎其微的。
相關學者通過多年的探索,對開展本科層次的高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急性達成了相對統一的意見,但是針對如何開展和實施的問題一直各持己見,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簡介和方法。楊金土提出的“高職分化”這一理念,即針對目前的三年制高職教育體系進行了劃分:一部分將三年制中的前兩年轉變成二年制的專科教育,并且采取“低目標、低分數、低收費、形式多樣化”的策略大力開放,以此實現高等教育的普及性及大眾性。另一部分劃分成學制四年的本科技術教育,充分培養技術人才,并且使這些技術人才能夠適應國際上的同類人才的技術標準,即從專升本的方面起步,首先從比較發達地區著手,特別是普通大學和職高類學院分布相對比較密集的城市,從中探索和發展二年制技術本科的重點方向,學校要以招收應屆畢業生為主,最大限度地提高技術能力和理論內容的雙向綜合素質。
獨立設置的院校則不能列入技術本科的實驗中,而應該盡全力提高??茖用嫔限k學和教育的質量。石偉平曾提出改造加升級的策略,一方面,可以對傳統的本科學校進行改變,讓學校從傳統的學術性轉變成技術型大學。另一方面就是讓少數的辦學條件較好的高職學校,在進行一系列的考核和審查合格之后將其升級成技術本科[5]。還有一些高職學校歷經多年的發展之后,逐步積累和發展了一套屬于自己獨有的辦學方式和辦學設備及師資力量,還有的高職學校具有較好的辦學背景,所以讓這些院校升級成本科,能更好地體現出技術教育的辦學特色。
在某種意義上,本科層次的相關問題已經成為當前限制我們國家高職教育健康發展的一項主要因素,也是政府、學者及相關的辦學院校相互爭論的熱點問題。經歷了多年的探討和實踐,這方面的問題已相應地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果,在進行整體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之上,我們提出以下思考。
針對當前社會的發展需要及世界上高職教育的動向來看,我們國家發展本科層次的高職教育必然會成為日后發展的主要形式。相關的學者和教育研究人員經過多次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對高職院校升級已形成一致的觀念[6]。展望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教育發展歷程,從上世紀大學的形成,直至美國劃分土地捐贈給大學院校的發展,大學教育中所有的重大創新和變革都和其本身的原有秩序和寬松的發展氛圍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相反,大學的發展和變革如果遭受政府太多的干預和監管,就會遏制學校本身的發展勢頭,致使學校自主創新的空間縮小,創新能力遭受壓制。所以說,我國相關的教育管理部門應該重視社會發展的需求、學校發展的需求及學者們的觀點,放松對高等院校的管制,讓高等教育本身的生長秩序自由形成,并且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給予支持,而不是頒布所謂的“封殺令”進行攔截。
盡管雙軌制的策略可以在提升高職教育的層次上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如果我們將眼光放到長遠的角度去看,這一措施并不是最理想的方式,它不僅會讓職業學校逐漸向普通院校發展,致使雙軌制發揮不出應有的效果,從而失去了原本的意義,甚至這一措施還會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起到負面的作用[7],不但沒有提升高職教育在社會上地位,反而進一步加深了“低等教育”的印象,出現弱化高職教育的情況。還有一部分人為夸大區別高等職業學校和普通職業學校的特性,對高等學校的內部的教育體制進行更高層次的劃分。比如:經過將高職院校的單列,采用和社會上普通高等學校教育不一樣的評價體制進行一些高職教育,大到國家示范學校的評估,小到任課老師的職位評定、課堂評審,等等。為了防止高職院校和普通院校的競爭,對高職院校的事件評審機會進行提高,但是卻不能提升高職院校在社會上真正的價值。其實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
通過本文對本科層次的高職教育問題的分析和描述,我們了解到新時期的本科高職教育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我國高職教育研究的一個重點內容。通過對本科高職教育方面的問題研究所得出來的成果進行綜合分析,我們認識到發展本科層次的高職教育是目前的潮流所向,但是我們不能對所有的高職院校都一概而論,必須結合相應學校的辦學背景,辦學條件,以及師資力量等方面進行充分的考察之后,再對其進行升級。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的高職教育和本科教育的良性發展。
[1]郭揚.關于我國發展技術本科的策略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12(1).
[2]石偉平,徐國慶.試論我國技術本科的發展[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13(8).
[3]李法春.設立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的理性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1(8).
[4]雷世平,姜群英.專科高職院校升格本科的“政策口子”緣何不能開[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13(9).
[5]李均,趙鷺.發達國家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研究——以美、德、日三國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2(6).
[6]潘懋元.建立高等職業教育獨立體系的芻議[J].教育研究,2013(5).
[7]李紅衛.我國高職專升本政策回顧與展望——兼論我國發展高職本科的路徑[J].職教論壇,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