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民營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在不斷與時俱進。但是,隨著民營企業伴自身不斷的發展壯大,其勞動關系問題越來越顯現出來,并且有不斷加劇的跡象。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軌及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勞資之間的矛盾顯得更加凸顯,關于勞動者合法權益被侵犯的報道屢見不鮮,態勢不容樂觀。種種事實表明,盡快研究和解決目前在勞動關系領域中的一些重要問題,以及探索研究民營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實現,是我們新時期需要研究而且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現狀調研;錦州地區;勞動關系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構建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國家不斷進步富強,人民幸福安居的重要保證。我們知道,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時是一項偉大的社會系統工程,他需要舉國上下,眾志成城,通力合作。實現和諧的勞動關系,一方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參照指標,另一方面,勞動關系的和諧與否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關系到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最終落實并對改革發展的穩定大局有著相當大影響。
一、錦州地區民營企業勞動關系現狀研究
筆者利用身邊有效的人際資源,在錦州地區做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通過發放問卷和面對面訪談等方式,了解了錦州地區民營企業的勞動關系的問題現狀,并嘗試性的運用辦公軟件進行歸納和整理,希望通過第一手的研究資料來對實際情況進行真實的描述與分析,并對未來的企業管理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
筆者總共發放500份調查問卷,經過各方面的配合與努力,回收有效問卷425份,在調查對象的分類上,筆者發現,年齡在35歲以上調查對象所占比例為35%,年齡在35歲以下的員工所占額比例為65%,其中男性調查對象為41%,女性調查對象為59%,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調查對象所占比例為33%,學歷水平不及大學本科的比例為67%,按照調查企業的行業屬性,筆者把其分為,商品貿易,產品制造,餐飲業,物流業,傳媒業,培訓類,房地產等企業類型,在調查中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作者在錦州地區通過大量的走訪和調查發現,在勞動關系管理方面,其管理水平和具體的管理行為很大程度上受企業規模的影響。例如,某些規模較大民營企業,其管理方式,在借鑒學習國內國有企業經驗的同時,還積極向西方發達的國家學習,從員工福利,培訓,以及人本主義管理理念,在這種方式下,企業勞動關系趨于和諧和穩定。與此同時,錦州地區的部分中小企業,由于自身及周邊環境和的影響和限制,其勞動關系比較緊張,勞資沖突或糾紛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著,甚至部分地區,出現群體性事件。調查發現,在這類企業中,缺乏正確管理觀念的引導,很多企業甚至缺乏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企業對勞動關系缺乏應有的重視,其主要問題表現如下。
筆者在調查走訪中發現,有大多數的企業員工對自己目前的工資收入表示不滿。而且,在企業中,年薪有近半數的員工不足一萬,而且普遍反映,在日常考勤和考核中,存在不公平現象,薪酬的計算方式過于簡單,缺乏全面的考核及有效的激勵機制。部分基層員工反映上升通道受阻,對于晉級感覺信心不足。
具體來說,在問卷調查中,當涉及不勝任的員工時,接近40%的被調查對象希望企業能進一步進行系統的培訓,如若還不能勝任崗位,希望企業能給他們調換崗位,而不是直接辭退,這在一定程度會保護員工的利益,這樣也顯示出企業的大度與人性化的管理。在人員流動或流失等問題。在筆者走訪調查中發現,所以,針對新人的引導與培訓是必須的。
但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在培訓方面,比例并不均衡,部分企業只側重技術性方向的培訓,對企業員工的忠誠度及職業規劃等方面培訓的力度和效果不夠明顯,可見企業培訓有短期性的傾向,缺乏對人才長遠的培養計劃。
筆者針對溝通與企業中層領導干部進行訪談發現,一部分管理干部對于上下級間的溝通缺乏應有的認識和重視,甚至還是僅僅停留在把溝通當作一種行政管理方式,沒有把溝通提高到關系企業長足發展和自身利益的高度來考慮。一部分員工,在反饋問卷時反映,與領導的溝通得不到及時的反饋,基層員工的利益和意見沒有得到很好的尊重和采納。甚至在績效溝通環節中,有部分企業幾乎是空白。
二、改善民營企業勞動關系的幾點建議
根據上述的調查,筆者發現為了更好的改善民營企業的勞動關系,從根本上實現勞資雙方的和諧與共贏,我們需要設計一套符合民營企業運營模式的管理體系,從制度上保證這種和諧勞動關系的確立。
第一,大力加強勞動合同的管理工作。合同是履行企業和員工雙方權利的法律保障,所以要完全遵守勞動法及合同法的相關條文規定,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實現雙方的和諧共贏。
第二,借助工會等組織形式,真正意義上的滿足員工合法,合理的心理訴求,傾聽來自一線員工的心聲,切實為員工謀發展,創利益,只有急員工所急,想員工所想,才能獲得他們的擁戴與支持,進一步提高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第三,在企業內部建立突發問題解決機制,和相關緊急預案,一旦問題發生,要第一時間進行分析,處理。不要將矛盾壓制以防進一步激化。預防工作必須扎扎實實。
參考文獻:
[1]劉家偉.民營企業勞動關系和諧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白加良.“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人本觀的中國化[J].世紀橋,2007 (10).
[3]曾湘泉.科學發展成果共享 2007 年中國人力資源重大事件回顧[J].中國勞動,2007 (12).
作者簡介:郭倩(1991- ),女,河南鄭州人,渤海大學文理學院經濟貿易系學生,研究方向:經濟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