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文 曹青 黃月花 童容容
氨磺必利(amisulpride,ASP)又名阿米蘇必利,是1997年由法國Sanafi-Synthelali公司研發,在我國由齊魯制藥有限公司首先生產,商品名:帕可,是我國新近上市的一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相關臨床研究證實其具有療效好、不良反應少、對陰陽性癥狀均有效的優勢[1-2]。奧氮平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藥[3]。本研究為探討氨磺必利治療女性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和安全性,以奧氮平為對照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樣本均選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江西康寧醫院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受試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1.1 入組、排除及退出標準 (1)入組標準:符合國際疾病與健康問題分類第10版(ICD-10)關于“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4],且PANSS量表[5]評分≥60分,年齡18~55歲,實驗室檢查無異常。(2)排除標準:有嚴重器質性疾病、軀體疾病、藥物和酒精依賴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3)退出標準: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嚴重并發癥或特殊生理變化,治療中發生重大疾??;癥狀加重需改變治療方案;要求自行退出;依從性差<80%或>120%(依從性=實際服藥數量/應該服藥數量×100%)。
1.1.2 臨床資料 共入組1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均分為2組(n=50),氨磺必利組(研究組)50例,年齡18~55歲,平均(33.52±10.35)歲;病程 1個月~4年,平均(2.57±2.14)年。奧氮平組(對照組)50例,年齡18~56歲,平均(34.31±9.45)歲;病程 1 個月~5 年,平均(2.49±2.21)年。以上資料2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100例患者中95例完成8周治療,脫落5例,其中氨磺必利組脫落3例(自行退出2例,依從性差退出1例)。奧氮平組脫落2例(依從性差1例,出現軀體疾病而終止1例)。
1.2 方法
1.2.1 藥品 氨磺必利片為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 20113231,商品名:帕可;規格:200 mg/片);奧氮平片為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 20010799,商品名:歐蘭寧;規格:10 mg/片)。
1.2.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進入為期1周的清洗期,停用一切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抗焦慮藥和心境穩定劑等。清洗期結束后符合入組標準者進入8周的治療期。研究組服用氨磺必利片,起始劑量200~400 mg/d,2周內可加到600~1200 mg/d,平均劑量為(750±248)mg/d;對照組服用奧氮平片,起始劑量5~10 mg/d,2周內可加到10~20 mg/d,平均劑量為(14.0±3.5)mg/d。整個研究期間不得合并使用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和心境穩定劑等。可酌情使用苯二氮卓類及抗膽堿能藥物。
1.2.3 療效及不良反應評定 在治療前、治療后2、4、6、8周末同步使用PANSS量表,TESS量表進行評定。評定由2名精神科主治醫師以上職稱人員進行,評定者之間一致性Kappa=0.87。療效以顯效率和PANSS減分率為評定指標:PANSS減分率≥75%為痊愈,50%~74%為顯著進步,25%~49%為好轉,<25%為無效。顯效率=(痊愈例數+顯著進例步數)/總病例數×100%;減分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30)×100%。不良反應以治療中出現的癥狀量表(TESS)評定,同時進行相應的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血糖,肝腎功能,心電圖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出現不良反應例數/總例數)×100%。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應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各組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脫落病例資料未納入統計分析。
2.1 療效分析
2.1.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經過8周治療,氨磺必利組和奧氮平組顯效率分別為76.6%和72.9%,2組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U=0.167,P>0.05)。見表 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1.2 2組治療前后PANSS總分及各因子分比較 治療前2組PANSS總分和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及一般精神病理癥狀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治療2周后2組PANSS總分和各分量表評分與各自治療前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各時點組間陽性癥狀、精神病理癥狀和PANSS總分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陰性癥狀在治療4周后氨磺必利組比奧氮平組減少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安全性 2組的不良反應多在用藥早期出現,一般均較輕。氨磺必利組和奧氮平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8.3%(18/47)和45.8%(22/4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嗜睡和體質量增加奧氮平組顯著高于氨磺必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2 2組治療前后PANSS總分及各因子分比較(±s)

表2 2組治療前后PANSS總分及各因子分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bP<0.01;組間比較,t=2.47、2.13,cP<0.05
組別 例數 PANSS 治療前 治療后2周末 t值 治療后4周末 t值 治療后8周末 t值氨磺必利組 50陽性癥狀 27.83±5.05 23.07±4.32a 2.12 20.25±4.78b 3.79 11.17±3.52b 5.58陰性癥狀 24.25±5.56 20.43±2.78a 2.08 15.63±2.17bc 3.87 10.01±2.62bc 5.69一般病理 42.29±8.33 31.32±7.56a 2.43 27.25±6.95b 4.12 20.52±4.53b 6.05 PANSS 總分 91.32±4.75 78.54±3.47a 2.52 70.42±2.21b 4.89 51.68±2.73b 6.79陽性癥狀 28.02±5.92 23.19±4.25a 2.45 19.43±4.32b 4.08 12.24±2.53b 5.18陰性癥狀 24.15±5.72 21.08±5.76a 2.05 19.98±3.13b 3.12 14.29±3.81b 5.01一般病理 41.59±7.73 32.13±6.17a 2.41 29.72±2.58b 4.58 20.93±5.74b 5.67 PANSS 總分 93.58±6.26 79.36±5.12a 2.59 70.12±4.18b 5.11 52.12±3.34b 6.38奧氮平組 50

表3 2組不良反應比較[n(%)]
精神分裂癥是目前最常見的重性精神病,涉及1%的人口。臨床癥狀主要以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和認知功能缺陷為主,其中陽性癥狀是由于中腦邊緣系統多巴胺功能亢進導致,而陰性癥狀則與前額葉多巴胺功能下降及5-HT遞質有關。奧氮平屬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能有效拮抗D 2和5-HT 2受體,氮拮抗多巴胺受體的能力相對較弱,能全面改善精神分裂癥癥狀,包括陽性、陰性、情感和認知障礙,其治療精神病性障礙的療效已得到廣大精神科醫師的認可,同時對代謝、內分泌的影響也受到關注[6-7]。而氨磺必利是一種苯甲酰胺類衍生物,是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該藥對多巴胺D 2、D 3受體具有阻斷作用,能選擇性地與邊緣系統的D 2、D 3多巴胺能受體結合,低劑量時主要阻斷D 2D 3突觸前自身受體,消除突觸前抑制,使多巴胺進入間隙量增加,緩解陰性癥狀,高劑量時主要阻斷突觸后受體,使多巴胺結合位點減少,從而治療陽性癥狀。這種雙重作用機制使患者由急性期、鞏固期到維持期的過度只需調整藥物的劑量就可達到疾病全過程的有效治療;同時氨磺必利對D 1、D 4和D 6受體亞型無任何親和力,對5-HT和NE能等其他神經受體親和力較低,基于以上特征,該藥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較少發生諸如嗜睡、體重增加、椎體外系反應等副作用[8]。
本研究結果顯示,氨磺必利與奧氮平治療女性精神分裂癥療效相當,均從治療2周起有明顯效果。氨磺必利組顯效率為76.6%;奧氮平的顯效率為72.9%,2組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國內研究結果[9]相似。而奧氮平組嗜睡、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氨磺必利組(P<0.05)。據國內臨床研究表明,奧氮平可引起嗜睡,但嗜睡在適當減輕日劑量后略有減輕,但體質量增加應值得我們重視,尤其對于女性患者,可嚴重降低服藥的依從性[10]。
綜上所述,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肯定,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高,依從性好,是一種很好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值得在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推廣使用。
[1] 黃斌,王祖承,徐鶴定.氨磺必利:一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J].上海精神醫學,2000,12(2):114-115.
[2] 黃素培,張瑞玲,王來海,等.氨磺必利的藥理學進展與臨床應用評價[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1,11(8):679-683.
[3] 汪艷,蔡麗偉,張紅星,等.氟哌定醇與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和安全性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2,38(4):217-219.
[4] 范肖冬.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72-77.
[5]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267-276.
[6] 沈漁邨.精神病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503-536.
[7] 黃楠,陸崢.精神分裂癥急性期的藥物治療進展[J].世界臨床藥物,2010,31(4):216-221.
[8] 劉林晶,劉家洪,唐偉,等.氨磺必利與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療效和安全性對照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2,38(4):249-251.
[9] 孫霞,楊建立.氨磺必利與奧氮平治療急性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21(3):292-293.
[10] 郭偉,許海波,張新風.氨磺必利與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隨機對照研究[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12,12(3):28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