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娜娜 馮正直 呂慧
摘 要: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切入,首先分析解讀軍人的血性這一心理現象的本質特點,并進一步論述了血性對于軍人的重要意義,最后從心理學角度提出了鍛造軍人血性的具體途徑與方法。
關鍵詞:血性;軍人;職業個性;心理
1 血性就是軍人的職業個性
個性,也稱為人格,是指人的整體心理面貌。軍人作為一個職業群體的整體心理面貌,我們可以稱之為軍人的職業個性。與其他人群的職業個性相比較,軍人的職業個性當中最凸顯的特點就是血性。換句話說,軍人這個職業,最能彰顯習主席所說的“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血性的本質特點。因此,血性就是軍人的職業個性。具體來說,軍人的職業個性由個性傾向性、個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識三個部分構成,軍人的血性恰好體現在這三個方面。
(一)血性體現在軍人的個性傾向性當中
個性傾向性是是軍人進行活動的基本動力系統,包括以下四個方面:需要、動機、理想、價值觀。而軍人的血性也正是由這四個方面發動起來的。敢打必勝、視死如歸的軍人血性,正是源于軍人個性傾向性的動力功能。這些動力包括一個軍人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敢于戰勝困難,堅決完成任務的強烈的求勝動機,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計個人安危的價值觀,以及獻身使命,報效國家的崇高革命理想。
(二)血性體現在軍人的個性心理特征當中
個性心理特征是軍人個性心理的核心系統,是軍人經常表現出來的本質的、穩定的心理特點和行為風格,包括氣質、性格、能力。而這三個方面,最能彰顯出軍人的血性本色,是軍人血性的核心部分。鐵骨錚錚、俠肝義膽的軍人血性,表現在雷厲風行、勇往直前的軍人氣質中,果斷頑強、堅忍不拔的性格特征中,以及永葆英雄本色、永駐陽剛之氣的能力當中。
(三)血性體現在軍人的自我意識當中
自我意識是指軍人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關系的一種認識和態度,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會自我三個維度,是軍人個性心理的調控機制部分。軍人的自我意識水平越高,就越能調節自己的狀態,主動作為,勇挑重擔,促進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敢為人先,勇于擔當的軍人血性,正是緣于在長期的刻苦訓練和實踐探索中對于自身在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的自我意識的高度熟。
2 軍人應當有血性
血性彰顯革命軍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有血性的軍人才是人格完整的真正軍人,血性就是軍人的代名詞,軍人應當有血性!
(一)血性是養育革命軍人人性力量的精神鈣劑
有血性的軍人站的正,行的端,頂天立地的真豪杰!缺乏血性的軍人,就是缺了鈣的精神上的侏儒,腰桿子挺不直,甚至表現出卑躬屈膝、趨炎附勢的奴性。
飽受磨難的中國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強盛,就因為有一批血性軍人,在最黑暗、最困難、最無助、大多數人萬念俱灰的時候,仍然在用他們的血性,支撐著中華民族的脊梁。這是一種表現在中國軍人身上的由血性澆灌的偉大的人性力量。
當今社會,軍人正面臨著諸多的誘惑和考驗,唯有用血性養育的人性才能始終挺直腰桿,保持革命軍人的本色,否則就有可能淪為金錢和權力的奴隸。
(二)血性是奪取戰斗勝利的刀鋒
克勞塞維茨說過一句話:“物質的原因和結果不過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結果才是貴重的金屬,才是真正鋒利的刀刃?!敝袊嗣窠夥跑娬强恐坝⒂骂B強,不怕犧牲”的精氣神,令所有對手聞風喪膽。
英勇無敵的軍人血性不僅是革命戰爭年代的制勝法寶,也是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必不可少的精神利刃。在伊拉克戰爭的總結報告中,美軍首先肯定的是“青年士兵在戰場上表現出的勇敢犧牲精神”,而不是高技術武器裝備??梢姡徽撐磥響馉幍沫h境如何復雜,作戰樣式如何變化,戰爭最終的勝負仍然是軍人血性的較量。
(三)有血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支撐
回顧中華民族五千年跌宕起伏的歷史,正是歷代優秀軍人展現出的頂天立地的血性雄風捍衛了民族尊嚴,雕刻了中華文化的風骨。相反,一旦軍人的血性喪失,就會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災難性的后果,讓后人悲嘆不已。
如今,人民軍隊日益壯大,關鍵時刻敢于亮劍,在國家大改革、大發展的機遇期,成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堅強支撐。在亞丁灣護航、也門撤僑等重大國際行動中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軍隊的實力,贏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尊重和贊揚,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指日可待。
3 做有血性的新一代革命軍人
鍛造軍人血性必須做到認知、情感、與意志的統一,最終落實和外化為每名官兵的行為和作風當中。認知是基礎,情感是動力,行為是重點,同時還要獲得社會支持。
(一)強化軍人角色意識,堅定崇高理想信念
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認為,人們的行為結果C(consequence),并不是由事物本身A(activating event)引發的,而是由人們對事物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belief)引發的。
軍人生來為打贏,這是軍人的本色。深刻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身為軍人的職責意識與使命意識自然就會增強;認識不到位,軍人的血性就難以展現。
我們一方面要強化全體官兵的軍人角色意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還要引導廣大官兵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像軍人的靈魂,“魂者,器物之統攝也?!庇徐`魂的軍人必定胸懷遠大抱負,而絕不貪戀蠅頭小利。
(二)激發軍人榮譽感,增進軍人職業價值認同
積極的情緒情感具有強大的動力功能,榮譽感承載著軍人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能夠調動軍人攻堅克難的勇氣和不屈不饒的士氣。激發軍人的榮譽感,首先要樹立勇于擔當,積極創造榮譽的意識。見任務就搶、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激發軍人的榮譽感,還要增進軍人的職業價值認同感。要引導廣大官兵深刻的認識到,和平時期,軍人的價值不僅在于立功創優,更加在于犧牲和奉獻。
(三)錘煉軍人頑強意志,養成軍人過硬作風
正如習主席強調指出的,“要貫徹戰訓一致的原則,堅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
鍛造軍人的血性的重點在于錘煉,關鍵在于養成。血性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而是日積月累、長期堅持的結果。因此,平時訓練要舍得吃苦受累,戰時才能英勇沖鋒不怕犧牲。
(四)振興民族尚武雄風,奪取文化陣地主動權
軍人的血性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文化底蘊,億萬同胞的支持是軍人血性的精神源泉。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唯有人民與國家結成牢不可破的命運共同體,國民尚武,將士用命,方能激揚全民族的勇士雄風。
我們還要奪取文化陣地主動權,發揮優秀民族文化的感召力。要打造富于時代特色的優秀文化產業,吸引年輕一代的目光。利用互聯網、微信、微博等平臺,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營造崇尚血性、厚待英雄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