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凱,蔣小蘭,薛 康
主觀性耳鳴是指周圍環境中無相應聲刺激或電(磁)刺激,患者自覺在顱內或耳內有聲音的一種主觀感覺,常伴或不伴有聽力下降、心煩、惱怒、注意力無法集中、焦慮等不良心理反應,即通常所指的"耳鳴"[1]。 客觀性耳鳴在臨床中比較少見,可參照主觀性耳鳴的診斷和治療。 耳鳴的發病機制復雜,影響因素較多,其診治是臨床的難點。 我科應用穴位注射聯合艾灸治療耳鳴,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病例資料 選擇2012 年1 月~2013 年12 月成都軍區機關醫院耳鼻喉科收治的主觀性耳鳴患者98 例為觀察對象。患者入組前,向其履行了充分的知情告知義務,并取得書面知情同意。 按患者就診日期單雙號分為兩組, 其中對照組50 例, 男性19 例,女性31 例;年齡19~78(50.02±13.82)歲;病程最短1 d,最長10 年余;單側發病36 例,雙側發病14 例。 試驗組48 例,男性19 例,女性29 例;年齡21~77(46.88±15.31)歲;病程最短1 d,最長10 年;單側發病38 例,雙側發病10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耳鳴性質、音調、響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檢測方法 全部病例使用丹麥Madsen MIDIMATE 622 型電測聽儀和Madsen ZODIAC 901 型耳聲阻抗測量儀進行純音聽閾及聲阻抗測試,了解患者聽力情況,排除外耳及中耳疾病,并通過匹配音調、響度的方法確定耳鳴點。 所有患者均符合耳鳴的診斷原則[2],排除鼓膜穿孔、急性或慢性中耳炎、聽骨鏈病變、鼓室積液以及較重心血管疾病、精神性疾病等。
1.2.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口服銀杏葉提取物金納多片劑 (德國威瑪舒培博士藥廠, 批準文號:H20090296)80 mg/次,2 次/d,用于改善內耳循環及降低血液黏稠度[2];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耳部穴位注射并施以艾灸。 穴位注射:取患側聽宮穴張口取穴, 采用2%利多卡因6 mg 與25 mg 維生素B1的混合溶液共0.8 ml,常規局部消毒后,針尖對準穴位迅速刺入皮下0.6~1.2 cm,患者覺"酸脹、麻重"后,回抽無血,即將0.8 ml 的混合藥液緩慢注入該穴;同法行患側聽會穴位注射。在穴位注射0.5 h 后給予艾灸,施灸時,采用溫控無煙艾灸儀(冀州市康益應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KYDZ-2 型)對準患側耳屏前大致相當于上述兩個腧穴位置,約距皮膚1~2 cm 左右,進行持續悶烤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處灸15~20 min 至皮膚出現紅暈為度。以上操作均由同一經驗豐富的專科護師完成。 兩種治療均為1 次/d,7 次為1 個療程。 治療期間對所有患者均輔以心理支持治療。若患者一個療程后癥狀有改善,則建議其休息5~7 d 后,繼續下一個療程治療。兩個療程后,結束治療,并對患者進行復測聽力及耳鳴檢查,進行效果評價。 如一個療程結束患者耳鳴癥狀無改善,則放棄此方法治療。
1.3 療效評價標準 兩組患者均于2 個療程治療完成后復查純音電測聽及耳鳴檢測,參照耳鳴的診斷和治療指南(建議案)[3],結合患者主觀感受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1)痊愈:耳鳴消失,伴隨癥狀也完全消失;或在所有時間里完全適應。 (2)顯效:耳鳴響度明顯減弱達到1/2 以上,伴隨癥狀也明顯減弱1/2 以上;或不管耳鳴響度怎樣變化,在80%的時間里達到了適應。 (3)有效:耳鳴響度減弱1/3,伴隨癥狀減弱1/3 以上; 或不管耳鳴響度怎樣變化,在50%的時間里達到了部分適應。 (4)無效:耳鳴不變或加重,伴隨癥狀不變或加重;或不管耳鳴響度怎樣變化,在所有時間里仍不適應。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 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例和百分率表示,兩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從表1 可見, 試驗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 χ2=5.349,P <0.05)。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2.2 不良反應 試驗組治療過程中,有2 例于穴位注射后發生耳前注射區紅腫、疼痛,經詳細詢問患者情況后,考慮可能是由于藥物溫度較低,刺激引起局部肌肉攣縮,加之注射后按壓時間不夠。 采用激光治療儀局部照射治療,2 次/d, 腫痛逐漸緩解、消散。兩組均未出現惡心、嘔吐等其他全身不良反應,安全性好。
"耳鳴"一直是困擾大多數患者的嚴重問題,其病因復雜,癥狀反復,嚴重影響患者的情緒及生活。耳鳴的治療包括病因治療、藥物對癥治療、掩蔽療法、心理學治療、電刺激療法、習服療法等,方法雖多,但真正有效的手段為數甚少[4]。目前臨床上常采用銀杏葉提取物治療本病,具有一定療效,能緩解部分癥狀,但起效較慢,容易復發。
現代醫學大多認為耳鳴與內耳微循環障礙有關,針對耳鳴的發病機理,本研究在改善循環藥物治療基礎上,聯用穴位注射、艾灸,希望短期內緩解耳鳴的程度。 研究結果表明, 試驗組總有效率(87.5%)明顯優于對照組(68.0%)(P <0.05),且無明顯全身不良反應, 提示聯合療法既可提高療效,又安全可靠。
銀杏葉提取物金納多具有改善內耳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營養神經的作用,是治療耳鳴的基礎藥物。皮士軍等[5]報道,口服銀杏葉片治療特發性耳鳴總有效率為32.2%,認為銀杏葉提取物對神經性耳鳴有治療作用,但不能阻止耳鳴發生和縮短耳鳴持續時間。張東利等[6]以口服銀杏葉片治療耳鳴,總有效率為46.2%,長期緩解率僅25%,單用藥物治療耳鳴,效果不佳。丁雷等[7]以口服銀杏葉片作為對照組治療耳鳴,總有效率為37.5%,研究認為很難通過單純藥物治療使慢性耳鳴癥狀從根本上消失。
穴位注射是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將針刺與藥物結合,以達到激發經絡,充分發揮穴位和藥物的共同治療作用。聽宮、聽會為局部選穴,可疏通耳部經絡氣血。 經穴位注射藥物劑量雖小,但局部藥物濃度高,減少了藥物的全身不良反應[8]。利多卡因是一種膜穩定劑,可阻滯由于病變所致的聽覺徑路的異常興奮活動,從而減輕耳鳴。 艾灸是以艾絨為主要施灸材料,加熱后熏熨于體表特定腧穴或病變部位以防治疾病的療法。祖國醫學認為,艾葉性溫、辛、苦,溫可祛寒,辛可利竅,苦可疏通,具有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艾灸的溫熱刺激可擴張局部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紅細胞攜氧能力,促進人體新陳代謝[9]。本研究組中運用艾灸作用于耳部,可調節內耳循環,促進藥物吸收,對耳鳴的治療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從表1 數據看,試驗組的總有效率是對照組的1.29 倍, 療效提高了29%,證實穴位注射、艾灸與藥物對主觀性耳鳴具有協同的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證明,穴位注射聯合艾灸治療主觀性耳鳴明顯優于單純性口服藥治療,能有效提高耳鳴有效率,安全簡便,醫療費用較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本研究缺乏穴位注射與艾灸的對比研究,無法判斷二者的療效主次,且對注射藥物的選擇、療程的確定、遠期療效觀察,以及此法調節內耳循環的機理等有待進一步研究。為獲取更多循證醫學數據,還需擴大樣本量行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
[1] 黃選兆,汪吉寶.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2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33-1034.
[2] 姜嵐,崔瑋. 金納多治療突發性耳聾療效觀察[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15:1652-1653.
[3] 王洪田,李明,劉蓬,等.耳鳴的診斷和治療指南(建議案)[J].中華耳科學雜志,2009, 3: 185.
[4] 蔣濤. 耳鳴診斷和治療技術新進展[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22:1009-1010.
[5] 皮士軍,于德先,李永強, 等.銀杏葉片聯合彌可保、潑尼松治療急性特發性耳鳴臨床應用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4(3):172-174.
[6] 張東利,劉建榮,靳瑞英,等.穴位注射治療神經性耳鳴37 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07,4(8):119-120.
[7] 丁雷,劉博,王嘉璽,等. 耳鳴治療的影響因素分析[J]. 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1,1:46-49.
[8] 吳洪杰.單純神經性耳鳴的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療分析[J].中外醫療,2012, 9:109-111.
[9] 劉密,彭艷,常小榮,等.艾灸溫熱效應的生物物理學特性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 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