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小濤 楊嬌
摘 要:以調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對英語專業大一與大二學生專業四級聽力考試焦慮原因與應對策略進行調研。通過對比分析,研究發現英語專業一二年級學生對專四聽力考試焦慮產生原因和應對策略看法一致,但對焦慮產生原因的排序不同,對焦慮應對策略的需求度有同有異。對研究結果的討論表明,為降低英語專業四級考試焦慮產生的負面影響,外語教師應充分利用多模態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為學生制定個性化學習方案,同時,外語教師要加強專業輔導、營造良好的外語學習氛圍。
關鍵詞:考試焦慮;聽力;原因;應對
中圖分類號:G424.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36-0184-03
引言
考試焦慮是大學生中常見的一種心理障礙[1],指學生在考試前和考試期間心理上的緊張、不安、擔心、憂慮、恐懼等在情緒上的反應[2]。過度的考試焦慮對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生活產生負面影響。諸多研究表明,焦慮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焦慮情緒是外語學習者面臨的重要障礙[3]。因此,對外語專業考試焦慮進行深入研究就尤為必要。
英語專業四級考試(簡稱專四)是英語專業學生必須參加的重要考試之一。國家教委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基礎階段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以測試手段來檢查外語教學質量,以此推動外語教學改革,并將英語專業四級考試作為衡量我國外語院校和各個高校外語學院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而在英語專業學生進行的各類外語考試中,學生對專四考試的焦慮程度最高。筆者對西部一高校英語專業大一和大二共62名學生專四考試焦慮程度的自我評價調查結果表明,僅有1名學生表明自己從不焦慮,其余61名學生均表示有不同程度的焦慮。一年級68%的學生表示偶爾焦慮,29%的學生表示非常焦慮。二年級63%的學生表示偶爾焦慮,37%表示非常焦慮。聽力理解是專四考試的重要內容。作為外語考試焦慮的晴雨表,專四聽力考試焦慮代表了英語專業學生考試焦慮情況。基于此,對英語專業聽力考試焦慮產生原因以及應對策略進行調查,成為提高學生應對考試焦慮能力、促進外語教學的重要課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聽力教學早已脫離早期的單一的聽磁帶為唯一手段的教學,而是更加趨向于采用多媒體和多模態的綜合教學法[4]。因此,專四聽力考試焦慮研究也要放置在多模態教學模式下進行。
一、專四聽力考試焦慮產生原因調查與分析
根據英語專業大一和大二學生的反饋,學生共列出22項專四聽力焦慮產生原因,自編問卷將這些原因歸納為17項,由學生按照焦慮程度由高到低進行排序,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
對大一和大二英語專業學生聽力考試焦慮產生原因排序的對比分析可見,只有對選項“聽力材料太多太難”一年級和二年級認可人數基本一致;選項“聽力課堂學習時間少”“自己平時練習太少,心里沒底”“同學間比較”和選項“聽力成績影響獎學金獲得”的排序位置達成共識,在17個選項中的排名分別位居第4位、第5位、第12位和第15位,其余12個選項的人數和排序位置的選擇都不盡相同。
一年級學生聽力焦慮原因排名前三的依次為:聽力基礎不好、聽力詞匯太多太難、專四聽力無法通過。二年級學生聽力焦慮原因排名前三的依次為:聽力詞匯太多太難、準備專四模考測驗壓力大、聽力材料語速過快。一年級班級排名第1位的選項為“聽力基礎不好”,該選項在二年級排名中退后到第7位。一年級班級排名第2位的“聽力詞匯太多太難”,在二年級學生的排序中上升到第1位。一年級班級排名第3位的“專四聽力無法通過”,在二年級排名中退后到第9位。一年級排名的第4位、第5位和第6位分別為“聽力課堂學習時間少”“自己平時練習太少,心里沒底”和“聽力材料語速過快”,這三項在二年級排名中位置相似,分別位列第4位、第5位、與第3位。
總體而言,英語專業大一與大二學生對專四聽力考試焦慮產生原因的認可基本一致,但對焦慮產生原因的排序有所不同。大二與大一班級相比,對于“專四不能通過”的壓力有所下降,對“英語基礎的不好”導致的焦慮有所降低;而具體的“專四模擬考試”的壓力,以及“專四成績影響畢業找工作”的壓力都有所上升。
二、專四聽力考試焦慮應對策略調查與分析
在上述學生提出的17條專四考試焦慮產生原因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反饋,筆者總結出11項聽力考試焦慮應對策略由學生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序,排序結果與各項策略所占百分比分配如下:
■
由以上圖表可見,大一和大二英語專業學生對聽力考試焦慮應對策略的排序有同有異。相同之處在于,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都將“課堂練習專四聽力并輔導”列在第一位;兩個年級的學生對“看英文電影并討論”與“觀看英語視頻并回答問題”兩個選項的認可度也較高,排在前四位。不同之處主要有兩點。第一,在借助電影手段學習方面,一年級學生熱衷的排序第2的“看電影并模仿”策略,在二年級的排序中較靠后,為第6位;而一年級排序第6位的“觀看英文短片并復述”策略,在二年級的排序上位居第4。第二,在詞匯學習方面,一年級排名最后的“提前布置聽力詞匯并在課堂進行檢查”在二年級排名上升到第5位。
總體而言,英語專業大一與大二學生的聽力焦慮應對策略排序有同有異。兩個年級對專四課堂輔導和看電影學習的方式都比較認可,二年級學生比一年級學生更加注重詞匯和電影學習的檢查。
三、討論
對英語專業學生專四考試焦慮產生原因與應對策略的調查分析可見,在降低學生考試焦慮水平、提高學生考試焦慮應對能力方面,外語教師還需要充分利用多模態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加強教學的專業性和針對性。具體而言外語教學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
(一)運用多模態教學手段,降低學生聽力學習壓力
多模態教學是指運用聽覺、視覺等多種感覺,通過語言、圖像、聲音等多種符號進行教學[5],例如運用圖片、視屏、網絡是多模態教學的典型教學手段。研究表明,多模態教學對提高學生外語聽力能力有積極的作用。曾慶敏通過對非英語專業116名學生的實驗表明,實驗班的聽力成績的均值(155.680)遠遠高于控制組被試的均值(146.156),兩者在后測中存在顯著差異(P=0.012<0.05),從而證明多模態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而且,對實驗班的進一步問卷調查顯示,78%的學生認為多模態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習壓力,對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產生了積極的影響[6]。
而筆者對英語專業學生聽力考試焦慮的調查表明,多模態教學是降低學生聽力學習焦慮的有效手段。以上述調查的外語聽力學習焦慮產生的17個原因為例,排除外在壓力(如同學間比較、做兼職與學生會等工作影響學習、聽力成績影響獎學金獲得、聽力不好面子上掛不住、父母太看重考試成績)與不可預測的因素(如專四考試聽力無法通過、模考題講解時提問)所涉及的7條原因,其余或與學習材料(如聽力詞匯太多太難、聽力材料語速過快、聽力材料太難),或與教師因素(如教師講解不夠、教師講解太快),或與自身專業練習頻率(如聽力基礎不好、聽力課堂學習時間少、自己平時練習太少心里沒底、準備專四模考測驗壓力大、對聽力考試中的話題不熟悉)相關的10條焦慮產生原因都可以借助現代多媒體與多模態的教學環境與手段來緩解。學生認為學習材料太難或者自身專業練習頻率太低,歸根結底還是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積極性不足,而通過觀看英文電影、新聞等英語視頻展開模仿、復述等練習,并進行進一步討論無疑是受學生歡迎的焦慮應對策略。而學生對教師講解的專業知識和補充材料吃不飽的現象,則可以通過教師共享PPT教學課件,課下開設公共學習平臺等方式得以緩解。大量外語聽力教學實踐表明,通過看外文電影和看英語視頻來學習是學生推崇的有效的英語聽力學習方式。對于英文電影配音比賽,英文歌曲比賽等活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很高,效果很好。總之,隨著以往只依賴課本和磁帶的外語學習模式早已為多模態教學模式所取代,外語教師要借助現代科技手段,不斷創新有效的教學形式。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制定個性化學習方案
對英語專業學生聽力焦慮的產生原因和應對策略的總結分析表明,聽力焦慮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自學能力差、學習態度不夠積極、過度依賴學習環境。在我國高考一考定終身的體制下,學生在高中階段會得到家長和教師的不時督促,學習總體上緊張而忙碌;而到大學階段,家長和老師將學生視為成人,給予很大的自由度。但是,由于學生高中已經形成對教師與家長的依賴性,進入大學后無法精神獨立的適應大學生活,因此要面臨自我身份缺失、缺乏存在感、奮斗目標缺失或不明確等問題,最終導致被動學習,學習焦慮普遍存在。
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第一,要幫助學生認識高中與大學學習的不同,引導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是學習者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主動建構的過程[7],是指學習者能夠管理自己的學習行為,根據自己的情況確立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控學習過程、監控學習計劃的實施以及學習技能的運用和發展,自我檢查評估,逐步發展[8]。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能幫助學生產生持續的學習動機,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在未來的人生中實現自我價值。第二,要認識到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不同,要根據可行性的原則,制定學習目標和個性化學習方案。美國應用語言學家StephenD.Krashen就第二語言習得提出了著名的“i+1”理論,得到外語界的廣泛認可。“i”表示語言學習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語言學習者現有水平的語言知識。Krashen認為,學習者應該根據自身的語言水平(i)挑選新的語言知識(i+1)[9]。因此,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要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實際學習水平,設定可觸及的個性化學習目標,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和個性化學習方案。
(三)加強專業輔導,營造良好的外語學習氛圍
外語聽力考試焦慮的降低與外語水平的提高息息相關,同時也離不開有效的專業指導和良好的學習環境。作為語言工具,英語有其特殊的學習規律和特點,固定的專業詞匯和語法規則,因此,教師要在學生認識到聽力學習重要性的基礎上,有步驟地開展專業輔導。事實上,加強專業輔導已經成為英語學生的普遍呼聲。通過對大一和大二學生的調查表明,95%以上的學生表明需要安排時間進行專四聽力輔導,而且對英語新聞輔導的需求最大。因此,外語教學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新聞詞匯等專業詞匯,并在加大練習量的基礎上教授學生熟練運用聽力技巧。學生在掌握英語聽力學習特點和基本方法后,學習焦慮到考試焦慮必然會大大降低。此外,要提高學生的焦慮應對能力離不開良好的外語學習環境。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參加每周的英語角,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外語學習環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加使用英語的愉快體驗,增強外語學習的自信心,讓聽力學習與提高成為學習與生活中的有趣的事情。
參考文獻:
[1]盧起鳳.論大學生考試焦慮及其調適[J].中國成人教育2007(7):34-35.
[2]姚本先.論考試焦慮及其心理調適[J].中國教育學刊,1997(4):38-39.
[3]李燕芳,王瑩,鄭渝萍,董奇.小學兒童英語課堂學習焦慮發展及其與教師教育行為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0,(1):42-47.
[4]謝競賢,董劍橋.論多媒體與多模態條件下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10(11):9-13.
[5]徐艷麗.多模態視域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11):168-170.
[6]曾慶敏.多模態視聽說教學模式對聽說能力發展的有效性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34(6):72-76.
[7]霍秉坤,徐慧璇,黃顯華.學生自主學習的概念及其培養[J].全球教育展望,(7):18-24.
[8]王篤勤.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外語界,2002(5):17-23.
[9]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The Reasons and Solutions to the Test Anxiety of Listening of TEM4
JING Xiaotao1,YANG Jiao2
(1.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English education in stitute,Xi'an 710128,China;2.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726000,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survey and interview, the reasons and solutions to the listening test anxiety of TEM4 of freshmen and sophomores of English majors are researched. The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find that freshmen and sophomores of English majors have the similar opinion towards the reasons and solutions for listening test anxiety, bu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der of the reasons for anxiety are different, and their demands to reduce the listening anxiety are partially verified. The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above study results shows that to lessen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est anxiety of liste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are supposed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multimodel teaching methods, help students to enhance self-study ability and make individualized study plans; meanwhile, teachers of foreign language should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guidance and help to fos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better atmosphere for foreign language study.
Key words: test anxiety; listening; reasons; solutions
收稿日期:2014-10-09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課題“希望理論關照下高等教育的補償路徑研究”資助(SGH140612)
作者簡介:景小濤(1980-),女,陜西寶雞人,講師,碩士,從事外語教學研究、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楊嬌(1987-),女,陜西商洛人,助教,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
(責任編輯:李鵬飛)