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輝
中等職業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否全面提升學校管理執行力,決定著職業教育的發展速度和質量。那么,如何提升學校管理執行力呢?下面結合安徽濉溪職教中心的實際,筆者談些自己的看法。
一、統一目標打基礎
學校發展規劃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是學校沿著科學道路發展的指南針,因此中職學校必須科學制訂發展規劃。但有相當一部分學校缺少核心競爭力,制定的目標往往和現實發展情況有很大出入,究其原因是學校管理水平沒跟上,或者說是執行力度打折造成的。既然學校制定了統一目標,那么全校上下應形成工作合力,把學校決策意志轉化為教師的自覺行為。在此過程中,校長要時時刻刻做到一手抓目標完成情況,一手抓執行力,絕不打折。
二、下好全局一盤棋
中職學校工作千頭萬緒,作為決策者,要正確指導,人員分工要依據實際能力而定,提升每個人的執行力,讓所有的人都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弘揚教職工的精誠團結、同舟共濟的團隊精神,這對學校目標的實現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讓每個成員都因在這個團隊而自豪,都因為這個團隊作出奉獻而自豪,都因分享到這個團隊集體榮譽的快樂而自豪。所以,提升學校管理中的執行力,必須要有大局意識、全局意識,把學校發展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上。
三、行“制度管人”方式
學校制定制度,絕不是想針對哪一個人,而是讓大家有一個行為準則、尺度。學校必須實行“制度管人”的管理方式,解決人情管理的弊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所有教職員工無一例外,這樣既維護了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又營造了學校執行力文化。
四、態度轉變是關鍵
一個學校教職工的工作態度,往往是由學校制度的執行力度決定的。一個優秀、管理規范科學的學校,教職工的行為常常是自覺的,而一個制度雖然健全,但執行力度打折的學校,你會看到松散、懈怠、怨聲載道,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執行力不是工具,而是做好工作的態度。一個學校人員一旦定下來是很難有大的結構改變,校長雖然不能改變人員結構,但可以通過科學的管理,調動教職員工的積極性,改變他們的思想和態度,充分發揮每個教職員工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變“要我去做”為“我要去做”,從而增強學校整體的執行力。
五、細節落實是核心
常言說:細節決定成敗。落實好學校管理的每一項細節,是提高執行力的有效措施。筆者學校對此制訂了詳細的管理標準,把執行力滲透到每一個細節。如在教室管理中,規定了教室的空間與班額大小、溫度、濕度、采光度、教室的布置等;在學校標識管理中,力求“讓學校的每一面墻都會說話”;在人事管理中,制訂教師個人成長促進計劃,促進個人全面發展,關注教師歸屬感。
六、“以人為本”如添翼
教師是學校管理的主體,是形成管理能力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學校管理必須以人為本、科學運作,提升學校管理執行力,人本化體現在:
1.利用科學管理目標,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一是目標制定得要明確具體,要增強教師行為的動機誘因和強度。二是目標制定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要長短結合,科學適度,便于實現。
2.抓住教師需求特點,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作為學校管理者應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一是抓住教師較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激發他們無私奉獻的事業心;二是抓住教師的心理需求,激發他們強素質、塑形象的自尊心;三是抓住教師追求新知、與時俱進的需求,激發他們刻苦學習、矢志成家的上進心;四是激發教師做學校主人、做事業主人的責任心。
3.積極提供優質服務,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我們的教育工作者無私奉獻、甘作人梯,為此,學校的管理者應從事業出發,抓住教師的物質需求特點,做好服務,著力解決教師關心的福利問題,不斷豐富與充實他們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文體活動。
七、創新反思是源泉
職業學校要重樹職校形象、提升職教質量,就必須加大創新力度,提升學校管理的執行力。
1.準確把脈地方經濟發展走向
職教應注重開發地方經濟資源,配合政府決策行為,有效地設置專業。要做到以市場是否需求為衡量的目標,以畢業生是否受社會歡迎為檢驗的導向,并以骨干專業為抓手,以潛能專業為依托,在“強、特、優”的發展上做足文章。
2.完善多樣化辦學機制
社會多樣化的人才需求、學生多樣化的發展需求,對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為此,職業學校可實行“長短學制結合”的辦學體制,并把培訓班辦全,把就業班辦活。
3.要吸納各方力量參與學校管理
一是贏得地方政府的主動參與,以使經費投入、出口與入口、生存與發展等重大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二是讓有條件的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學校建設和和管理,讓企業把學校的專業設置、畢業生錄用等同自己的生產經營、新產品開發等緊密聯系起來,求得企業對學校人力提供和智力支撐的補償與回報。三是贏得社會的熱情參與,吸納社會閑散資金,用于學校的基礎投入,不斷完善學校軟硬件設施。
(作者系安徽濉溪職教中心校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