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堰田
近年來,隨著藝術生高考錄取率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高中和中職學校預留大量招生計劃用于錄取有藝術特長的學生,中等學校藝術生在校人數急劇上升。在辦學規模擴大以后,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管理這些藝術類學生。面對新的挑戰,應以教育規劃綱要為指導,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做好中等學校藝術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徑,不斷增強中等學校藝術生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中等學校藝術生思政工作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藝術生人數不斷上升,升學率也持續走高,成績喜人,但藝術生思想政治管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令人擔憂。當前高中藝術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綜合素質普遍不高,管理難度大
第一,在思想方面,藝術生思想活躍,理想信念較淡薄,組織性、紀律性差,自控能力不強。當前,中等學校藝術生多是95后,想法怪誕豐富,尋求多變且富有創造性,他們就像校園里跳動的音符,演奏著風格多樣的旋律。但他們容易忽視現實,過于理想化,同時,他們喜歡獨來獨往、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觀念和團隊合作意識。
第二,在文化成績方面,半天文化、半天專業的教學安排使文化課學習時間極為有限,文化成績讓人揪心。當學生進入學校以后,學校非常重視藝術生的專業學習,學生自然將大量時間投入到專業課的學習上,文化課課堂成了休息的場所,在個別專業常常形成“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狀況。文化成績的不理想無形中給學生增加了很大的思想壓力,也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
第三,在心理素質方面,藝術生情感豐富,情緒化傾向突出。首先,他們多愁善感,情感強烈且多變,情緒化傾向突出。中職藝術生由于專業的原因,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較易受到藝術氛圍的影響,藝術表現形式中的虛擬、夸張、偏激也易影響他們的內心和言行舉止。藝術的學習為學生的求學生涯增添色彩,但也把他們領到了另一個非真實的世界。其次,專業競爭激烈,學生心理壓力大,自我調適力度有限,學校心理干預有限。部分中等學校為了應付檢查,開設心理輔導課,配備心理咨詢師,但多數是擺設。另外,很多學習藝術的學生家庭條件較為優越,生活平順,從小養成強烈的優越感,抗挫折能力不強。
2.不良社會風氣侵蝕藝術生的靈魂
中等學校藝術生經常到校外學習、演出,比普通生更易接觸成人世界。他們有較強的社會交際能力,有美麗的外表和卓越的藝術才能,這些都讓他們有強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表現欲,渴望觀眾和掌聲。與此同時,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也在腐蝕著他們的心靈,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攀比之風和奢靡之風,誤導他們的價值取向,對他們以后的發展極為不利。
3.思想教育方式過于傳統
對藝術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像對普通學生那樣,藝術生有著天然的好奇和表演欲望,傳統的思想教育講授會讓他們感到枯燥乏味。我們常常發現,有些教師工作認真踏實、兢兢業業,但總管理不好學生,越是管得狠,學生的逆反心理越強。因此,在思想教育方面,教師應轉化角度,用創新的教育方式代替傳統教育方式。
二、做好中等學校藝術生思政工作的方法和途徑
學校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做好高中藝術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
1.圍繞專業發展開展思想教育,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當前,在高中藝術教育中,漠視、輕視、淡化育人功能的現象有所抬頭,重能力輕品行、重分數輕素質、重尖子輕差生的現象仍然存在。藝術中學在培養模式、培養目標上都與普通中學有較大差異,但最核心的育人功能始終不變。教育成效不應只看學生是否能唱出優美歌曲、彈出動聽的旋律和畫出悅目的作品,而要看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看他們是否掌握了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看他們是否具備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是實施教育的主導思想。高中藝術生的三年學習時間有兩年要學習專業知識,教師可圍繞學生的專業發展開展思想教育,這既是適應新形勢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開展藝術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專業課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教會學生先做人、后學藝,爭做德藝雙馨的楷模,還要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本領。學校和班主任也可經常組織專業比賽,通過專業引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凝聚班級力量,鼓舞士氣。
2.以主題班會為陣地,打好思想教育堡壘戰
隨著學校主題教育活動系列化、課程化建設的不斷推進,班會課這一德育教育的主陣地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班會課上,班主任圍繞特定的主題組織形式豐富多樣、感染力強、主題鮮明、針對性強的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為人處世、治學態度與方法的教育,這樣的教育能深入人心,達到教育目的。同時,班會課上還會展現教師的親和力,拉近師生關系。主題班會不一定能徹底解決某一問題,卻是解決具體問題的有力舉措。把班會的意義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也是提高教育實效的重要一環。
3.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提升團隊凝聚力
校園文化活動具有育人功能,既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又能在推進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校園文化活動一方面可充分調節和豐富藝術生的課余生活,發揮他們的特長,引導他們集中注意力于課外活動中,減少不文明行為的發生,達到以活動促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可引導藝術類學生充分發揮潛能,將其導向功能滲透到學生的思想和心靈,例如舉辦的設計活動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行為。
4.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和學生干部的作用
專業課教師與藝術生在一起的時間比班主任多,交流的話題也多,因此,在有的專業,學生很信服專業教師,對文化課教師則態度冷漠,這種現象在體育專業表現得尤其明顯。學生干部熟悉班上同學的情況,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起到促進作用。教師應采取多種方式加強校班兩級學生干部的選拔和學習培訓工作,提高學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文化成績,發揮他們的優勢,根據各班存在的問題因勢利導,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律法規、校紀校規的宣傳。學生干部和普通學生的交流沒有障礙、沒有隔閡,會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5.堅持學校、家庭、社會緊密聯系
學校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生存技能、為人處世的主要場所,家庭是終身學習的重要場所。例如我校的家校聯系制度,主要內容是每月與家長聯系一次,期中和期末將學生在校期間的思想、學習、社會實踐和綜合表現寄發給學生家長,并隨寄回執單,回執單是讓家長反饋對學校管理及教育學生的建議和意見。每學期召開四次家長委員會,邀請委員會成員對學校的各項工作進行監督評議,學校匯集意見,落實整改。另外,每年寒暑假讓學生到社區參加綜合實踐,并撰寫社會實踐報告,這對促進學生正確認識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長才干、樹立社會責任感和緊迫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總之,學校應調動學生家長參與教育,將學校、家庭、社會的力量有機融合,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藝術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中等學校在校生是國家未來文化事業的主力軍,是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希望,承載著弘揚中華傳統、創造新時代文明的歷史重任。因此,中等學校藝術生思想政治教師應冷靜分析新變化,勇敢面對新挑戰,機智處理新問題,不斷探索、總結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全面提升德育工作實效。
(作者單位:甘肅省靖遠師范學校)
(責任編輯:徐曉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