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亞紅,閔 敏,趙詠梅,陳 勇,盧冬梅,黃 龍,郭特鎏
新生兒窒息是兒科的常見疾病,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 窒息新生兒的搶救存活率越來越高,存活新生兒的神經行為發育狀態將直接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近年來對新生兒窒息的研究越來越重視, 但研究窒息對新生兒行為神經影響的報道較少。 為探討窒息新生兒神經行為改變的臨床意義,本研究對92 例窒息新生兒按窒息程度不同、窒息持續時間不同進行了對照研究,報道如下。
1.1 病例資料 選擇2010.年1 月~2014 年6 月在我院和龍泉驛區婦幼保健院出生的足月窒息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共92 例,其中輕度窒息62 例,重度窒息30 例。 新生兒窒息的診斷以改進的新生兒窒息診斷標準為準[1]。 正常對照組為隨機選擇同期在兩院出生無窒息史的新生兒,共48 例。
1.2 檢測工具 新生兒行為神經測定量(NBNA)以北京協和醫院鮑秀蘭教授制定的20 項評分法為準[2],檢測內容分為五部分,包括行為能力6 項、被動肌張力4 項、主動肌張力4 項、原始反射3 項,一般評估3 項(覺醒度、哭和活動度)。 每項檢測內容評分分為3 度,分別計為0、1 和2 分。 滿分40 分,<35 分為異常,>37 分為正常,35~37 分為臨界值。
1.3 方法 由兩名經過專門訓練的專業人員在新生兒生后7 d 和14 d,在同樣的測試條件下,按統一標準對新生兒進行NBNA 檢測。 將處于臨界值的新生兒全部納入正常組。同時,為研究窒息時間長短對新生兒神經行為的影響,還將窒息新生兒按窒息時間<5 min、5~10 min 和>10 min 進行分組研究。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病例數據用例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窒息新生兒神經行為的檢查結果 生后7 d的神經行為檢查發現, 輕度和重度窒息新生兒NBNA 評分異常發生率分別為25.8%和46.7%,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生后14 d,NBNA評分異常發生率分別為9.7%和30.0%,兩組間差異仍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無論是生后7 d,還是14 d,對照組NBNA 評分均≥35 分。 見表1。

表1 窒息新生兒生后不同時間NBNA評分結果比較(例)
2.2 窒息持續時間對新生兒神經行為檢測結果的影響 生后7 d, 新生兒窒息持續時間<5 min 組、5~10 min 組和>10 min 組的NBNA 評分異常發生率分別為21.7%、50.0%和57.1%;生后14 d,NBNA評分異常發生率分別為9.7%、30.0%和35.7%。 總體比較,<5 min 組的NBNA 評分異常發生率顯著低于其他兩組(P <0.05)。 見表2。

表2 新生兒窒息持續不同時間NBNA評分結果比較
新生兒窒息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母體-胎兒間通過胎盤血流進行的氣體交換發生急性障礙,引起胎兒呼吸、 循環及中樞神經等系統的抑制,致出生后不能建立和維持正常呼吸的一種危機病理狀態。 國內前瞻性大樣本研究已經證實,新生兒窒息的危險因素很多[3],其損傷也是多方面的。從生長發育規律看, 兒童神經系統發育是領先于其他系統。 在胎兒期,新生兒腦重已達成人腦重的25%左右,神經細胞數目已與成人接近。因此,新生兒發生缺氧窒息時,對神經細胞的損傷是很嚴重的。
NBNA 是參照國外新生兒行為估價評分(NBAS)、早期新生兒神經行為評分(ENNS)和足月新生兒的神經及適應能力評分(NACS),結合國內經驗制定的一種簡便、有效的評估方法,在我國已被廣泛接受。 本研究應用NBNA 對92 例窒息新生兒和48 例健康新生兒在出生后7 d 和14 d 檢測發現,窒息新生兒NBNA 評分異常者明顯多于對照組(P <0.05); 重 度 窒 息 新 生 兒 生 后7 d 時 檢 測,NBNA 評分異常發生率明顯高于輕度窒息新生兒(P <0.05);生后14 d 時檢測,輕、重度窒息新生兒NBNA 評分異常,發生率降低,但輕度窒息新生兒NBNA 評分異常發生率明顯低于重度窒息新生兒(分別為9.7%和30.0%,P <0.05),提示經過積極治療,輕度窒息新生兒神經行為的恢復明顯快于重度窒息新生兒。
新生兒窒息時的缺血、 缺氧可導致多臟器功能損害,窒息持續時間與損害程度有明顯關系[4]。 本研究發現,生后7 d,新生兒窒息持續時間<5 min 組、5~10 min 組和>10 min 組的NBNA 評分異常發生率分別為21.7%、50.0%和57.1%;生后14 d,NBNA 評分異常發生率分別為9.7%、30.0%和35.7%。 總體比較,<5 min 組的NBNA 評分異常發生率顯著低于其他兩組(P <0.05)。 可能原因之一是,窒息持續<5 min 組的患兒全部為輕度窒息,5~10 min 組既有輕度窒息,也有重度窒息患兒,窒息持續>10 min 組全部為重度患兒。 原因之二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有關。
窒息對新生兒行為神經發育有明顯影響,早期診治和及時干預對新生兒預后非常重要。 NBNA 評定是一種簡單、方便、有效的評估方法,對評估窒息新生兒的預后和指導臨床及時干預具有積極意義。
[1] 陳自勵,何銳志,彭倩,等. 新生兒窒息診斷標準改進的臨床研究[J] 中華兒科雜志,2006, 44(3):167-172.
[2] 全國新生兒行為神經科研協作組,全國新生兒生長發育科研協作組. 中國12 城市正常新生兒20 項行為神經評價[J]. 中華兒科雜志,1990, 28:160-162.
[3] 陳自勵,何銳志,彭倩,等. 新生兒窒息的危險因素:危險幾何[J].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11(3):161-165.
[4] 邵肖梅,葉鴻瑁,邱小汕. 實用新生兒 學[M]. 4 版. 北 京: 人 民衛生出版社,2011: 23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