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琦
(西安科技大學資產與后勤管理處 陜西·西安 710000)
學校在校生為20000 人,教職工為2000 人。分為新老兩個校區,占地面積為1600 畝,10000m2。總建筑面積為70000m2。新校區是學校本科教學和行政辦公的中心。老校區主要以研究生、繼續教育教學、科研開發為主。
1.收入分析
2014 年學校各類收入合計80000 萬元。獲得省財政撥款48000 萬元,其中:教育事業撥款46000 萬元、離退休人員撥款 1000 萬元,財政撥款占總收入的57%;科研經費撥款(縱向科研)2,000 萬元,占總收入的2 %;事業收入29000 萬元(其中:橫向科研事業收入8000 萬元),占總收入的35%;附屬單位上繳100 萬元;其他收入7000 萬元,占總收入的8%。從本年收入結構分析,財政撥款占總收入的57%,仍是我校收入的主渠道,財政撥款的及時足額撥付,為學校的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2.支出分析
2014 年學校總支出70000 萬元。學校支出結構分析,工資福利支出19000 萬元,占總支出的25%;商品和服務支出19000 萬元,占總支出的25 %;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11000 萬元,占總支出的15%;基本建設支出3000 萬元,占總支出的3%;其他資本性支出22000 萬元,占總支出29%。
截止2014 年12 月31 日,學校財務處賬面資產總數為270000 萬元,其中流動資產89000 萬元,占總資產的33%;年末固定資產140000 萬元,占總資產的60%;長期投資140 萬元;在建工程20000 萬元。2014年12 月31 日,學校固定資產實物賬固定資產總值為150000 萬元。
學校2014 年財務年終決算報表中固定資產總值為140000 萬元。2014 年12 月31 日學校固定資產實物賬固定資產總值為150000 萬元,財務未達賬為10000 萬元,平衡關系:150000 萬元-10000 萬元=140000 萬元。從平衡關系看出資產賬與財務賬對平。
從資產實物賬面結構上看,學校2014 年12 月31 日固定資產總值中:土地價值為9000 萬元;房屋建筑物價值為100000 萬元;設備總價值38000 萬元,其中:專用設備(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為30000 萬元,通用設備5000 萬元,其它設備價值為3000 萬元。圖書總價值為3000 萬元。
較上年資產實物賬面同期數,固定資產增加了7000 萬元,其中房屋建筑物增加了1000 萬元,專用設備(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增加了5000 萬元,通用設備增加了100 萬元,圖書增加了300 萬元,其他設備增加了30 萬元。
從資產結構分析,房屋構筑物所占的比例最大,占總資產的66%,顯現出學校近些年在基本建設的投入比較大。主要原因是,隨著學校教學科研工作的持續發展,學校所需教學及學生住宿用房的需求急劇增大。學校在外債逐漸減少、財政資金比較寬裕的情況下,陸續建設完工了11 棟教學樓及學生公寓,并于2013 年進行了資產預估入賬工作。綜合學校近幾年固定資產增長情況,學校固定資產年增長速度比較平穩,2013年只是一個特例。主要是房屋建筑物集中預估入賬造成的。
從設備分類結構分析,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占設備總數比例達到了79%,說明學校在教學科研上的投入相對來說最大。比較其他設備所占比例數都比較小,通用設備12%,其他設備9%。圖書占總資產的2%.。可以看出整個資產設備投入比例比較合理,說明學校財政資金主要用于教學科研的需要。

2014 年固定資產結構表 單位:萬元
學校2014 年底固定資產實際賬面數與財務處年終決算報表數,產生了10000 萬元未達賬,主要原因是有些部門在資產處辦理了入賬手續后,遲遲不去財務處報賬,造成了資產處已經入賬而財務處缺沒有入,這樣就產生了10000 萬元的非常大的數據差異。
首先,教育廳監管平臺賬面數與資產信息系統實際賬面數有差異,兩個系統存在分類口徑的不同,在填報報表提取相關指標時產生不一樣的數據,為了真實反映我校資產信息情況,只能以我校資產實際賬面數填報。
其次,有些明細分類報表的填報要求以財務決算報表填報數據一致不合理。因為財務報表的口徑和要求與資產報表不一樣,數據肯定不一致,我們也只能按照實際資產賬面數來填,以確保所填數據真實可靠。
最后,在編制報表過程中操作程序上的一些具體問題,如:報表編制完成后手動輸入完成點擊全算后,輸入數據全部丟失,系統生成的差異表提取的數據和實際賬面金額不符,存在不明原因的差異。
首先,制度建設方面有待于進一步加強。目前學校有關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需要進一步補充完善,落實到位。各部門各單位對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國家有關資產管理的政策法規不太了解,不可避免的在工作中出現沒有按照正常程序辦事。這就要求資產管理部門要統一認識明確崗位責任制,狠抓制度建設,讓制度深入人心,做到人人都知道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其次,重投入、輕效益。學校在資產管理工作中發現,近些年學校總的資產量在不斷地增大,每年的資金投入很大,購置了大量教學科研儀器設備,但是在使用中卻發現有些設備閑置不用,還有些設備使用率很低,根本沒有發揮它的效用。這樣就造成了資源浪費,反映出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也給資產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問題,應建立“重效益、輕配置”的思想意識,在配置資產時充分進行可行性調研,同時建立設備共享信息平臺,讓每一臺設備都能充分發揮其效益。
長期以來,由于我省各高校市場觀念和經濟效益觀念普遍不強,無形資產保護意識淡薄,無形資產管理一直是高校資產管理中的薄弱環節,致使現有的無形資產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流失或侵害。因此我們應重視無形資產的管理,明確無形資產歸口管理部門,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管理。
根據《陜西省高等學校財務管理辦法》的規定,高等學校應當對固定資產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計提折舊。學校財務部門也希望資產管理部門能盡快把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工作提到日是日程,但是目前沒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相關文件規定,學校不知道應該以什么為依據進行計提,無法開展此項工作,希望相關職能部門能盡快出臺相關文件。
要引導支持各學校成立經營資產管理機構,理清產權關系,明確管理職責,堅持契約式管理,加強協調監督,積極實施經營性資產的有償使用工作。為高校經營性資產劃轉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促進高校盡快完成改制和劃轉,盡早防范經營性風險帶來的不利影響。經營性資產的劃轉要因地制宜,食堂、公寓、賓館等占用資產量較大,或涉及高校安全問題的產業不宜急于硬性劃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