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化時代或者說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而企業之間競爭的核心是管理者的競爭。因此管理者必須卓有成效,且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關鍵詞:知識經濟時代;管理者;卓有成效
一、誰是管理者
在過去,一個機構的組成多以體力勞動者為主體,而近幾年來知識工作者越來越多,尤其是知識經濟時代,改變了傳統企業的運營模式。由知識工作者構成的組織比比皆是,而且都頗有規模。
因此,德魯克提出:“在一個現代的組織里,如果一位知識工作者能夠憑借其職位和知識,對該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地影響該組織的經營能力及達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在本文中“管理者”一詞泛指知識工作者,本文討論的并不是高級主管做些什么。而是討論那些能夠為企業作出貢獻且負有責任的知識工作者的有效性。
二、管理者必須卓有成效
對“體力工作”而言我們關心的只是“效率”,體力工作的成果可以用數量和質量來衡量,但這種衡量方法并不適用于知識工作。知識工作者并不生產具體的產品。他生產的是信息、創意和想法。這些無形的產品只能通過其他知識工作者,把它們當做投入,并轉化為產出,才具有意義。因此我們無法對知識工作者進行嚴密的監督,而知識工作者本人必須自己管理自己,知識工作者的工作動力,取決于他是否卓有成效。
三、有效性能夠學會
如果有效性是極少數天才天生就具備的能力,那么事情可就糟了,因為像莫扎特或愛因斯坦一樣的天才少之又少,根本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怎么會出現那么多優秀的組織?這些優秀的組織一定是靠著有效的管理者實現成功的。換言之,管理者的有效性是人們后天從實踐中養成的一種習慣。既然是一種習慣便可以學會。
四、管理者的五項修煉
一個管理者要想卓有成效必須從實踐中養成有效性的習慣,而不是通過別人教給自己一個現成的理論模式。
1.善用自己的時間。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時間是最稀有的資源。時間的供給絲毫沒有彈性。時間也沒有完全替代品。然而管理者卻往往最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時間。有效的管理者會記錄自己日常活動的時間,然后對“時間表”進行診斷,弄明白時間都用在什么地方、是怎么消耗和被剝奪的?所以首先就是記錄自己的“時間花費”。
第二步管理者要做系統、全面的時間分析,根據歷史活動的經驗,把浪費時間的和不產生效用的活動找出來,盡可能把這些“無用功”從時間表上刪除。
善于管理時間的人,一定能夠排除萬難,集中精力和時間于一件值得做的事。他們不會把時間安排的支離破碎,零星的時間相當于沒有時間。統一安排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有效的管理者都明白:對時間的管理要常年堅持而不是一勞永逸。他們會持續地對時間進行記錄,定期分析時間記錄,主動放棄不必要的活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重要的事情
2.強調貢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會經常問自己:“我能貢獻什么?”想想自己能為組織做什么,能為顧客服務什么,而不是整天只強調自己的職權。他們懂得將自己的工作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只有重視貢獻,才能使管理者打開思路,不為其職務所限,將眼光放的長遠,才能看到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才是產生成果的地方。
每一個管理者都應重視三個方面貢獻,即加強組織的直接成果,擴大組織的存在價值,培養與時俱進的人才。有效的管理者懂得如何把知識轉化成成果。管理者如果能放眼于貢獻,那么他所關心的就應當“結果”和“成果”,而不僅僅是“方法”。
3.用人所長。管理者要想卓有成效必須揚長避短,用人決策不在于如何克服人的短處,而在于如何發揮人的長處。管理者要學會容忍他人的短處,而不要企圖使人成為“完美的人”。當然,一個組織可以容忍一個人的短處,但絕不能任用“缺乏良知”的人。
除了發揮“別人所長”還要發揮“自己所長”,做自己擅長的事,認清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出來,而不要一味的在自己的短板上下功夫。
4.要事優先。有效的管理者總能夠分清主次,把重要的事放到前面去做,并且專心致志的一次只做好一件事。管理者專心一志最重要的就是忘記不再有價值的過去。至少可以把昨天留下來的,不能產生成果的工作盡量減少。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做一個先后次序的考慮,把你認為最能產生成果的事,最不可或缺的事放到前面去做。
5.有效的決策。第一個決策要領是,弄清決策事項的性質。不要總看問題的表面現象,更不要急于做決策,因為真正的問題往往隱藏在背后,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第二個決策要領是,確定目標及邊界條件。任何一項決策都必須明確目標,和做這個事的目的是什么?明確目標的最好方法,是把有關決策的“各種需要”整理出來。作為決策的“臨界條件”。所謂“臨界條件”,就是達不到這些條件就滿足不了各項需求,就不能產生好的效果或者達不到目的。
五、結語
作為一名管理者,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人,更沒有什么可驕傲的,因為管理者與各行各業的人一樣,都是每天在做他們應該做的和必須做的工作。正因為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境界,所以我們才期望能達到這一境界。
在知識經濟時代大體有兩種需要:對個人而言,需要把組織當成能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舞臺;對組織來說,需要個人為其做出貢獻。只有管理者的有效性,才能使這兩種社會需要相輔相成。
參考文獻:
[1] 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 胡壽鵬,磨現洲,周偉.論管理者的有效性[J].中國電子商務,2011,(02).
[3] 古明夫.談如何做一個有效的管理者鄒議[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9,(08).
作者簡介:李君豪(1989- ),男,河北石家莊人,河北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