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能云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市場化的經濟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為了在市場經濟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紛紛對自身的管理方式不斷的進行改革與完善。現階段,企業在內部審計方面不斷的進行創新,其中內部審計增值功能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與應用。但是,企業審計部門想要充分的應用內部審計的增值功能就必須要對增值功能的新途徑進行詳細的了解,因此,筆者根據自身內部審計增值功能的經驗以及結合市場中內部審計增值功能的新途徑的調查研究對內部審計增值功能的新途徑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內部審計;增值功能;新途徑
現代化市場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快,企業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紛紛的對自身企業的內部結構也進行優化升級。目前,其中管理結構中的內部審計增值功能在企業的管理中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在下文中,筆者從對內部審計增值功能的概念理論、增值型內部審計與傳統型內部審計的區別以及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增值功能的新途徑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內部審計增值功能概述
1.企業的內部審計增值功能可以對企業經營管理的薄弱環節進行揭示,從而使企業可以更好的進行自我約束。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的活動不但要受到國家與政府的法規政策約束,而且要遵守企業內部的管理與控制。企業中的內部審計部門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狀況進行檢查、監督以及客觀的對企業實際的管理和日常的運營反映是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作為對企業經營與運行的自我約束的檢查,通過內部審計工作的運行,可以對企業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揭示,進而促進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2.內部審計的增值功能包含了對企業內部各種規章制度貫徹執行的監督,并對企業的決策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內部審計通過企業規章制度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實現了企業內部控制的再控制,為企業管理部們提供了對企業進行管理的決策信息,使決策擁有科學合理的依據。
3.內部審計的增值功能有利于企業經營管理流程的改善,進而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內部審計的增值功能可以對企業經濟活動的進程進行詳細的審查,通過對比分析企業經濟活動的詳細指標,對企業經濟指標間的季節性、年度性、以及其他差異進行揭示,進而可以分析出導致這些差異的原因,得出企業經營管理運行的規律,進而有效的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流程進行改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增值型內部審計與傳統型內部審計的區別
1.審計業務的重點內容不同。與傳統內部審計只注重對財務進行防弊查錯相比,增值型內部審計在對財務進行防弊查錯的同時,更加側重審計項目對企業的帶來的價值,增值型內部審計給企業帶來的增值作用,有利于企業對內部審計結構的優化升級,進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2.審計關注的角度的不同。在企業進行內部審計的管理時,傳統企業常常只從如何減少企業費用的角度出發,也就只達到企業內部審計費用減少的效果;相比之下,增值型內部審計則從對風險評估的角度出發,作為典型的風險導向式的審計,增值型內部審計通過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個項目運行以及內部控制的審計,對企業經營與管理中的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為企業對各項風險的防范與管理做好積極的準備工作。
3.審計效果和記錄數據所涉及的范圍不同。相比傳統內部審計效果的設計范圍,增值型內部審計所涉及的范圍要更加的廣泛,并且在審計效果上也是比較良好的,增值型審計不僅僅能夠防弊查錯,而且可以對企業的經營流程進行全面詳細的審查,進而有利于企業管理人員對為企業的管理控制進行科學的決策。另外,增值型內部審計的記錄數據比傳統型的內部數據流量大,并且在內部審計的數據記錄中記錄的不只是財務數據、有利于減少負債與費用相關聯的數據,還包含企業管理當中能夠給企業帶來增值價值的相關數據。
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增值功能的新途徑
從上文中對傳統型與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對比分析中可以發現,增值型內部審計具有顯著的優勢,因此,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增值功能的新途徑亟不可待。現階段,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增值功能應該做好以下幾個工作:
1.創新審計方式,減少審計成本。在企業進行內部審計的過程中,企業要注重審計的成本效益。通過減少現場的審計,不斷增加非現場審計與聯網審計,降低審計成本,在低成本的基礎上,有效的提高審計的效益。現階段,企業在現代化趨勢的影響下大都實現了信息化,企業中的內部審計信息系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內部審計中的內容、對象、程序以及方法由于審計信息系統得以變化。在信息化的時代潮流下,內部審計部門要不斷的對審計手段進行給個與創新,在適應新形勢的前提下,達到降低審計成本的目的,進而使企業內部審計增值化的目標得以實現。
2.對企業風險管理的和內容結構進行優化升級。在企業進行內部審計的過程中,為了使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標得以更好的實現,現代企業要在企業中建立良好的風險管理體制,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各項風險進行明確的分析并加以解決,增值型的內部審計要通過企業在風險管理過程中的有效性和充分性進行評估、檢查以及報告,幫助企業需找重要的風險因素,對控制缺陷進行指明,企業審計部門進一步的提出科學合理的管理意見,幫助企業對風險管理體系進行優化升級,進而增加企業的經濟價值。
3.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內部審計人員作為內部審計工作的主體,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企業管理人員必須要建立一個專業知識熟練、思想素質高尚、敬業奉獻的審計團隊,只有團隊審計人員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才有所依靠。在企業的日常工作的運營期間,企業要對內部審計團隊進行定時的專業培訓,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思想素質、熟練掌握內部審計工作的技巧與方法,于此同時,要督促審計人員在日常的工作進行中不斷提高專業技能、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工作積極性以及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個人修養,進而全方面的提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4.改進內部審計環境,進行多角度審計。內部審計環境的不和諧會嚴重影響到內部審計的目標與效果,因此,改進內部審計環境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內部審計部門中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與年齡結構相差甚遠,就起不到內部審計人員良好溝通與合作的效果;而且內部審計部門應該改革傳統視角中狹隘的審計范圍,對審計的角度進行創新與改善,并對自身的角色進行重新的定義,只有把被審計單位當作自身的客戶,視做自身的審計服務對象,才能夠有效的改進內部審計環境,對審計內容進行多角度的審計。
5.完善企業的治理程序。治理程序在企業日常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內容,主要是指管理層實行風險與控制過程進行監督的程序,其中包含兩種治理體系:一是,內部治理體系。企業內部通過對程序的組織確定的董事會、高級經理人員以及所有者等利益相關人員之間權利的制衡與分配關系,具體體現為董事會議事規則、公司流程以及權利決策分配等的一些企業內部制度制定。二是,外部治理體系。來自企業外部市場與主體的監督約束機制,比如,資本市場、產品市場、勞動市場等市場機制對企業相關利益者的利益與權利的影響與作用。內部審計人員應該通過對治理程序的合法性、有效性以及完整性的總結,要求管理人員以及全體人員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職業、社會以及道德規范,確保企業各項工作指標的完成,進而促進企業增至價值目標的實現。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的市場經濟激烈的競爭中,企業要想提高在市場經濟中競爭力,不僅僅要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而且要對企業的管理體制進行優化升級。增值型內部審計作為新興的內部審計,在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內部審計管理者在進行增值型內部審計工作時不僅僅要做好創新審計方式,減少審計成本、對企業風險管理的和內容結構進行優化升級、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改進內部審計環境,進行多角度審計、完善企業的治理程序等工作,而且要對增值型內部審計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完善,進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徐麗,林艷.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商業會計,2012(4).
[2]王宇慧.增值型內部審計理論基礎及現實需求研究.[J].時代經貿,2011(20).
[3]郭艷萍.內部審計增值目標實現途徑——參與企業風險管理.[J].審計月刊,200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