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娟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以供廣大高中化學教師作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在課程理念的要求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求實現轉變教師的職能,以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注重教學的過程,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但是,目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制約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因此,本文基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為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參考性建議。
一、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設置過于盲目,制約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要求,急需得到創新與改善。教學目標設置過于盲目,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在新課改要求深入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為了迎合課程改革的要求,脫離了實際教學要求,過高的設置了教學目標,從而致使課堂教學無法真正的實現有效性,其實質是教師設置課堂教學過于形式化,只關注了新課改的要求,而忽略了高中化學教學的實質要求。第二,一部分化學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完全照搬教學目標而忽略了教學課堂的實際,這種套用的教學目標與實際課堂教學產生了矛盾,致使課堂教學產生無效性[1]。因此,無論教學目標設置的過高還是過低,都不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更無法滿足當下新課改對高中化學教學目標要求的實現。
(二)教學方法過于落后,制約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發揮
教學方法過于落后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以教師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的情感反應。在實際的化學教學課堂中,應試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師以考試成績為衡量標準下的教學課堂,教師依舊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以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進行傳課授業解惑,而高中化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深度,需要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都是因為聽不懂、跟不上教師的解題思路而學不會,面對考試成績時又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久而久之,學生對化學科目就會失去學習興趣,甚至放棄這一科目的學習。第二,課堂缺少有效的導入環節,使課堂缺少學習氛圍。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課堂導入部分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還是有很多教師都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環節的重要性。課堂導入環節作為一堂課的開始,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是,目前很多化學教師認為理科課程沒有必要像文科那樣需要優美生動的語言,只要將必要的理論知識講給學生即可,因而,化學課堂往往都是枯燥無味,即使是實驗課程,教師也只是示范性的演示而已,重點內容還是講解由化學反應帶來的理論結果。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下,這種缺乏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必定會嚴重制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發揮。
二、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一)合理定位教學目標
要想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全面實現高中化學教學課堂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樹立有效的教學理念,合理定位教學目標,具體需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教師要充分的了解新課改下化學教材的教學內容,在備課的過程中,要綜合相關的課程知識,并聯系學生目前學習的實際狀況,明確授課中的重難點,以合理的定位教學目標。與此同時,教學目標的設定除了要根據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狀況外,還要遵循教學目標的實際要求以及考試大綱的具體內容,這樣才能有計劃、有重點的實施教學任務,以達到教學目標,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第二,教師要注重將教學目標的實施與化學實驗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2]。實踐出真知,任何理論都來源于實踐,因此,通過化學實驗的具體操作,使學生能夠更深刻的理解理論知識并掌握理論知識,而在掌握基本知識的過程中,還潛移默化的提高了學生的探索求知的欲望、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只有合理的定位教學目標,才能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奠定基礎并指明方向。
(二)創新并完善教學方法
創新并完善教學方法,對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起著積極的推進作用。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使用興趣教學法作為課堂的導入環節,使用信息化教學法以及合作探究式教學法作為課程講授的具體方法。第一,在課程的導入環節,以興趣教學法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從而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潛移默化的過程,會使學生真正的回到課堂主體的地位。因此,教師要充分的意識到導入教學環節的重要性,并要不斷的積累經驗,創新課堂的導入環節,這是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前提和基礎。第二,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法,使多媒體等教學軟件與傳統的板書方式實現融合,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節約課堂時間,還能使學生更清晰的掌握重點知識,從而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第三,由于化學課中很多知識內容都可以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因此,教師可以將合作探究式教學法應用于課堂實驗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從而在互相幫助、共同討論的過程中掌握課程的重點知識,這樣不僅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探索求知的精神。
總結:綜上所述,要想切實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積極發揮自身的引導職能,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逐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等。與此同時,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創新教學方式、優化課堂結構,以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綜合能力素質為教學宗旨,為其邁入大學、走向社會奠定扎實的知識基礎同時,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康志平.高中化學教學中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9(21):134-137.
[2]張灼妍,鄧云洲.新課程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教育導刊,2010,8(02):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