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社會責任觀念的缺乏,在個體利益的驅動下,很多公司忽視了對社會責任的承擔。構建一套以公司、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為目標的公司社會責任財務評價體系,對促進公司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實現公司以及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在論述公司社會責任內涵的基礎上,對公司社會責任評價的內容及評價指標的設計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社會責任;財務評價指標
一、利益相關者視角下的公司社會責任的內涵
公司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即CSR)是指公司在謀求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同時,所承擔的促進社會綜合價值最大化的責任。企業社會責任是對股東價值最大化這一傳統原則的修正和補充。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公司是一個社會組織,要對包括股東在內的全體利益相關者負責。按照2006年9月25日,深圳交易所發布了《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的定義,公司社會責任是指公司對其利益相關各方(包括股東、債權人、職工、供應商、消費者、公司所在地的居民)、自然環境和資源、國家和社會的全面發展等所應承擔的責任。
社會責任的理念要求公司既要維護股東的利益,同時又應顧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終達到公司與社會的和諧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研究表明,公司承擔社會責任不僅不會損害公司的經濟利益,相反將更有利于公司的長期發展。
二、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的公司社會責任財務評價的內容
公司社會責任財務評價是以公司財務信息為基礎,通過對公司相關財務報告數據及其他經濟數據的搜集與深入分析,對公司承擔社會責任的行為進行全面評價的活動。具體應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1.對投資者和債權人方面的社會責任的評價
公司的投資者(股東)和債權人是與公司有最直接利益聯系的利益相關者。評價公司對投資者(股東)社會責任的財務指標主要包括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股利支付率、可持續增長率等。評價公司對債權人社會責任的財務評價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利息保障倍數、產權比率、現金流量流動負債比率等。這些都是傳統的評價公司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的財務分析指標。
2.對員工方面的社會責任的評價
員工為公司創造價值,是公司最為寶貴的財富之一。公司應對員工承擔的社會責任主要包括:(1)向員工支付薪酬福利;(2)為職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勞動保護;(3)對職工進行職業培訓。評價公司對員工社會責任的財務評價指標有小時工資率、員工薪酬占銷售收入的比率、員工福利支付率、工資福利增長率、社保提取率、社保支付率、員工年人均教育經費等。
3.對消費者方面的社會責任的評價
公司價值鏈是以消費者至上為中心的活動,強調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消費者的選擇可以給予公司美好的未來,也可能預示了它們的衰亡。公司應對消費者承擔的社會責任主要包括:(1)保證產品或服務的質量;(2)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3)為滿足消費者需求研制新產品。評價公司對消費者社會責任的財務評價指標包括主營業務成本率、銷售增長率、單位收入售后服務費、消費者服務成本率、單位收入研發費用等。
4.對供應商方面的社會責任的評價
供應商為公司提供各種生產要素,直接影響著公司產品質量的優劣。公司應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不能隨便拖欠對供應商的貨款,通過不斷的良性互動,形成相互信賴的合作基礎,以保證長遠的戰略伙伴關系。評價公司對供應商社會責任的財務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應付賬款周轉率、現金與應付賬款比率等。
5.對生態環境方面的社會責任的評價
公司在節約能耗、消除環境污染、保護環境中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梢詮囊韵氯齻€角度設計指標對公司履行生態環境社會責任的情況進行評價:(1)公司的能源消耗量及排費量,相關評價指標有單位收入材料消耗量、單位收入不可再生資源消耗量、單位收入水資源耗用量、單位排費量等;(2)公司對環保方面的投資額,相關評價指標包括環保經費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環保設備投資率、環保經費增長率等;(3)利用可循環利用的廢舊物資的情況,相關評價指標包括可循環利用材料使用率等。
6.對社會或社區方面的社會責任的評價
公司的發展與整個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公司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承擔了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評價公司對社會或社區方面的社會責任的財務指標可分為以下幾類:(1)衡量公司納稅情況的指標,包括稅負比率、納稅增長率、資產納稅率、稅款上交率等;(2)衡量公司對社會捐贈的指標,例如捐贈收入比率、社會捐助率、社會貢獻率等;(3)衡量公司承擔社會責任的綜合性指標,如社會貢獻率、社會積累率等
三、結語
從長遠角度看,公司的經營目標與公司的社會責任是一致的。公司在進行決策時考慮社會利益,并不會阻礙公司價值的實現,相反,兩者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政府乃至全社會必將把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作為全面衡量公司經營業績、評價公司信譽的重要方面。
參考文獻:
[1] 沈洪濤.公司社會責任與公司財務業績關系研究——基于相關利益者理論的分析[D].廈門大學,2005
[2] 沈洪濤,沈藝峰.公司社會責任思想起源與演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48-157
[3] 李正,向銳.中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容界定、計量方法和現狀研究[J].會計研究,2007,(7)
作者簡介:
劉小嫻(1973-),女, 籍貫:江蘇大豐,工作單位:江南大學商學院會計系,研究方向: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職稱:副教授,學歷: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