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主沉浮》中的陳明麗,是《金枝玉葉》里的玉琪,是《寶貝》中的陳靜波;是《敢愛》里的雷蕾,是《離婚律師》中的焦艷艷,也是《三個奶爸》里的鄒男……她美麗、端莊、大方、典雅,一切與美有關的詞語賦予在她的身上都不為過。她渴望獨立、自由的生活,年紀輕輕就在國外闖蕩,一番成就后,又拋開所有回國做一名“北漂”。她就是演員——張萌,一個為演戲而生,聰慧美麗的女人。
2004年,在第53屆環球小姐的總決賽暨頒獎晚會上,張萌手捧花束,扶著頭上戴著的銀色皇冠,以總冠軍的姿態向在場的所有觀眾們微笑致意。
時間回溯到2015年,如今再回憶起當年的獲獎經歷,張萌還是很開心,她說那次得獎給她的人生都帶來了很大的幫助。“首先它讓我找到了自信,其次它讓我學會如何在公眾面前展現自己,如何在復雜的同齡人的競爭關系中突出表現自己。所以我覺得在年輕的時候參加這種比較有競爭意識的比賽還是很有意義的。”
“我做出的每一次選擇都是我人生的轉折。”
張萌說自己一直是個喜歡冒險的姑娘,上高二的時候就出去讀書。至于出國,完全是自己小時候的選擇:想去個離家越遠越好的地方,感受一下異國他鄉的不同環境,看看世界。沒費太多口舌她就說服了父母,帶著所有對未知的美好與向往她飛去了澳大利亞。和大多數離開家的孩子一樣,空虛的感覺伴隨著張萌開始了留學時光。
出發前,曾有人跟她說,出國只會趨于平凡,她說不,我要出去看看再說。在張萌看來十七八歲正是一個女孩子最好的出國時機。“因為她們不會為留學耽誤時間,也不會被舶來文化改變既有的價值觀,更不會耽誤看到外面無限的精彩……”這個世界上有一類人是不會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的,因為他們內心的聲音已經過于強大,張萌就是這樣的人。她在做出人生的每個選擇的時候,都會感受到一個聲音的指引,這個聲音甚至會屏蔽掉周圍所有的影響。“也許年輕本來就是一種自信吧……那時候,我沒多大本事,可總是有百分之百的自信。如今看來,我覺得出國是我做過的最正確的選擇。”
而她做的另一個人生的正確選擇應該就是做演員了。當年她選擇懷揣著6000塊人民幣告別了澳大利亞回到國內。實際上,在張萌離開澳大利亞之前,憑借做雙語節目主持人和參加澳洲華裔小姐選美比賽,她在澳大利亞華人圈里早已小有名氣,可是她就這么頭也不回的離開,對于辛苦拼搏來的名與利,她似乎毫無眷戀。
“在我看來,每個在異鄉闖蕩的人都能在鄒男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2005年張萌接拍了人生的第一部戲《我主沉浮》。對于自己第一次演戲,張萌覺得聽起來仿佛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十年時間,轉瞬即逝,無論是《我主沉浮》中的陳明麗,還是《神話》里一人分飾兩角,飾演現代女人高嵐和古代少女小月;無論是《金枝玉葉》里的玉琪,還是《寶貝》里的陳靜波;無論是《敢愛》里的雷蕾,還是《離婚律師》里的焦艷艷……張萌用一次又一次精彩的演繹,一個又一個經典的角色見證著這十年間的成長與進步。
最近,張萌又在熱播劇《三個奶爸》中飾演了“北漂女”鄒男,初登場時鄒男是一個有實力沒背景的小鎮出身的學霸,她的心中有對浮華生活的向往,對成功的渴望。她本想憑自己的能力去實現成功,但事不如愿,為此走過彎路使用心計上位,最終卻被自己的助理用同樣的方式陷害,從而醒悟過來回歸本真。
張萌說在塑造這個不那么討好的影視形象時,她摒棄了單一的反派人物演法,把北漂的辛酸,對名利的欲望,被生活所迫等現實因素結合起來,將鄒男的行為合理化,使得鄒男的轉變真實自然。不僅如此她還針對鄒男這個角色,特意在劇集播出期間寫了一封誠懇的《給北漂者的一封信》。
采訪時,問她為什么想要寫這樣一封信,張萌思考了片刻說道:“我當初在接演鄒男的時候,其實對這個人物是又愛又恨的,當要飾演這樣一個角色的時候,必須要走進她的心理,必須要有一個北漂的心理,一個年輕女孩子的心態,還要有對這個社會的感受。所以當我在扮演這個角色的時候,有很多想要表達的東西。還真不是因為她有爭議,有人罵我了,我必須要說點什么,其實我就是想表達一些鄒男想要說的東西。我一直覺得鄒男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只是她身上匯集了很多人的缺點,但是她有她的閃光點,也許因為劇情需要,我們突出了她的缺點,忽略了她的閃光點。所以作為她的扮演者,我覺得有沖動想要去表達,想要說點什么。”
“我做的工作是我的興趣,所以不覺得辛苦。”
從之前的《離婚律師》里的焦艷艷,到這次《三個奶爸》里的鄒男,張萌演繹的角色總是充滿爭議,不過她卻不以為意。“作為演員,我不會排斥任何角色,就像我演鄒男的時候沒有把她當成反面角色來演,因為我理解她,所以我演她的缺點,演她的優點,演她身上最真實的東西。我覺得身為演員對于角色如果從一開始就去想能不能紅,討不討喜,會不會吸粉,會不會掉粉,那么從演員本身來講就不純粹了,這些都不是一個演員該想的事兒。”
如今,張萌工作越來越忙碌,不過她卻說自己完全可以接受工作到很累,但是不要每天都是一種滋味的累。“演員的工作每天都不一樣:今天拍拍戲,明天拍拍雜志,對我來說就算是休息啦!人總是這樣,興趣是讓你忘掉所有勞累和疼痛的良藥。”至于為什么最近這么專心地拍戲,她坦言只是因為拍戲可以做不一樣的自己,看到自己的各種可能性。
每一個被演繹過的角色在張萌眼里都像是自己的孩子,沒有更愛或者不愛。“拍戲是個過程,演員能在這段經歷中嘗到一個別樣生活的滋味,通過幾個月的努力,去演繹一個角色其實是個樂事。我們會與之前不認識的導演和演員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在這個過程里去貼近更多人的內心。對角色的理解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讓你明白很多事情。打開一扇窗,任何角色都是一樣的。”
“學會承擔與取勝,把心放寬,所有事情都會迎刃而解。”
在演藝圈闖蕩這么多年,張萌坦言偶爾遇到瓶頸期自己的壓力也很大,不過她會通過大量的運動來緩解,“跑步、攀巖都是我的減壓運動,運動之后整個人都會放松下來。但有時工作太累,只能窩在家里看書,當腦子里充斥著別人的故事的時候,就會忘掉自己,心境更加寬闊,心一大,人就灑脫輕松。”
如今,張萌不在需要通過大量運動來減壓,由于多年的歷練,張萌懂得如何承擔與取舍,她的心境也像她所追求的那樣,愈來愈大,愈來愈寬廣。面對工作,她會保持內在的緊張感,但從外部看卻是有的放矢、自在自如。
日常生活中,張萌對下廚做飯充滿熱情,喜歡中西結合的菜式。“我漸漸發現研究烹飪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每一個步驟都會影響到菜式的最終味道。每次下廚,即使是同一道菜,在配料和步驟上仍會做不同的嘗試。偶爾修改做菜的方式,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而對于時尚,張萌也有著自己的看法:“我不是跟風的人,但是對時尚有自己的看法。我覺得時尚是最適合恰當的展示自己的魅力。”所以無論你在什么場合看到張萌,她都會讓人驚艷。張萌對時尚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并不張揚卻讓人看上去非常舒服,她天生有一副好身材,就算休閑居家的風格也能讓她穿出美感。不僅如此,張萌很注重細節,對于小配飾的搭配頗有心得,比如她喜歡收藏耳環和手鏈,“像這些小東西我見到了就會買,它們是很好搭配的東西,一件樸實的衣服,配上它們都會顯得有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