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重麟 劉文燕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環境保護等問題越來越受到了各個國家與群眾的關注。文章從激進環保主義的特性與激進環保團體犯罪的特點入手,分析近年來國內外發生的環保暴恐事件與刑法現狀,對環保恐怖主義犯罪的刑法立法完善提出改善建議。
關鍵詞:環保恐怖主義;激進環保團體;刑法
中圖分類號:D914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36-0055-03
現今社會環保問題已經成了全球范圍內最受人關注的問題,很多國家出臺了比較完善的環保法律,民間也自發地形成頗具規模的民間環保組織。但是在面對環保的問題上,一部分極端的環保團體組織打著環保的旗號,卻采用暴力、脅迫以及其他威脅他人生命及財產安全的非法手段來達成自己的目的。這種行為不僅曲解了環保本身具有的意義,即協調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做到和諧長久的可持續共同發展,更是對全人類社會的法制的藐視,視他人的權利為無物。但是我國刑法在面對環保恐怖主義威脅的時候,卻往往因為現有刑法的局限性難以處罰這種犯罪行為,我國在面臨這種打著環保旗號的恐怖暴力行為崛起的初期就應該及時完善刑法立法,對犯罪行為做到最大程度的遏制。
一、激進環境主義的定義與現狀
激進環境主義是環境保護主義的一個分支,激進環境主義的人更關注環保的基本意義而采取一些更直接的方式。但是這些人的環保方式往往更為激進并且可能采取極端手段(如安置炸藥、縱火等)乃至犯罪行為來進行一系列他們認為的環保行為,因其行為與恐怖暴力襲擊類似所以又稱為環保恐怖主義。世界知名的激進環保組織團體有地球萬歲、地球解放陣線等。地球解放陣線英文縮寫、“ELF”,1992年成立于英國布萊頓,是現今社會最惡名昭著的激進環保團體,其成立后犯過多起刑事案件。甚至在美國“9·11”事件發生之前,其組織被認為是對美國最有威脅的恐怖組織。1998年,在北美洲最大的滑雪場,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威爾公司轄區內,其組織縱火將4棟建筑物與3個滑雪升降梯燒為廢墟。2000年,因為9棟別墅建立在一片天然的桃園上也被該組織付之一炬,并留下“你若建,我就燒”的標語。
激進環保組織由20世紀80年代興起到近年間在西方社會發展極為迅速,歐美國家1986年由激進環境團體犯下的刑事案件由每年的6起上升到了2000年的每年300起。激進環保組織的特點也逐漸凸顯,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征:
1.極端環保組織蔑視人類的生存,以環境為唯一。尤其是對相對貧困落后的地區,他們忽略人類的生存問題而過度“關心”環保問題。20世紀60年代針對印巴兩國的饑荒問題,美國科學家布勞格研發出新型的小麥技術,這一技術的問世解決了全球上千萬人的糧食問題,拯救了幾百萬人的生命,而布勞格本人也對這些組織的人深感憤怒,因為他們從沒真正感受到過饑餓。
2.生活中的言行不一。激進環保團體的人員往往在表面高舉環保的旗幟,但是個人作為上卻并沒有體現出環保應有的姿態,他們喜歡去關注郊外的環保問題而對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卻經常不聞不問。
3.對知識的匱乏與無知。西方環保組織曾經大肆推崇生物質燃料,雖然生物質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比石油燃料更少的污染,但是在生物原材料從種植、加工再到運輸中無時無刻不在運用石油燃料,姑且這些不提,單純生產一加侖玉米乙醇就會產生約325磅的碳排放量,而一加侖汽油從生產到最終燃燒環節也僅僅產生20磅的碳排放量。
二、激進環保團體與恐怖主義犯罪
激進環保主義認為自己之所以采取暴力行為是因為另一些人支持對自然界的強暴,并且在現存的社會中,可持續環境開發并不是真正關心環境,這種思想的形成促使一切的科技發展都成了破壞環境的根源,使得主觀上的激進性更加強烈,這種思維模式很快控制了行為上的激進性并發展成為帶有危害社會公平與穩定的犯罪行為。
通過對激進環保團體犯罪的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其犯罪行為具有與恐怖主義犯罪類似的特點。主要體現如下:
1.通過暴力或脅迫的手段犯罪,并通過極力宣揚自己的犯罪行為來提高自我團體的影響力與知名度,如地球解放陣線在犯罪后會在犯罪現場留下“你若建,我就燒”的文字來提高知名度。他們的行為目標明確,但是對目標的選擇具有很大的隨機性,這種隨機性很容易使社會陷入恐慌,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2.以某種社會目的為追求。環境恐怖主義犯罪與恐怖主義犯罪都通常希望采用暴力手段宣揚自己的思想來達到一定的目的。恐怖主義一般會有一定政治上的訴求,但是環境恐怖主義的這種訴求為自己對環境的狂熱,通過暴力與脅迫的手段來表達對社會制度的不滿或表達其團體的主觀意志。所以一般而言,如果一般的暴力犯罪沒有明確的主觀政治目的那么它只是一般的暴力犯罪,而非恐怖主義犯罪。
3.行為的違法性或犯罪性。對于恐怖主義犯罪行為的定義,有幾條與環保恐怖主義具有相似之處,如故意造成共同危險,產生足以危及生命的行為;故意損毀在另外一國的公共財物的行為等。盡管我國的環保恐怖主義犯罪還沒有上升到危及生命的程度,但是鑒于外國極端環保團體的行為已經嚴重危害到了無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們更應該及時對環境恐怖主義進行立法,從源頭就約束激進環保、動保團體的行為,將可能出現的危害扼殺在萌芽階段。
三、我國環保(動保)恐怖主義與刑法現狀
由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到“激進環保團體”在西方社會的環境保護活動中采取的一系列不合乎人性與法律的犯罪事實,如地球解放陣線一系列的行為已被西方多國認定為刑事案件。在我國境內雖然還不存在激進環保團體,但是環保與動保的民間組織已經開始有“激進”的苗頭。2012年4月20日,昆明數十名愛狗網友在富明到昆明的路上攔下運往廣西玉林的運狗車,經警方及動檢所查看,檢疫與販運手續均合法,但是被網友攔住不放行,后強行以6萬元價格購買下整車價值近12萬元的肉狗。2011年4月15日,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的志愿者安先生與其女友駕駛一輛奔馳轎車將一輛貨車攔截在高速路邊,隨后報警求助。經警察調查后證明運輸車輛及狗的檢疫均屬于合法,但志愿者對合法性提出質疑,最后也是強行以低價收購該批狗。
雖然,上面的兩起事件最后都以無人員傷亡結束,但是給當事人也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害。近年來對于環保、動保、愛國的過激行為有增無減,甚至出現了人身傷害的案例。2014年6月21日,處在輿論漩渦中的廣西玉林狗肉節拉開大幕,旋即出現了首次傷人事件。當晚在一家狗肉餐館,幾名愛狗人士與當地食客發生沖突,導致一名食客嘴巴處流血。事件引發附近民眾聚集,而沖突雙方被警方迅速帶離。事件結束后多家狗肉經營者受到動保組織的壓力被迫關門停業。雖然有4家餐館因為食品衛生安全被取締,但是具有正規營業手續與安全標準的餐館營業明顯受損。最為關鍵的是,動物保護原本值得人們尊重與推崇的事業由于受到部分激進的人的影響,使其他無辜人員受到了生命安全的影響,這是一個法治社會所不允許的。相同的,2012年陜西省西安市,日系車主李建利由于開日系轎車出行被激進分子圍堵后用U型鋼鎖重擊頭部至開放性顱腦損傷,搶救后終身癱瘓。從這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由激進愛國到激進動保,雖然發生刑事案件為個案,但是如何在環保、動保這一具有良好意義的活動中保護國家及人民群眾個人生命財產是我國刑法應該探討的一個深遠問題。
但是,我國的國情是復雜的,尤其在一些問題上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煽動,加上群體的過激性導致群體暴力事件。而且我國自古就有“法不責眾”的成語,很多激進環保團體參與者都抱有法不責眾的心理,包括在玉林狗肉節、山西砸車傷人事件上都是因為參與人數眾多,傷害者具有一定的僥幸心理所致。這就要求在發生環保恐怖主義的時候,如何運用我國現有的刑法來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對于個別傷害案件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在這方面做出了比較好的解決。如陜西砸車傷人案件對被告人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9年,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合并執行有期徒刑10年,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人民幣258 860.06元。但是對于強行低價購買肉狗的事件,狗的所有人與運輸人員并沒有提起上訴,這就這涉及我國民眾對于此種事件有一種“認倒霉”的想法,這也體現了我國對于法律知識普及的不足。由于關于事件的具體報道中沒有出現“愛狗人員”如何強行低價購狗,但是“強行”的字眼明確,如果確實發生事件根據我國刑法第263條搶劫罪的定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將公私財物搶走的行為。強行購狗的人員如果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及脅迫手段明確可以定性為搶劫罪。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到如何在環保、動保活動中保護群眾以及國家的財產安全,保證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是我國法律的一個盲區。在有人受到了個人人身傷害、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國法律能夠良好地維護被害人的權益。但是面對在環保、動保活動中經濟利益受損的商家,我國的法律卻沒有一個良好的保護措施。這是由于一方面輿論的壓力給予了執法部門更多的束縛讓激進環保、動保團體和個人的氣焰更加囂張,另一方面在面對經濟糾紛時,由于數額不是十分巨大、參與人數較多,即使能夠確定商家的損失也無法保證得到補償。
四、環保恐怖主義犯罪立法完善
目前世界各個國家都面臨著激進環保團體犯罪的威脅,但卻沒有針對此項內容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用以打擊此類犯罪行為。雖然各國立法特點、細節大有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之處可以為我國激進環保團體犯罪立法提供一定的借鑒性,國外較為常用的立法條件為:
1.團體犯罪構成主觀方面。將危害社會公共安全及侵犯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的行為以及對政府機關決定實施干擾、對平民實施恐嚇行為等可以作為主觀方面的立法條件。
2.構成客觀方面行為犯罪。即只要使用實施暴力或以其相威脅的行為即構成犯罪。針對環保團體犯罪要盡其最大化取締輿論對法律制裁的影響。客觀方面的犯罪行為一旦形成,便應該得到相應的懲罰,用以維護社會的基本秩序。
3.注重打擊與預防相統一的立法機制。一方面,注重對激進環保犯罪的打擊力度,將刑罰的力度加大,在法制上加以完善。與此同時,對態度較好或能夠有效化解犯罪過程的人員應予以相應的減輕或免除懲罰的獎勵。
4.完善訴訟程序。從實體與程序兩方面建立共同打擊激進環保團體犯罪活動的體系,加大對證人的保護力度,增加打擊犯罪團體的有效性,不斷完善司法制度。
參考文獻:
[1]秋風.變味的環保主義[J].中國海關雜志,2002(8).
[2]李云霞.非政府環保組織參與環境事務的法律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7.
[3]譚永剛.論我國反恐怖主義犯罪的立法完善[D].長春:吉林大學,2011.
[4]耿曉明.環保運動不是盲目反對發展[J].環境眾議苑,2012(8).
[5]陳曉燕.民間環保組織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南京:河海大學,2007.
[6]劉逢.中國民間環保組織的生存現狀及發展[J].云南社會科學,2006(1).
Research on the Criminal Offense dilemma by Radical Environmental Groups
YU Zhonglin,LIU Wenya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Law College,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ther issues gained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nd people's attention.This paper from Characteristics of radical environmentalism and featuresof crimes radical environmental groups,Environmental analyse violent terrorist incidents occurred in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status of the Criminal Law.Give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of Criminal Legisl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rrorism crim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terrorism;radical environmental groups;Criminal law
收稿日期:2014-09-26
作者簡介:于重麟(1987-),男,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研究生,從事環境法基礎理論研究;劉文燕(1963-),女,黑龍江鶴崗人,教授,研究生導師,從事環境法基礎理論研究。
(責任編輯:石 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